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5喜欢:5
$爱尔眼科(SZ300015)$
长期主义者投资爱尔眼科之我见
初见爱尔眼科是有几分机缘巧合,2016年1月的时候,我还在厦门某间民营企业当着最基层的小白领,那时,碰巧大学同校同学周末去找我,闲来无事,我调出了贵州茅台的K线图,印象深刻,那时茅台的股价在200元附近,但是我就敢夸下海口,说这货一定会翻一倍以上,到400元附近。谁能想到那就是贵州茅台持续五六年大牛行情的起点,一路高歌猛进,到2017年中的时候,果然茅台牛逼哄哄干到了400多元,更遑论后面几年最巅峰时期干到了2600多元一股,可惜自己虽准确判断了局势,却只是作为局外人冷眼旁观过。加上2017年上半年猛骑白马,海康威视青岛海尔格力电器科大讯飞等优质蓝筹的行情到来,对于自己踏对了市场节奏,又充满信心。于是,2017年年中便坚定了做优质上市公司长期投资的想法,更是眼光就放在创业板上,那时候的创业板指还在走大熊市,离迎来光明的时刻(熊牛转换)还在一年半以后。
长期投资的种子在心里种下了,便开始物色投资标的,读了创业板初期上市的28家公司的财报,一家家看过去,最后只敲定了2家,也是唯一陪伴了六年的两家上市公司,代码分别是300014亿纬锂能和300015爱尔眼科。第一次投资爱尔眼科纯属偶然,一开始只是列入了观察名单,直到那个阶段,听闻爱尔投资了360,寻思着360回归上市,万众瞩目,爱尔的股权投资收益应该会有不少。个人在2017年上半年运气不错,刚好从骑过的白马蓝筹里退出来,就把主意打到了爱尔眼科上了,可是因为对它的底细不清楚,也一直只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去参与它。
直到2017年下半年八九月份之际,我开启了自己出社会以来的首次远行,足迹一下子就到了江浙沪,第一站就到了浙江绍兴,一个二三线的城市,个人的眼光不止局限于游山玩水,一出车站更是注意到这座城市出租车上打的广告是关于爱尔眼科的。当天夜里,我一个人迫不及待的在民宿里和朋友交流这一趟远行的心得,能让我开心的点竞不是游玩的风景,而是发现了商机,一个关于眼科生意渠道下沉到三线城市的消息,我迫不及待的要与他们分享,开心的说着渠道下沉带动品牌影响力扩张的作用,甚至开始畅想着爱尔渠道下沉到县域一级以及进军福建市场。也许,那个时候,他们一头雾水,心想着这小子疯了吗,出去玩还说什么找到了投资机会。
于是,在旅途中,果断借钱买入了爱尔眼科,继续加仓,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在这一次的坚定,与这家公司的缘分也从这一刻开始转动了,2017年下半年,它开始了自己命运轨迹的转动,整整一轮完整的四年牛市,比一年半以后启动的创业板指还早。一直持续到创业板指熊市末期的时候,我发出了一阵感慨:“如果不是因为遇见了爱尔,怎么可能做到在2015.6到2018.12这一轮完整的熊市的后半段,市场里的大部分投资者都被消灭了的时候,自己却活下来了。”
后面几个月,爱尔眼科刚好有个定增计划,记得是2018年1月高瓴资本参与爱尔眼科定增,在爱尔眼科在七八十倍市盈率下的大额投资。那时,同学半带嘲讽的说,“大机构来定增割韭菜,你还不快跑?”我那时只有一个回应: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我怕啥,我慌啥?我五六十倍市盈率买入并持有它,而高瓴是七八十倍,如果这家公司没做调研,不能让它赚到50%以上的收益,它费尽心思“高市盈率”参与定增干嘛,拿着呗,任它风吹雨打去!
也正是在2017年这一年年底,泉州爱尔眼科医院开业了,直到两年后2019年的春节期间,印象中是某位球友提到了泉州爱尔营业次年就开始盈利了,我才去实地调研了一下。那时,泉州爱尔还只是上市公司体系外的一家医院,直到2022年,才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内。那时候,泉州还处在过年的氛围中,护士小姐姐一脸疑惑的看着我,问我:“怎么不去长沙爱尔总部看看,而是跑到他们医院,他们还不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还说道,他们有一些患者是爱尔眼科的股东,也简单交流一下经营情况。说罢,征得她们同意,我就去看了看医院内部的布局和仪器。就这样,我不断的收集与爱尔有关的一切资料,包括球友们调研的只言片语,连续好几年成为了爱尔的义务宣传员,这一现象持续到了机构们抱团蓝筹股,使得思维高度一致化,高度锁定了流通股,推高了泡沫,一般维持在一百倍市盈率以下,2020年到2021年初一下子猛的干到200多倍市盈率,我直呼危险,也怕起到错误的示范作用,会误导其他投资者高估值去介入爱尔眼科,就不敢再做宣传的动作。
