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梦羽:医药+科技可以布局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直播主题:医药+科技可以布局吗?

直播嘉宾: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苗梦羽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0日13:00

摘要

目前来看,最近三年压制医药板块的因素:一是疫情的扰动已经基本结束,二是集采经过这么多年影响也比较小了,三是反腐冲击得到缓解而且是短空长多的,也就是说医药行业的政策冲击和业绩低点可能都已经过去了,明年有望迎来一个基本面向上、政策面改善的双重向好局面。

从集采和医保谈判政策角度看,一是政策在做适时调整,向更加合理、温和的方向优化,减少了一次性超预期冲击的可能性;二是在这样的机制下,企业自身也会有动力往创新药方向发展、争取产品的议价权,加上政策同时也在纳入医保方面给予支持,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长期向好的局面。

当前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周期已经位于底部位置,结合最近下游消费需求好转的数据来看,芯片行业的下行周期的拐点可能快要来了。今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又为芯片的创新周期提供一个大机遇。今年以来,我们对半导体芯片的整体观点是短空长多,短空主要是因为它的需求周期下行没有结束的问题,长多背后的原因在于行业本身的成长性、政策支持度等等。可以关注$芯片ETF(SH512760)$$半导体设备ETF(SZ159516)$集成电路ETF(159546)。

科创板100的成分股市值相对小,平均在170亿左右,属于科创板中小盘。另外,科创板100的行业分布更加分散,其中医药生物的权重最大,接近30%,电子和电力设备差不多接近20%,再就是机械设备、计算机的占比都在10%左右,均衡度会更高。

科创板100在反弹阶段的弹性明显高于科创50和其他主流指数,可能更合适在低位去做布局、埋伏反弹行情。在今年宏观经济处在弱修复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市值公司的表现相对更好,那么在中小盘风格占优的情况下,选择科创板100这样的中小市值标的可能也是更优解。可以关注$科创板100ETF(SH588120)$

正文:

主持人: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直播间。2023年马上就过完了,新的一年也要到了,投资者也比较关心新的一年的行情该怎么走?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苗梦羽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来跟我们聊一下跨年行情。首先,请苗总给我们的投资者打个招呼。

苗梦羽:各位投资者,大家好。

一、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向上、政策面改善局面

主持人: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冬季,出现了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投资者也比较关心,是不是这种流感季,也会催化医药板块的行情呢?以及您当前是如何看待医药基本面的呢?

苗梦羽:首先说流感季的问题。从微观来看,我身边最近很多人都因为各类呼吸道疾病中招了;从宏观数据来看,国家流感中心有一个周度监测报告,这个报告的数据显示,11月以来的这几周,南方、北方省份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基本都呈现持续上升的情况,所以目前确实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高峰期。

为了应对这个事情,政策层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比如11月17日,联防联控发布了一个《通知》,强调了针对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控工作要如何开展。这其中就提到了疫苗接种,它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预防免疫手段。

目前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不到4%,在海外的高收入国家,这类疫苗是大比例接种的,所以我们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近期流感高发的情况,加上疫情以来卫生观念的提升,都有望带来这类疫苗需求的加速释放。

此外,我们知道最近高发的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种类,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而且它们的症状也非常相似,需要准确识别才能够对症下药、有效治疗,这对于病原体的检测识别也就带来了比较大需求。

所以,在最近这个特殊阶段,疫苗、检测,以及流感相关的诊疗用药的需求,都有望出现明显的增长,那么对应的板块就可能会受益。与此同时,大家最近对于疫苗相关板块的关注度也可能会有所提升。总体来看,这块是一个阶段性的、比较短期的逻辑。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比如疫苗ETF(159643)这样的标的。

然后我们回到医药的基本面来看。今年在疫情的扰动过去之后,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都基本恢复了,各类线下的医疗服务也都可以正常进行,所以我们认为行业业绩自然会迎来一个修复的过程。

虽然后来又有一个较大的冲击——医疗反腐,这个事情从政策面带来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影响,影响的是短期内市场对医药板块的投资情绪,以及一部分的医疗需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突发性政策有一定扰动的情况下,整个医药行业盈利的降幅仍然是延续了缩窄的状态,所以医药行业基本面触底修复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总体来看,医药行业的政策冲击和业绩低点可能都已经过去了,明年有望迎来一个基本面向上、政策面改善的双重向好局面。

二、医药行情是否有望迎来反转?

