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打败比亚迪,惠州首富凭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多年来处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的阴影之下,亿纬锂能的超车之旅异常艰辛。

文/楚凌岳 编辑/杨倩

图源/盐图库

在 这 里 · 读 懂 储 能

5月10日,InfoLink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显示,常年排名老三的亿纬锂能首次跃居全球第二,一举超过比亚迪,仅次于宁德时代

据InfoLink分析,亿纬锂能市占率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大客户大额订单出货。关于这名大客户是谁,亿纬锂能一名销售总监以保密为由拒绝透露。

与此同时,在SNE Research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排名中,亿纬锂能排名第8,比2023年排名上升一个位次,装车量同比增幅54.8%,市占率2.3%。

虽然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狂飙及排名蹿升,这家锂电老兵却交出了史上最差劲的一季报,2024 年第一季度,营收、净利润罕见「双降」,同比下滑16.7%、6.49%。

这意味着,在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之下,亿纬锂能的日子似乎越来越难过了,增收不增利,深陷价格战泥潭。

2023年,亿纬锂能动储电池毛利率均显著低于一线企业宁德时代。2023年,其动、储能电芯均价已经跳水至0.85元/Wh、0.62元/Wh。而宁德时代的储能电芯均价为0.86元/Wh。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表示:动力电池两强格局已定,价格战没有意义。“谁卷得过宁德时代比亚迪?”他认为,二线企业应该回归行业本质,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

随着马太效应之下的两强格局日益强化,行业洗牌加速,刘金成也预判道,2024年即将成为行业分水岭,对于亿纬锂能而言,能否熬过这道分水岭或将成为其成立以来最大的试金石。

惠州首富

亿纬锂能这家成立23年的锂电巨头,撑起了惠州首富刘金成与骆锦红夫妇的财富帝国。

2024年,这对夫妇财富总额为375亿元人民币,位列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13位,相比2022年缩水230亿元。尽管财富连续两年缩水,刘金成依然连续五年蝉联惠州首富。

作为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现年60岁的刘金成与锂电池结缘已有39年。

1985年,他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电化学专业,加入国营752厂从事锂电研发。后获得武汉大学电化学硕士和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材料物理与化学学位。

这一年,王传福还在上大二,曾毓群刚考入上海交大。而刘金成比他们二人分别大2岁、4岁。

刘金成的创业史始于1994年,当时他创建了武汉武大本原化学电源有限公司,专注研发镍氢电池、手机电池等,不过由于对市场和资本的理解不足而失败。

但他并未放弃,1999年,刘金成进入惠州德赛电池。同年,曾毓群在东莞创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传福的比亚迪已诞生5年之久。

德赛电池历练2年后,刘金成再度创业,成立惠州晋达电子,专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的研发,后更名为亿纬锂能

依靠在锂亚硫酰氯电池等为代表的锂原电池(一次性电池)领域的深耕,刘金成在移动手机电池领域掘下第一桶金,逐渐在市场站稳脚跟。

随着2003年全国电网改造和智能电表升级,带来高能锂一次电池的巨大需求,亿纬锂能迅速抢占了80%的市场份额。

随后,凭借“中国最大、世界第五锂亚电池供应商”的地位,刘金成2009年率领亿纬锂能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在过去的23年,刘金成成功捕捉了移动手机、智能电表、物联网、TWS耳机、ETC、电子烟、电动两轮车、智慧医疗、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风口,形成从锂原电池、软包三元、方形三元、圆柱三元、方形铁锂、圆柱铁锂等全形态锂电池谱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锂电“全能选手”。

动力电池“后进生”

但这位全能选手,也有「误判」和过于保守的时候。

刘金成最大的遗憾也许在于,直到2015年才发力动力电池,落后于曾毓群7年、王传福9年,被这两名“后生仔”远远抛在身后。

自2010年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以来,刘金成的排名上升500多位,财富从24亿增长到了455亿元,增长了18倍。

但横向比较之下,刘金成与曾毓群1650亿元、王传福1100亿元的身家相形见绌。

2017年,宁德时代首次卫冕全球动力电池冠军,至今连续七年保持全球第一。

如今,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占据了动力电池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亿纬锂能2018年才首次挤进全球动力电池top 10榜单,如今的市场份额不到3%。

2023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21GWh,亿纬锂能则为28.08GWh,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相比宁德时代绑定特斯拉等一线梯队大客户,与车企合资建厂,国内高端新能源车渗透率60%、所有车型渗透率超50%,以及比亚迪的自产自销,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客户虽然覆盖了宝马、戴姆勒广汽埃安、小鹏吉利、三一,以及成都大运、开沃集团等商用车,但整体而言,客户数量偏少,且急需开拓新客户,这或许将对其上游产业链议价权造成制约,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局面下,面临较大降价压力。

当下,出海是锂电头部企业破除产能过剩内卷困境的共识。

虽然亿纬锂能认同海外市场高增长的趋势,但在海外扩产的步伐上,刘金成实际上也偏于保守,布局了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土耳其、英国生产基地,只是小打小闹,其海外产能规划远低于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等同行。