经常有身边的朋友问我,我都会说慎重,因为估值太高了,鹅城的税都收到2050年以后了,如果确实要买,可以去看看它的相对市盈率,如果可以回到我当初买入的起点50~60倍市盈率附近,就可以开始考虑介入了。后来爱尔果然走了很长时间的熊市,我也就用小仓位偶尔做做t。不过因为买了爱尔眼科,爱尔的牛市后期就一直在享受泡沫,直到泡沫破灭,机构抱团崩溃,杀估值初期,才做了减仓抽取本金的动作,并没有卖在最高点,而是杀到180倍左右市盈率的卖出部分仓位,只留利润在战斗。
第二年,我恰逢工作变动,处在心情转换期,就抽空去长沙参加股东大会,这也是第一次遇见了孙安顺先生和刘军医生本尊,也和其他一些股东朋友交流,他们听闻我在爱尔牛市初期入场,在高位杀估值初期抽取本金,这时的我已经做到了负成本持仓,也是大为称奇。那一年的股东会在金源酒店,我早早的就去了,人多得我记得两个厅都坐不下,而董秘吴士君先生因为上海疫情,不能参会,有些遗憾。会后安排股东聚餐吃饭,我选择了跟孙先生和刘医生他们坐一桌,就想听听他们对爱尔的一些看法,因为我已经开始悲观了。他们分享的观点,也给我长期投资爱尔眼科的信心,不过对于仓位我依旧谨慎,始终维持着用利润去参与的观点,那时,他们其实已经持有爱尔很久了,利润丰厚得吓人,我涨了不少见识。(附照)
会后的第二天,我特意去爱尔的证券部去做客泡茶,我是属于那种自来熟的人,所以也了解到不少爱尔员工发了工资就买爱尔的股票,也知道了他们自己人对自己公司的信心。凑巧的是,还遇到陈邦董事长,简单的交楼合影了一下(附照)。
这一次参会带给我对爱尔业绩持续增长的信心,但是对于大趋势我依旧谨慎,因为我坚信周期论,在经历一轮长达几年大级别的牛市后,单纯杀估值不杀业绩,熊市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但是我依旧时刻关注着爱尔的动态。
直到2023年参加股东大会,人还是那些人,也见到董秘,加了微信,我更清楚的了解爱尔眼科的基本面,也知道泡沫破灭,机构砸盘的威力还在持续,可以说还没有见底的迹象。
所以我还是在等,等待市场情绪的宣泄,等待之前获利盘的释放和市场回归理性,等一个再度被低估的机会。
一直到今年年初,这个机会又来了,我告诉身边朋友又到了该贪婪的时候,只是不一定能买在最低点,但是根据市场的尿性,应该会有反复筑底的阶段出现,也许这就是熊市阶段,我们这种普通投资人再度进场的机会,但不会一次性进入,而是不断逢低买入。
财务报表、管理层用心经营、商业模式和人才优势、业绩复合增长稳定、市场前景、相对估值分析、这些似乎不需要过多赘述。
现在旳爱尔只有一点让我不太舒服,去年股东会就建议了,建议不要再拆股,适当提高现金分红了,感觉小股东人微言轻,建议都不被采纳,也不被尊重。这两年,爱尔又在走熊市,股价越走越低,对于老投资者来说,阶段性的涨跌影响不大,但带给后期投资者的后果却是不好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听取一下我们这些小人物的意见。
以上只是2017年开始建仓爱尔、高位出掉本金的个人投资者对于长期投资爱尔的一些浅见,不争长短,不辩对错,仅供参考。观点如有谬误,还望斧正,不喜勿喷!(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笔名:国璋(写于2024.3.4)<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全部讨论

03-04 15:29

谢谢分享,是2024年年初又重新买入了?

03-06 14:04

爱尔还在发展期,本身就缺钱,哪有那么多钱分红,只要能增长,非要分啥红啊!你见过谷歌大额分红吗?伯克希尔大额分红吗?分红收税还不说,人家拿来投资比我们的收益高就行!要分红只有去买煤炭和银行!

03-04 20:51

与我的操作几乎相同。分红送股的问题也在股东大会上提议了几次,都没有被采纳。

03-04 13:57

大兄弟,陈邦这个人怎么样?

好公司必然是高分红的公司

写得不错,我也看好爱尔

03-04 21:46

现在的PE40倍,12.2是底部价格,估计后面反复震荡

03-04 23:51

我也建仓了,怕自己拿不住

蠢萌蠢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