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品有什么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10喜欢:30

随着单身经济的发展,宠物行业越来越受关注。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我国目前有5806万只宠物猫,5429万只宠物狗,6899万人养宠物,2018-2021年,宠物猫狗的数量复合增速7.1%,宠物主人数复合增速6.6%,远超过人口增长率。

我国宠物行业整体的消费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已经超过2500亿元,除了2020年疫情影响,其余年份增速基本保持2位数;最近10年复合增速达25%。

1,是谁在养宠物?

宠物主的主要特征是年轻(有精力养宠物)、高收入(养得起)。其中80后占比30.5%,90后占比46%,81%人群月收入超过4000元,其中35%人群月入过万。这说明宠物主通常有着较高的购买力。大多数人在宠物身上的年开支额在3000-5000元之间,部分可达5000-1万元。

宠物主普遍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占比超过60%,且目前一半以上宠物主为3年内新增,34%人群只有不到3年的养宠经验,也就是目前我国存量宠物的年龄偏低。

为什么要养宠物?主要在于情感动机,如压力大、孤独等,尤其是猫狗之类通人性的动物,容易养出感情,所以仅有24%的宠物主把宠物仅仅看成“只是宠物”来对待,余下的宠物主多多少少都赋予其人格化的意义,如朋友、孩子、家人等。

既然是买给孩子吃的,自然不能马虎,所以宠物食品同奶粉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逻辑。

既便如此,我国宠物猫狗的家庭渗透率只有10%左右,低于美国(猫35%、狗54%),以及欧洲(各25%)。不仅如此,我国每只猫狗年均支出金额仅美国的30%左右。包含猫狗、仓鼠、鱼等所有宠物在内,我国养宠家庭渗透率大约40%,而美国是70%。

可以看出,宠物经济的发展和小户型家庭的发展是同步的,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单身青年,对陪伴的需求都在增加。2021年我国独居人口高达9200万人,即4个人中有1人是独居。

2,宠物食品包括哪些?

在这么大的市场里,宠物食品占比最高,超过50%,其次是宠物医疗。虽然从下图来看,宠物食品占比下降且医疗上升,但经过我们实地调研得知,医疗因为重资产属性明显,虽然利润率高,但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可能并不如宠物食品来得优秀。

宠物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主粮、零食、营养品3类,其中主要是主粮,我国市场规模超900亿元;其次是零食,我国市场规模约400亿元;营养品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市场规模约50亿元。

主粮的最大优势在于需求的刚性和粘性,以我本人养过小狗的经验来看,一旦宠物开始吃某个品牌的主粮,后续最好不要更换,因为宠物一时半会无法适应,也就是说,一旦接受了某种牌子,那么在宠物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就大概率会一直吃这个牌子的主粮。因此消费者一开始会倾向于购买有口碑的品牌,以免对宠物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零食则相对随意。所以整体看来,主粮壁垒高,零食次之。现在高端主粮的发展趋势是冻干生骨肉,也就是把带骨头的生肉等急速冷冻,然后在高压状态下进行6小时连续不断的真空干燥处理,能使食物保持原始风味状态,但价格高且存在寄生虫和细菌隐患。

所以,这就形成了国内外品牌不同的定位和格局。外资品牌主要是高端市场,而内资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知道质量好坏),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所谓的高端外国货以寻求心安,但最近10年来,从市场格局上看,也出现明显的国货崛起迹象。比如玛氏(Mars)市占率从15.9%降低到7.9%,雀巢从7.9%降低到2.8%,华兴、中宠等国货市占率提高,但整体上,我国宠物食品依然由海外品牌所主导。

可以看出,这10年来,我国宠物市场格局越来越分散,主要在于零食赛道进入门槛低,使得新品牌层出不穷。我国2021年有3.7万个线上犬猫品牌,较2019年新增1.4万个。这些新品牌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领域,该领域国产品牌占比9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市场集中度更高。为什么会这样?大多数消费品市场都有高端集中度高、低端集中度低的性质(参考白酒),逻辑在于门槛越高的领域,进入越难,在位企业越稳固,而我国目前还处于消费升级的早期。

3,是什么影响了宠物食品的盈利?