海外业务营收方面,2023年,亿纬锂能提升了5.32%至133亿元,占比27%;远低于宁德时代同期海外业务70.29%的增速,营收规模仅为宁德时代的十分之一左右。

眼下,动力电池上错失的良机,亿纬锂能似乎希冀在储能电池上扳回一局。其自2016年就启动了储能业务,目前布局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心备电、船舶动力等。据悉,华为是其储能电芯采购大客户之一。

2023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6.29GWh,与比亚迪的28.4GWh贴身肉搏。

同年,亿纬锂能控股孙公司亿纬林洋(持股65%)在锂电集成商中标规模中表现尚可,排名第17。

但其实动储双轮驱动早已成为锂电行业的「明牌」,比亚迪宁德时代早在2008年、2011年就开始涉猎储能业务,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客户开拓、研发投入等方面,亿纬锂能与一线企业亦存在巨大鸿沟。

2023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保持高速增长,但动储电池毛利率均显著低于宁德时代,成为了价格战的牺牲品。

作为动储双霸主,宁德时代和比亚迪2023年全年净利润总计超过700亿元,是其他17家二线梯队电芯上市公司净利润的10倍以上。

当前,亿纬锂能正在押注大圆柱路线,也是全球扩产最为激进的锂电池生厂商之一,产能规模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

据悉,亿纬锂能规划到2025年,实现储能电池100GWh的产能规模,动储电池总产能规划超过400GWh,绝大部分位于国内,投资规模也达到了数百亿。而宁德时代规划总产能超过552GWh,比亚迪规划总产能也达到了400GWh级别。

但锂电行业总体产能已极度过剩,相关统计显示,产能已是需求的5倍多。在盈利空间收窄的情况下,如此大手笔的产能布局,或许只会令亿纬锂能承受更大资金压力。

业绩依赖补贴、电子烟

如今,亿纬锂能拥有动力、储能、消费电池三大主营业务。

2023年,三者营收分别为239.84亿元、163.40亿元、83.62亿元,比例约为3:2:1;但毛利率排序刚好相反,分别为14.37%、17.03%、23.73%,动力电池最低、消费电池最高。

就市场地位而言,三大板块也呈现出消费电池最高,动力电池垫底的局面。

2023年,其锂原电池销售额和出口额连续8年位列国内第一;储能业务却高歌猛进,2023年出货量翻倍,2022、2023年连续位居全球第三;但动力电池表现疲弱,虽然装机量大涨超过100%、市场率提升0.8个百分点,仍然居于全球TOP 10的末后位。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的利润对政府补贴及投资收益依赖度较高,2017年以来,二者合计在利润总额中占比超过40%,最高甚至达到了70%。

具体来看,10年来,亿纬锂能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超过35亿元,占利润总额之比也达到了19%。且政府补助比例逐年走高,2024Q1上升到了37%。

而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刘金成也保持了高昂的投资热情。

截至2023年底,其投出了20多家上下游公司,包括思摩尔国际、瀚和智能、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贝特瑞、华飞镍钴(印尼)、中交航信、新宙邦、金昆仑锂业、云南中科星城、兴华锂盐、格林美、恩捷新材料等,覆盖了镍钴锂资源,电池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等),电芯及 PACK上下游资源。此外,刘金成还参股了沃太能源。

自2014年进军长期股权投资以来,刘金成将投资业务打造成为了亿纬锂能重要的利润奶牛,贡献利润占比一度最高达到60%。

2014-2024年Q1,亿纬锂能投资收益累计高达59.94亿元,累计占利润总额之比超过三成(34%)。

其中,思摩尔国际投资回报率最高。有些年份,思摩尔国际的投资收益甚至超过了总体投资收益,弥补了多个项目的亏损。

早在2014年4月,刘金成以4.39亿元、20倍的溢价,收购了有着「电子烟富士康」之称的麦克韦尔50.1%的股权。作为并入报表的控股子公司,电子烟一度成为亿纬锂能第二大主营业务。

2019年12月18日,刘金成将所持麦克韦尔股权出售给SIHL全资孙公司思摩尔,同时认购 SIHL 股份,交易完成后以间接持股的方式继续持有麦克韦尔37.55%的权益。

2020年7月,麦克韦尔更名思摩尔国际,在港交所上市。

2020-2023年,亿纬锂能从思摩尔国际获得的投资收益分别为7.88亿元、16.83亿元、7.91亿元、5.12亿元,在利润总额中占比达到了41%、55%、23%、11%。

自思摩尔上市以来,刘金成从其身上获得收益合计超过37亿元,在投资收益中占比超60%。

随着电子烟行业在强监管之下遇挫,思摩尔利润最近三年连续跳水,导致亿纬锂能的全年投资收益也跌跌不休,2023年为6.08亿元,相比上年几乎腰斩,在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大幅下滑至13%。

2023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约487.84亿元,同比增长34.3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0.5亿元,同比增长15.42%。

虽然亿纬锂能交出了一份看起来不错的业绩报表,但仍不及预期,其700亿营收目标仅完成不到70%。而刘金成设立的“2026年实现2000亿元营收”目标灯塔,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全部讨论

小马拉大车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