主持人:苗总提到后续医药是有望迎来基本面向上、政策面改善的局面。但其实我们知道从2021年、2022年再到今年,医药板块已经连续调整了3年,您认为这个转机什么时候到来呢?您觉得后续会有反转的可能性吗?

苗梦羽:关于医药调整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相关情况。医药上一次持续上涨是在2020年,是疫情的第一年;到了年中,医药板块估值见顶,后面就是我们看到的连跌三年,期间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最大跌幅达到40%。

这个持续调整是什么造成的?我们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1)疫情

首先是疫情。我们知道疫情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医药行业同样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对医药的供需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从供给端来看,在疫情之下,很多医药企业无法正常进行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等各类业务活动,那么供给端的整个链条就是不通的,没有办法正常去创造营收。

从需求端来看,疫情期间患者的流通也是受限的,客观上就会有很多治疗需求无法满足,包括一些非必须性的线下医疗服务需求,可能也就暂时搁置了,于是造成了需求端的压制。

(2)集采

第二是集采。集采这个事情由来已久,从2018年开始到今年,药品集采已经是第九批。集采放在以前影响大,因为当时药企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仿制药,集采后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对于收入和利润的贡献也就大比例萎缩。

但从2018到现在,经过了这么多年,大品种的集采很多都已经落地了,而且价格会降多少也有具体案例可以参考,不太有超预期的东西,包括药企自身很多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去做更有技术含量、能掌握议价权的产品,所以它对行业的实质性影响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更多是对市场情绪的习惯性压制。

(3)反腐

再看反腐。今年7月底以来,全国医药反腐陆续在各地开展,力度之大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主要因为这是新东西,大家对它心里没底,没有准确的预期。

短期来看,反腐对医院的短期诊疗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手术延后,同时在设备采购端,部分需求可能也造成了冲击。这是个短期的事件性利空,主要还是造成了市场恐慌,到了9月初,国家卫健委有一个发声,明确了医药反腐的边界和重点,恐慌情绪就得到了缓解。

另外,从长期看,反腐其实是利多的,它主要是有助于清退一些不规范竞争行为,引导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从现实来看,很多不规范事件可能更多发生在小公司身上,所以行业的集中度预计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站在目前来看,最近三年以来压制医药板块的这些因素:一是疫情的扰动,已经基本结束;二是集采,经过这么多年影响也比较小了;三是反腐,反腐的冲击得到缓解,而且是短空长多的。总结来看,负面因素已经明显得到改善,再加上前面提到,医药基本面也是触底修复的状态,所以最差的时候可能我们已经熬过了。

从过往10年、20年这样长期的历史表现来看,医药可以说一直是一个常青行业,所以也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根据公募基金今年披露的重仓情况,医药的持仓比例已经连续3个季度环比都有提升,但是持仓占比从历史来看仍然偏低的,未来机构持仓占比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除了短期改善之外,医药板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长期逻辑,就是老龄化。这个事情说了很多年,最近它越来越从故事成为现实。我们看到联合国人口署的的一组预测数据,今年我国会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再往后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会更快,10年左右就会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参考日本经验来看,从中度到重度老龄化社会的13年间,医疗支出占GDP比重会持续增长,因为老龄人口的医疗支出是远大高于其他人群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十年内,我们整个社会的医疗支出可能会有一个明显提升。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调整可能已经比较充分了,当前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位置,目前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可能都在迎来好转,包括之前说了很久的长期逻辑也开始有望逐步兑现了,感兴趣的投资者现阶段可以关注这个板块。

三、医药政策详解

主持人:刚刚苗总提到了集采和反腐,我们看到最近又下发了新的医保名录,集采也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当前国内的产业政策以及相关行业政策,有没有一些变化呢?还有前期的反腐,现在的进度和影响大概是怎样的呢?麻烦苗总给我们解答一下。