宠物食品的上游即鸡鸭肉、蔬菜、谷物等农产品,直接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基本上超过50%,在这些材料中,零食用的肉类比较多,在主料的占比通常70%,而主粮通常以谷物为主,在主料中占比50%,而主粮中的肉类原材料占比大约10%。

由于国外主粮品牌强势,国产宠物食品品牌主要是以零食类为主,所以相应地,对肉类的消耗量比较大,比如乖宝宠物2021年的数据显示,其原材料中,主料占比58%,其中鸡胸肉、鸭胸肉占比分别为20%、9%。由于肉类、谷物都是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对宠物食品公司的盈利影响较大。

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属于大宗商品,宠物食品公司只能做价格被动接受者,另一方面是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起步晚,商业模式以代工OEM为主,所以本身毛利率也不高。龙头中宠股份2022年毛利率仅19.79%,净利率仅3.72%,而海外龙头J.M.Smucker的毛利率可达33.76%。

4,国产品牌的突围之路

前面提到,我国宠物食品起步晚,早期还是以代工为主,因此我国宠物食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占比63%。其中42%出口欧洲,约34亿元人民币;受贸易战影响,美国市场占比21%,总规模17.6亿元人民币;日本市场占比10%。

美国养宠成风,宠物家庭渗透率从1988年56%提高到今天70%,猫、狗家庭数量占比54%、35%,2021年美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417亿美元(超过3000亿人民币)。

欧洲的宠物家庭渗透率为46%,猫、狗家庭渗透率占比分别为26%、25%,犬猫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大约313亿美元(约2300亿人民币)。

从生产端来看,德国、美国、泰国是世界三大宠物食品出口国,泰国得益于发达的渔业,2022年宠物食品出口额24.61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的角色主要是代工,这毕竟是产业链中价值链最低的一环,所以推出自主品牌是国产厂商的必经之路。主粮是最吸引人的赛道,但门槛也高;国产品牌通常从门槛低、粘性弱的零食赛道入手,站稳脚跟、培育品牌后,再考虑往主粮去切入,但从零食到主粮,难度不亚于从0到1。

为什么养宠物不再像以前,剩饭剩菜搞定?因为人和动物存在本质上的生理差异,比如人类吃的高油高盐食品,对猫狗的健康极为不利,所以必须使用专门的宠物食品,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宠物主粮的消费逻辑类似奶粉,宠物主们不怕买贵,就怕买错,类似飞鹤奶粉的逻辑,越贵,越有可能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当然前提是产品质量要能对得起高端的品牌定位和价格,因为宠物猫狗的肠胃一般都比较脆弱敏感,所以海外品牌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设备工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否则一旦吃出问题(而且很容易吃出问题),对品牌将是灭顶之灾。主粮一旦定了一般不好更换,否则容易引起宠物的应激反应,所以粘性很高,且贯穿宠物生命周期(15-20年)。因此宠物主在买主粮时,主要考虑营养、配料等因素,对价格的敏感度低

零食方面,我国对宠物零食的消费接受度高,渗透率81.8%,整体市场规模约400亿元,而且CR3中有两家国产品牌(乖宝集团12.5%,中宠股份11%),其次玛氏4%。

为什么国产品牌能通过零食切入市场?主要在于零食品类众多,带有“非标”属性,所以不同品牌可以找到自己的细分定位,甚至自创品类。比如齿能专门做犬牙护理,如健齿环、健齿棒,卫仕、麦德氏的宠物羊奶粉,顽皮的妙鲜包等。

相比海外的“大牌”策略,国产品牌更适合“小牌”策略,即一个个细分市场形成品牌矩阵,而不是推出一个笼统的综合品牌。比如佩蒂面向国内市场,分别针对全价粮、冻干粮、风干粮、湿粮等推出8个细分品牌。

