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国海研究所所长谈元宇宙和半导体(私募访谈实录 | 鑫然)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私募访谈实录#    

鑫然投资董事长孔总曾任国海研究所所长,有丰富的投资经历,投研总监黄总曾管理过大规模公募基金,经验丰富,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对于市场以及行业的看法吧~

访谈公司:深圳鑫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参加人员:

鑫然:孔令峰(董事长)、黄颖(投研总监)、杨乙鹤(运营总监)

雪球私募观察家

访谈地点:北京

访谈时间:2022.01.12

深圳鑫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公司员工23人,投研人员占比超过60%,核心投资经理5人,管理规模25亿元,鑫然投资由原国海研究所所长孔令峰领衔,是汇集众多专业人士的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面两年以直销为主,2021年开始铺渠道,后期渠道占比会提高。理念是价值投资,产业研究。

一、市场观点——权益投资市场前景广阔

权益投资看起来风险大,但时间拉长还是很不错的选择,风险相对较小。P2P当年骗了很多人,房地产投资机会有限,信托已经受到限制,保本型理财不复存在。固收量化很难避免出现黑天鹅。因此,投资者的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是大势所趋。当代的年轻人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愿意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购买大额投资产品,权益市场未来发展广阔。

二、行业观点

1、光伏新能源

电动车渗透率在20%左右,光伏渗透率只有个位数,单从产业趋势来看,也是远远没到放弃的时候。交易拥挤方面,拥挤赛道跌后,其交易量、研报数量、估值等全部回到均值以下,因此认为交易拥挤已经得到一定的释放和解决。虽然如此,鑫然也不认为2022年会有贝塔机会。光伏看重细分龙头,尤其是中下游,上游的周期会回避。

看好新能源整车布局,会从上游向下游寻找机会。特斯拉是这个领域的苹果,中国最后杀出来的是谁,现在难以判断。蔚来已经开到欧洲做出口了,价格也超过宝马,所以整车可能会有机会。但不会集中去买某一个个股。整车市场的机遇是百年不遇的。反过来想,整车发展起来的话,零部件也会随之增长。

2、科技元宇宙

科技行业2022最看好的是元宇宙和智能驾驶。偏向0到1炒元宇宙,0到1炒的是估值,注重竞争格局和行业的确定性。好多公司是打着人工智能的幌子,是不算的。0到1波动很大,对交易选股要求很高,配置不多。

0到1在美股非常好,美股估值体系很立体,但国内差点。海外对科技公司不只是看估值,也重视收入和科技投入,看产品竞争力。认为元宇宙1到N机会的会受到一定的法律政策的影响,我国要求互联网必须实名制,对很多暴力等互联网内容零容忍,但元宇宙和比特币是不以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和看法为转移,因为这是全球的行情。现在国家开始支持,但监管是必然的。总体而言,元宇宙大势所趋,但也会受到限制。

3、军工

军工是坚定看好的,认为是长周期的确定性机会。是看得到的周期投入和政策支持。选股偏向上游,电子元器件方向,以前往整机靠,但后来发现不太符合产业研究,太难计算估值,整机厂都是国企,但更相信优秀的民营企业跑出来,所以2022将向上游寻找机会,注重整机。

4、医药

医药子行业有很多。估值现在很高,中药确实政策免疫,又低估值。真正的成长股一定是靠价跌量升。按照涨价来炒是不可持续的,中药有成长性,但是是有明确天花板的,成长性有限。医药制造方面,中国人在制造方面确实是很不错,CDO方面还是有些做得好的。对全球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医药发展史是有可借鉴性的,过几年可能创新药好,再之后可能是仿制药的行情。

5、有色周期

主流机构研究周期的研究员都比较稚嫩,大部分大机构是没有周期的大团队的。A股市场有估值压抑,认为长时间会维持在高位,从股票市场看,会受到估值压抑,很难判断。周期的年化目前已经12倍了,基本是底部均衡的区间,看2022年行业格局可能是12-18倍修复的可能性,但仅仅是一个痛苦的博弈。价值角度来讲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是很难投资的行业,所以心里认可,但行为上还是尊重市场。

三、策略特点

自下而上研究,看重格局的变化与发展。追求成长股投资,追求长期绝对收益最大化;聚焦以科技为驱动的新兴产业投资;聚焦企业竞争壁垒和发展空间。

看重长线收益。注重预期回报率,重视估值和成长性。到决策期的都是看的长期的机会,核心就是看的是长逻辑。七大赛道包含科技、医药、新能源、电车、消费、军工、周期。

港股投资者情绪波动大一些,鑫然喜欢做逆向投资,理论上可以赚到一些收益。2021年看重医药生物的顶尖设备、新能源车零部件等标的。互联网方面,认为投海外的话,是有时代红利的,但红利过去之后还是要小心。

四、私募观察家视角

1、策略总结

之前是自上而下,2022更偏重自下而上。换手略高,但所有交易和选股都是基于深入的研究和挖掘。鑫然的基金经理风格比较相近,联系紧密,净值曲线走向很相似。共同看好的方向基本一致,看好七大方向,看好成长股。金融地产周期涉及不多,偏新兴产业成长方向。

2、整体业绩

开始私募基金管理后,孔令峰先生延续了公募时期的优秀业绩。公司产品自成立以来,大幅跑赢沪深300,回撤修复能力较强。目前有八个代销渠道,代销5亿左右,已在多数渠道上架产品超过1年,业绩排名在各个渠道前10%。

3、投研实力

公司具有以核心基金经理为产业方向负责人的投研架构,强调深入且前瞻的产业研究。核心团队成员都没做过私募,但核心投资经理有超过10年的资本市场投资经验,历经多轮市场周期,核心投资经理黄颖管理过百亿公募,业绩居前,投研团队多数成员来自国海,具有较强的投研实力。

4、总体情况

公司在策略风格上,轮动方面看的不多,策略与方向基本一致。很喜欢高端制造成长股,认为今年光伏、军工、半导体还有机会,每年年底都会有高低期,有调仓。喜欢看未来五年的预期回报率、估值和成长性。在没有行情的时候做好深度报告和研究,深耕某个行业,熟悉产业格局与行业龙头,当有行情的时候,就会抓住机会,长期积累,做好准备。2022将加大对0到1的关注,关注成长股,认为越是小的企业越是看的清楚。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Ricky     @雪球私募     @雪球专刊     @私募调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