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基金:请考察清楚了再申购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定增新政出来之后,资管机构欢呼雀跃,机会又来了!于是,以定增为主题的基金又开始火热营销。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2018年定增基金所面临的水深火热、大幅亏损,已无人愿意提及。


 诚然,随着政策的回暖,定增无疑带来较多投资机会。但对于主题式的基金营销,还是建议投资者仔细辨别投资价值。


 机构参与定增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定价定增与竞价定增。以下简要介绍笔者的观点,供各位朋友参考。


 

定价定增:关键看有无战略投资者资质


 定价定增(也称锁价定增)虽然锁定期较长,达到18个月,但具备八折拿股票的先天优势。这让各路资金垂涎三尺。


 但监管从严的态度也很明确,为了避免投机式套利,只允许战略投资者参与。而且对战略投资者的认定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拥有行业内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能切实帮助上市公司提升价值、愿意长期持有股票,等等。


 看到上述要求,很多资管机构自然是知难而退了。但对于横跨一、二级市场,且长期深耕特定行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其战略投资者的资质有希望得到监管的认定。


 例如,高瓴资本拟动用其管理的一个QFII账户来参与凯莱英的定价定增。凭借高瓴在创新药领域的实力,该定增预案获批的希望较大。一旦成功,高瓴承诺将为该公司带来高达8亿元的订单。


 在定价定增的规则下,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获得双赢的概率很大。因此,笔者认为,定价定增非常值得投资者参与。


 但问题在于,包括私募证券基金、券商资管计划在内的绝大多数私募产品很可能无缘成为战略投资者。


 而对于少数优秀的私募股权基金(包括高瓴旗下的内地私募主体),虽然也计划或正在募集主打定增的基金,但依然在战略投资者资质认定上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例如,基金要持有标的公司多长时间,才算是“愿意长期持有”?如何证明管理人拥有战略性资源?


 因此,建议投资者不必急于出手。最好待你中意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成功参与了定价定增之后,再考虑参与其后续发行的基金。

  

  


竞价定增:不要被营销噱头所迷惑


 如果拿不到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也就只能以普通投资者的身份来参与竞价定增了。这个领域已成为各路私募、公募基金关注的焦点。


 此时参与定增没什么门槛,不论是主打定增的基金,还是普通基金,只要资金流动性可以妥善安排,就可以参与。


 可以观察到,甚至指数基金、二级债基、FOF都开始参与定增了。


 在此情况下,如果遇到好的标的,最终的定价不会有太低的折扣。特别地,未来随着更多的基金将定增列入投资方向,定增价自然会水涨船高。


 能否利用不算太大的折扣,在6个月的锁定时间之后全身而退,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识别价值的能力。


 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定增基金在2016年的风生水起、而在2018年的惨痛伤亡。有些基金经理可能会把2018年的亏损归咎于政策的调整。


 但在笔者看来,一些管理人赚钱仅仅是因为撞上风口而已,最终亏钱也并不奇怪。正是他们高位接盘了包括乐视网在内的估值泡沫化的创业板股票。


 总而言之,对于只有竞价定增资格的普通基金而言,以定增作为营销卖点毫无意义。一名基金经理(或一家管理人)如果常规的二级投资做不好,专注于定增主题也同样很难做好。


 建议投资者忽略“定增”这一营销卖点,仍按常规的逻辑来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


 事实上,从下图(定增绝对收益率最高的15只公募基金)来看,定增业绩优秀的基金并非那些以定增为营销卖点的基金。

 

定增绝对收益率最高的前 15 只公募基金(据招商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