选好了品牌定位,接着就是要做营销推广,以触达消费者心智。电商是宠物主的主要购买渠道,占比超过60%,这也给本土品牌提供机会,比如网红种草等,这些玩法符合年轻人的偏好,而国产品牌更熟悉国内的打法。小红书上宠物板块日均搜索量超200万次,笔记数量超过900万篇。相比之下,美国70%左右渠道来自线下实体店,而日本的电商渠道占比也只有20%。抖音、小红书是养宠人群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国在短视频领域确实走在世界前列。

5,几家宠物食品上市公司的对比

我们选择中宠、佩蒂、乖宝、路斯来做对比,从最近5年扣非ROE来看,4家公司波动明显,你追我赶。中宠股份保持平稳,但ROE最高时候也就10%。过去几年中,路斯股份ROE最高,2022年仅8.51%,但也仅次于乖宝。

从盈利能力看,路斯股份保持高位,但最近一年各大厂商的净利率差异不大,大约在8%左右。

从毛利率看,各公司差异明显,乖宝毛利率可达33%,而佩蒂、路斯毛利率下降明显,路斯股份毛利率最低,仅15%左右。

为什么路斯股份毛利率这么低?可能和产品结构有关。路斯股份的营收担当是肉干,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而2022年新推出的鸭骨粉,毛利率几乎为0,罐头毛利率也略有下滑,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路斯股份原本以OEM为主,超过80%的业务来自海外,但2022年国内业务占比突然提升至33%以上,但国内业务毛利率只有7.49%,境外业务毛利率保持在19.59%。

对于消费品牌属性的宠物食品来说,是否舍得在销售费用上大笔投入,是品牌成败关键,林教头在分析葵花药业安踏等消费品属性的公司时说过,任何粘性并不是很强的品牌,都应该舍得在一个细分领域里,利用销售费用进行饱和攻击(保持至少10%的销售费用率),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具体参考往期文章:《一文读懂中药OTC的投资逻辑》。

可以看出,除了乖宝、中宠外,佩蒂、路斯在销售费用上的投入是不足的,尤其是路斯股份,这可能和公司的销售模式有关,即以线下渠道卖货为主,缺乏对电商、新媒体等渠道的投入,而恰恰是这些新媒体渠道,才是捕获年轻人的重要手段。路斯股份2020年的线下渠道营收占比96.09%,就国内而言,线下渠道商收入占比也高达72.52%。

相比之下,中宠股份渠道结构更为健康,早在2016年,中宠股份的电商渠道占比就达到35.65%。电商的投入成本可能并不亚于线下,但电商具备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品牌的大量曝光。仅仅走线下渠道,可能提高了铺货率、触达率,但对消费者认知提升有限,毕竟现在再也不是“有货就能卖”的时代了。

但是从研发费用率来看,路斯股份却坚持保持着较高的比率,虽然也只有3.3%左右。

从有息负债率来看,中宠、佩蒂的杠杆加得比较大,而路斯则更为保守。

从存货周转率看,路斯、中宠卖得最快。

但是从PE来看,路斯和已上市的中宠、佩蒂差距很大,这和上市地点的差异有关。路斯是北交所上市公司,市场给予的PE不到20倍,目前PE15.4倍,而深交所上市的中宠、佩蒂,则基本上在30-70倍之间。

$中宠股份(SZ002891)$ $佩蒂股份(SZ300673)$ $路斯股份(BJ832419)$

全部讨论

2023-10-15 08:14

国内市场早期,龙头没有出来,再观望吧。

2023-08-04 11:51

看好这个市场的潜力,但还没搞清楚企业的护城河来自哪里,继续学习。

03-04 22:21

1

2023-12-31 07:49

感谢分享,初步了解了宠物赛道,个人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结构逐步形成,这是个非常好的赛道

2023-12-06 22:48

可以涨价

2023-07-20 18:45

这个博主行文风格感觉像fmcg背景出来的,consumer health (含otc,个人消费品)$汤臣倍健(SZ300146)$ $中宠股份(SZ002891)$

2023-07-06 09:05

2023-07-06 08:37

2023-07-05 13:1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