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2回复:232喜欢:53
苏宁的董事长,60岁的张近东,近日在公开场合含泪诉说了公司的困境。他表示,尽管苏宁经过32年的辛勤经营,年营收达到2000多亿,但现在却连几十万的贷款都难以筹措。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苏宁如此困境呢?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张近东的投资策略过于冒进。他在地产、足球、金融、文娱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投资,但大多数投资都未能获得预期的回报,反而导致公司负担沉重,业绩下滑。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产生冲击的时候,张近东并未及时做出反应,而是继续依赖线下门店获取利润。等到电商行业发展起来时,他才决定发展电商业务。然而,如今苏宁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线下门店,这些门店不仅没有带来优势,反而成了公司的负担。
总的来说,苏宁的困境主要是由于投资策略失误和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及时所导致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训:在商业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企业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和业务模式

精彩讨论

啪瓦落地12023-10-29 10:54

鳄鱼的眼泪。

猫头乚2023-10-29 11:01

这可怜的话应该让张公子来说

飞_越_太_平_洋2023-10-29 11:21

穷寺庙富方丈,比比皆是。

你听过梵高吧2023-10-29 11:19

老张最大的问题是生了个蠢儿子,60后不懂互联网正常,90后还不懂就真的脑子有问题了。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每隔几年出一个巨无霸b2c平台,张康阳大概只知道玩足球玩女人

曹文景2023-10-29 14:24

我发现这个可能和教育也有关系,例如北印度教科书上讲:北印度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特别是经济总量大跃进)反映了北印度掌权派的超凡领导能力。虽然任何脑子健全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有问题,西方传来的技术、资本、知识等变量的重要性绝对不容低估。但是我就发现几乎绝大多数北印度人不理解这个逻辑。这样的脑子也会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经常听到一个人一本正经地和我讲"营销部x总能力很强,在任一年作出了多少多少业绩",我以前会听得目瞪口呆,你只是罗列一个财务结果而已,能力很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或者说日常言行中有啥体现?你这个财务结果和她本人关系有多强呢?显然当时行业是处于上升期、大股东在我浙江美誉度很高、顾客就偏好本土企业而本土企业很少而且实力不很强······,而且就算其个人因素占比不小,多少是因为她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任用道德败坏不择手段的下属),多少是因为她个人家庭背景呢?这些排除掉之后,多少还能归因到她的个人能力?我以前还会目瞪口呆,不知所对,后来已经习惯了,这就是北印度高超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产品:一群头脑简单的高学历人士。

全部讨论

2023-10-29 13:06

我们干苏宁的标,干完苏宁不给钱,耍无赖,加上前期垫资,直接公司拖倒闭了,苏宁…报应啊,真好

2023-10-29 13:30

当年苏宁小店是谁想起来开的?

2023-10-29 16:02

我来说个事儿,一个苏宁研发部负责自动化测试的负责人告诉我。当年他在苏宁徐庄软件园上班的时候,某年年底被通知张近东要在第二天视察他们研发中心,但是被告知有可能是A楼或者B楼。于是A楼和B楼的研发同事前一天白天硬是所有具体业务工作都放下,在楼下大厅排练如何欢迎董事长如何喊口号……如果某一天苏宁真的破产清算退市了,这些该死的人事就是帮凶,内部管他们叫“东厂西厂”是有原因的

2023-10-29 11:46

影帝出场

2023-10-29 11:07

玩足球,投恒大,买家乐福。

2023-10-29 14:49

玩个妞都是几十上百万的花,这点钱你也好意思贷款

2023-10-29 15:47

剥削员工一点都不含糊,家族产业江北的地开发了二十年还没开发完呢

2023-10-29 12:01

xz74

2023-10-29 18:26

掏空上市公司就是这帮高管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