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庸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9
看利润数字进行投资的都是新手,猫腻基本都藏在资产负债表中。
这家公司我之前也提到过,上海凤凰的利润虽然十年间利润翻了30倍,从几百万到一个亿,但翻看一眼财报,就可以看出问题很大。上海凤凰也是之前的金山开发和凤凰股份,2015年重组,2016年利润大增之后,市场炒过一波,有人在前几年40买入结果现在还亏损70%以上。
它过去十年赚了3个多亿利润,其中应收增加2个多亿,可以想象利润含金量,其次,融了十几个亿,却几乎从未分红,这部分利润钱都跑哪去了呢?难道企业通过利润再投资进更好的项目了吗?以至于必须全部用来再投资,而不分红以免资金浪费?
可以看到,它在过去十年间仅并购产生的商誉就7个多亿,包括重组,去年花4个多亿并购爱赛克,中间也融了十几个亿,也就是说,公司将赚到的钱及融借的钱,几乎都通过并购公司流了出去,并购流出的钱是过去十年总利润的一倍之多,而并购的这些资产,并未给公司带来多好的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四五个点,去花大价钱去溢价并购,也并未换取相应的经济商誉,因为经济商誉通常会换来更好的销售、净利率、毛利率,而它并购之后,企业的净毛利率都变化不大,由此,有很大可能通过并购借机将资金流出体外,将企业利益输送出去。
第二种可能是,企业根本没有赚到真利润,“赚”到的是只是利润数字,由此通过并购将多年的“利润”打包出去,进行毁尸灭迹,从企业连续18年不分红也可做出这番推测。
从过去几年去看,企业通过并购来换取利润增长,有利润数字后,又继续并购流出,包括这一波的营收增长,也是合并的爱赛克、天津天任,并非是内生增长。智库也谈到过一点,根据历史规律,上市公司真正靠并购走牛的企业,是极其小概率,大部分企业通常很难购买到真正的优质资产,这是底层逻辑,也是保证我们不掉进陷阱的基础。
梳理以上,也即,若真赚到钱,那也通过并购流出,剩下一堆商誉空壳,或者真正为企业未来销售助力的经济商誉,这点根据收购的标的具体分析,若是假利润,通过并购毁尸灭迹,总之,你看到的利润,当下大部分变成了“商誉”或经济商誉,而财报显示,这些商誉好几年过去了,并未发威,如果未来没有商誉减值,那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点评:并购驱动营收增长,且有利益外流之嫌,内生成长力差,利润不透明且含金量不高,再投资大部分进入商誉。
以上仅是针对财报层面的分析,只代表过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