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十年十倍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0喜欢:0
长期看,英科700亿只的产能,满产满销正常利润0.03-0.05元/只,利润21-35亿/年,给15倍估值(毕竟是传统行业),可以支撑300-500亿的市值。问题来了,在同类厂商都大幅扩张的情况下,以后能否达到满产满销?也就是说英科是否比顶级,贺特家,科山等强?强在哪里?

热门回复

一般市场定价会以成本最高的工厂的现金成本定价,那样的话,贺特佳、英科还能保持一定利润的。蓝帆丁腈去年就是差不多不挣钱~

其实手套行业的自然增速至少在8%以上,所以当前顶级手套,贺特佳等的产能增置计划都是按照这一标准实施的。以贺特佳ngc2.0工厂为例,虽然2022年投产,但当年达产的量最多是1-2个工厂,大概在40亿-80亿吧。真正的翻倍扩产到目前只有一家,英科医疗。
能够在2021年,2022年产能达剩的机会应是极小的。原因是顶级手套这样的企业要在疫情后降低产能利用率,本身是马来西亚拥有大量10年前的落后产能

2020-06-02 11:13

现在是暴利阶段无所谓,正常年份克重造成的物流成本压力不小。假设一只丁腈手套品质一样的前提下克重差异1克,一盒就是100克,一箱就是1公斤。一个标准货柜大概能放下2000箱丁腈手套,差异就是2吨。。。

2020-06-02 11:16

强在成本更低。其实英科的基本逻辑和牧原很像,但量价的弹性都大于牧原,简直就是加强版的牧原

这位仁兄你好,1】此次新冠疫情恐怕是近百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情吧,而且其严重程度恐怕要超出我们大多数人的预料,毕竟疫情仍在肆意蔓延中。2】也正是由于疫情,或许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只0.2元的所谓暴利,放到现在看起来可能也就是正常利润,许多东西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3】月总与我作为年初至今一直密切跟踪(研究)疫情的“半专业人士”对于疫情趋势的研判来看,三五年内“完美的疫苗”不太可能出现,“部分有效的保护性疫苗”或许也只能应用于医护工作者以及部分特殊人群的选择性群体保护与免疫,加上全球公共卫生重视程度的确定性提高,那么防护手套未来的正常利润空间或许稳固在0.10元以上(保守估计)就是整个手套行业的一种新常态,未来几年疫情若多次反复,则手套正常利润的弹性空间或许会很大。按照月总对英科明后年手套产能的最保守预估(丁腈+PVC)是2021年400多亿只,2022年600多亿只,正常毛利理应在40多亿与60多亿,一旦手套价格的弹性起来了,公司利润的弹性也将随之倍增。

正规手套厂家一般生产3.5-7克的丁腈手套,市场主流产品是3.5克和4克。专业人士一般用厚度描述产品2.5mil-6mil(0.5mil一个档次)。以上都是长度为240毫米的中号手套。个别加长加厚手套不做描述。
手套克重不同直接影响成本,但做得太薄(轻)会导致合格率降低。一句话,厚薄(轻重与成本相关。您想说的是优秀厂家手套既能做得薄合格率还高吧?

你用过就知道同不同质

20尺柜大概装1400箱手套(40尺倍之),手套差1克的话一个柜差1.4吨,集装箱运费一般是按箱计算的,1.4吨差异不会导致内陆拖柜和海运费用增加。至于产品厂内外其他物流成本因这些重量差异导致的物流成本的变化也可以忽略不计。

2020-06-02 17:20

本来手套就是以代工ODM为主,后疫情时代,供过于求,比拼的就是价格,成本较低的英科和Hartelaga应该能保持销售稳定,难受的是成本较高的蓝帆等厂商

2020-06-02 10:59

一方面影响成本,优秀厂家确实能做到薄且合格率高。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你没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