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源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5喜欢:1
会计兄,许久不见,甚是想念。记得您在三季报的时候吐槽鸡蛋财报言语不详,这次公布了一份最详细的一季报,不知有否解答您的疑惑,还请解说一二,谢谢

热门回复

2023-05-03 08:11

发光试剂是关键是对的,罗氏机器是日本人代工,只自产试剂。国内化学发光厂家试剂使用自产原材料比例高,并且是官方公布的只有安图和基蛋,他们两家抗原抗体自产率超过80%,并且基蛋自产磁珠,原料自产率超过70%。基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研发人员做原材料研发。当然,新产业发光设备发展的确实不错,磁珠也自产,但他原材料发展的比较晚,还是差一些,流水线战略定的也晚了。基蛋的流水线战略从17年上市就开始了,为什么他一直坚持自产生化?这个生化行业竞争激烈,毛利低,就是要做自己的流水线,要全自产。透露一点,如果生免流水线对决发光大单机,自产流水线的成本能做到对方大单机的水平,你们觉得哪个胜算大?这其实就是降维打击。

我没细看,但我确实看到了它报表披露变得特别详细,这肯定是经营业绩改善的信号。对于基蛋业务本身,那些大V说核心优势在机器制造领域,第一,我对这块机器制造没有很好的理解,无法下判断。第二,我觉得化学发光业务,机器不重要,核心是试剂,如果我是对的,试剂是关键,以基蛋的体量,没资格参与化学发光皇冠的竞争。第三,体外诊断行业不仅仅是化学发光,有很多细分领域,考虑赔率和胜率,最好的投资也许是一些小公司,但我精力和能力有限,就不参与了。综上,我早就放弃了基蛋生物,不研究了。

2023-05-03 10:12

国内企业就是因为试剂做不好,才开始卷仪器,现在已经卷到800速了,[吐血],你半自动,我全自动,你全自动,我流水线,在试剂差不多情况下,当然要卷流水线了。你看看外企四大家,不卷仪器,照样占绝对优势。另外仪器当然也很重要,没有一款好的仪器,再好的试剂也不能展示给客户,发光仪器和试剂是搭配的,外企的仪器稳定性,精密度,灵敏度都很好,所以三甲都喜欢用外企设备。

2023-05-03 07:54

如果化学发光只比试剂,基蛋的心肌炎症试剂是国内做的最好的,他以前的6800出来的太晚、成本太高,跟迈安新的大发光差异化不明显,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后来策略直接转为小发光和流水线,现在小发光每年国内装机量已经是NO1了,小流水400速发光和1000速生化也出来了,差异化很明显,全自产,目前试用情况很好,也许半年左右就能看到装机效果。国内的发光几大家目前水平都半斤八两,跟外企还是差距明显,以后就看谁家流水线能发展起来了。

2023-05-04 15:40

试剂的毛利是机器的两倍,收入是机器的3~4倍,迈瑞去大额收购世界前列的试剂厂商,万泰做疫苗的还有小比例试剂原料业务,中国有很多上游做试剂原料业务的公司,做的非常好,试剂业务属于纯正的生物医药科技。

无论从技术门槛、难度,多数IVD公司的盈利状况及收入规模,机器怎么和试剂比较呢?这轻重、贵贱,不是一眼看清吗,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讨论。

2023-05-03 19:41

都重要 试剂和机器配合才能做到稳定性、精密度、灵敏度都很好,甚至成本都会影响销售。你看基蛋大发光6800配合心肌已经做到顶级了,可是太大,成本太高,加上品牌还不行,明显推广不行。6800的发光毛利率是45%左右,小发光推了1000台后,立马变成了64%左右,单看发光试剂,发光心肌毛利91%左右,炎症80%左右。目前看,小发光设备的成本比市面上的所有小发光成本都低。

2023-05-03 13:06

这么洋洋洒洒的一段话,还是没回答楼主的问题:如果试剂才是关键,机器造得再好有什么用?你把枪都造成工艺品了,可子弹杀伤力不行,打算在战场上和人拼刺刀吗?
其实基蛋这样的企业会有机会,哪怕和进口比有劣势但也能拥有逐步扩大的份额,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国内行政命令下的国产替代,这是堂而皇之写进公文里的,而不是口头上的授意。对抗是未来较长时间的主流趋势,说句悲观的话,这么搞得到的可能是国内市场,但失去的是除中国外的更广大的市场。

我没说基蛋试剂不行,你自己脑补的,即使现在非常行,之后怎么办呢? 迈瑞的海肽生物特长就在心肌炎试剂这块,相信这块追的最快,以头部企业的试剂消耗量,基蛋怎么维持竞争优势?  你的逻辑出现了问题,生意的关键就是关键,没有和稀泥的空间,你自己都说了罗氏的机器都是日本生产的,试剂都要自产,罗氏的意思就是试剂比机器关键得多,你这里又说机器和试剂要相辅相成?罗雅贝西的竞争格局也是如此,我肯定是相信他们四个,我不想说服任何人。

长远看,自产是赢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迈瑞之前都是外购,也做大了,现在在补课,效果待观察。如果试剂真的是关键,流水线的意义何在?如果试剂真的是关键,基蛋那点体量,在研发费用上如何守住心肌炎症试剂?后者是我真不懂,回答不了。

感谢提供信息。当下的基蛋生物肯定是有一技之长的,细分领域冠军,这点毫无问题,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它,可我的投资策略让我没时间,也没能力持续跟踪某一家公司,我必须提前确定谁是我可理解的经济逻辑下的赢家,等待开花结果,看看按季披露的报表简单跟踪一下,没有特殊信息渠道专门跟踪,也跟不过来。所以是不得不放弃,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