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市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巨头。中国是指主要业务在中国的公司;巨头是指在某些领域有护城河、很明显的优势,且与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

之前突然想到的一个命题,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市值是否有上限。时间放到20年来看吧,其实就是,未来20年内,下面几家公司,是否市值会一直上涨?阿里腾讯美团、头条、百度

首先我们聊下为什么是这几家公司。也许有人会问,京东呢、网易呢、拼多多呢,为什么百度会在这份名单里。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盈利或者从市值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流量+变现。变现可以通过广告、售卖产品、提供服务等方式,但无非两种,一个是自己做业务变现、一个是卖流量。所以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公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流量足够大,变现能力强。用这两个条件再框一下范围,其实国内也就这几家公司了,其他的要么流量不够大(相比较而言的),要么变现能力不够强。

其实用这两个条件,也可以去框所有的toc业务,这也是现在把讨论范围圈定为互联网公司的原因之一。只有互联网公司,才有如此多的流量,去看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很难做到从1到100。而有足够流量的互联网公司,去做一个新业务,都可以保证下限,快速的起量。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去试错、验证、迭代。

再看第二个条件,变现能力。如果说单纯的卖流量,卖广告的能力,传统行业的公司,根本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对手,这点无需赘述。再看做业务变现的能力,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传统公司所在的行业,互联网公司确实不是对手,这是多少年的积累得来的。但是一个行业毕竟是有上限的,市场会饱和。怎样才能保持增长?一、切入新的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二、行业交叉,服务和产品的交叉配合,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更好的体验;三、垂直技术的突破,开拓出完全新的需求和市场。这三点里面,三是互联网公司相较传统行业的劣势,但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也是极难的。一、二这两点,需要什么?人才、数据、执行力、政策。互联网巨头,在前三项上,碾压传统行业,在政策上,目前来看也没有劣势。以上的讨论,其实看几个行业的例子,就很明显,当然我们这里还是只看toc的业务(toB的业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互联网银行、新能源车、企业云服务、衣、食、行,剩下来的住,贝壳阿里京东也在慢慢入场。

可能现在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已经渗透率很高了,很难有toc的市场再去切入、改造,仔细回想5年前,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还有一块tob的市场,说白了,就是产业互联网。这里面有非常大的蛋糕,恐怖的利润,这些原来本不属于市场的利润。但是社会要进步,生产力就要提高,效率就要提高,需要互联网深入到这些产业,去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这是一定不会变的方向,除非甘愿停滞不前,一直利好茅台

更实际的,有兴趣可以看下近10年,这几家公司的市值变化,结合他们当时的政策环境、市场竞争/合并、新业务拓展去看。其中要特别说明的是百度,百度这些年的弱势,其实问题主要出在了人才和执行力这两点上,但别忘了,百度的强项----数据和政策,这两个是tob业务里非常重要的。

最后重申我的观点,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市值,会跟随着大国一起崛起,不停的向上!

全部讨论

2020-11-12 10:22

刚发完这篇就迎来监管反垄断重锤,我只想说每一次大跌都是加仓的机会。看看Google和微软。数据无法确权的情况下,针对互联网公司的反垄断都是TM扯淡。$GOOGLE INC(GOOAV)$ $微软(MSFT)$ $腾讯控股(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