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22回复:146喜欢:1140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精彩讨论

五柳先生的弟子2020-11-04 13:03

上海机场也许是一个大机会。

理性想长远_走大道2020-11-15 10:13

大家太看重盈利,但同样是赚一块钱的盈利,含金量是千差万别的。很多时候,一些公司的盈利变成股东的钱,但另一些公司的盈利只能变成机器、设备,变成一堆固定资产,没有任何价值。我们股东要的是真金白银。
另外,对于free cash flow (自由现金流)的不够执著,也是一个谬误。在港股,基本上,没有free cash flow的公司,估值都特别低,低到让你无法忍,都是零点几倍PB。只要你说需要融资,估值就无限低,你说永远不需要融资,估值可以特别高。但A股现在没有到那个阶段,股权融资的成本这么高,还有很多企业轻易地选用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一件特别需要谨慎的事。在成熟市场,一个公司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用股权融资的。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断了股权融资,能够断奶,靠自身滚动起来。

全部讨论

2020-11-15 11:37

学习张坤,买点张总的基金

2020-11-15 11:04

全是干货,牛!

2020-11-15 10:50

张坤:家电过去我拿的就不多。我觉得未来没有太多需求增长的空间,没有太多价格提升的空间。
第一,这是耐用品,你不可能买更多。
第二,它有价格锚,空调可能十年前卖2000,现在可能还卖2000,它是一个功能属性的东西,不像精神属性的东西,都是没有锚的。精神属性的东西是一个货币现象,就像爱马仕的包一样,价格没有天花板。但家电的价格是有天花板的,家电的量也已经到天花板了。企业要成长,只能去挤压竞争对手。
27小雅:多年前,很多投资人都觉得家电行业到天花板了,但却发现龙头公司的股价远远没到天花板。
张坤:因为它们的净利率一直在提升,但这终究有个头。利润高到竞争者进来有盈利空间,这时候你就不可能再往上提价了。这是行业格局开始松动的一个信号。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层又不能做很明智的分配自由现金流,对股东是一种伤害。比方说业外收购,毫无疑问都是在摧毁价值。
28小雅:它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品类扩展空间?
张坤:小家电有可能,但是小家电对于国内家电巨头来说,已经无济于事了。对于一个2000多亿收入体量的公司,至少要有100、200亿体量的产品,才拉得起它的收入,让它有显著增量。
29 小雅:品牌家电有没有可能像拼多多做的那样,下沉到更大的农村市场去?
张坤:它们的销量其实已经都很大了,国内家电巨头1万多亿的销售额,就是全球最大的。家电行业在全球都很难产生大企业,欧美没有任何一家家电企业是大企业,因为这些行业很容易在经济发展的早中期就见顶,大家的需求很容易满足,这是行业空间决定的。
消费公司天生就有成长性,CPL永远是正的。家电的周期性比生活必须品的周期大得多,不要说生活必需品没有周期,今年大葱1.8元一斤,去年最低5毛一斤。

2020-11-15 09:20

【谢谢分享】很多观点深为认同~~

2020-11-04 14:55

一个行业供给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才决定了企业能赚多少钱

2020-11-04 11:31

一定要让别人觉得,他用钱都不知道怎么跟你打,这个企业才足够的强。

2020-11-17 07:16

为啥删除了。。

2020-11-16 21:44

学习

2020-11-16 20:55

收藏

2020-11-16 17:17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做投资一定要路子对,路子对的话,无非是三年成功还是五年成功。但如果路子不对,你永远不行。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他的自信,和那种对于投资的专注、热爱。
成功的长期投资人,最重要的就是很热爱这件事,同时你路子对,又一直努力,通过时间的积累,做得越久,别人越难打败你。因为你看过、比较过很多东西,脑子里就会形成大量模式识别,当在正确的方向上积累很多年,你会有很多感觉,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东西大概是什么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