苗梦羽:政策确实是影响医药板块表现的很重要因素,前面大概讲了集采、反腐为什么造成了医药的调整,那这里就重点讲讲变化。

最近一个多月,医药板块先后经历了集采和医保谈判两件大事。它们是针对不同药品采取的两种不同制度,但共同点在于都是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的制度安排,目的也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为了以量换价,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

我们前面提过,药品集采初期对国内以仿制药为主的市场冲击是非常大的,主要因为仿制药是一个复制跟随的模式、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那么可替代性自然非常高,也就特别容易被砍价。

从2018开始以来,药品已经经历了9批集采,所以大家对降幅这些都有预期,不是新鲜事了。在这5年期间,药企自身也在努力消化集采的影响,比如会加大投入去做新药的研发,这背后逻辑在于如果研发出独家品种,就能够较好地掌握定价权。

然后是高值耗材,也就是价格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比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等。今年11月底,国家进行了第四批高值耗材的集采,主要覆盖的是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的高值耗材。从结果来看,这一轮国采的平均降幅大概70%、降价幅度比较温和,而且企业报价大多更理性,国产龙头的中标率也高。可以看到,集采在压价的同时,也在更加合理地设置价格调控机制,因为价格并非越低越好,只有保障了合理利益,才能让企业愿意参与。

再来看医保谈判的事情。今年7月份,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大家对于药品续约之后的降价幅度也有了更合理、更温和的期待。到上周,2023年医保名录正式发布了,从结果来看,续约谈判的降幅确实比较温和。

从数据来看,在本次的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品种因销售额超预期需要降价、但平均降幅只有6.7%;此外,其中18个品种增加新适应症,只有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其他品种都以原价增加适应症。

而且,本次医保谈判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它对于创新药的政策倾斜,即:支持创新药优先纳入医保目录。从具体数据可以看到,今年有25个创新药参加目录谈判,23个成功了,成功率达到92%,什么概念呢?我们拿它和参加谈判的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更高并且降价幅度更低,成功率高了7.4%,平均降价幅度要低4.4%(57.3%)。

从集采和医保谈判来看,变化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确实在做适时调整,向更加合理、温和的方向优化,减少了一次性超预期冲击的可能性;二是在这样的机制下,企业自身也会有动力往创新药方向发展、争取产品的议价权,加上政策同时也在纳入医保方面给予支持,那么会是一个良性循环、长期向好的局面。

第二个大的政策是医疗反腐。首先这个事情是阶段性的,主要在于力度突然加码,让大家心里没底,不清楚会冲击多久、冲击到什么程度。于是情绪就要率先反映在行情上,搞不清楚就卖了再说,所以短期内对情绪的影响可能大于对行业的实质影响。后面我们看到官方也有发声,对“停办学术会议”这类行为做了纠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大家的预期。

然后,如果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反腐其实是利好龙头公司和行业整体的。因为医药公司有很大一块成本是销售费用,能占到20-30%的水平,比研发费用还要高,这里面可能就会涉及到一些不正当竞争,甚至行贿的行为。医药反腐的根本目的是减少行业里的不合理竞争,以及不正当销售产生的成本。所以它是一个阵痛,客观上是一个长期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事情。

总体来看,医药行业面临的政策端是在改善的,或者说最差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这是我们当前对行业政策面的判断和结论。

四、如何布局医药板块?

主持人:感谢苗总的解答,那我们听下来政策段是在改善的,医药板块又是一个常青的板块,听下来我也比较心动,那我们投资者可能也想布局相关的机会。那我们知道其实市场上有医疗、生物医药、创新药、疫苗等等相关的板块,请问苗总这几个板块之间存在什么区别呢?如果投资者想要配置相关板块的话,该如何去选择呢?

苗梦羽:医药是一个一级行业,它往下有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这些二级行业。

首先,大家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科技含量高的细分领域,比如创新药、生物医药。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刚举例了集采曾经给仿制药带来了多大的冲击,那么就能理解,技术含量对于医药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的是企业的议价能力。

除此之外,科技属性强的细分板块弹性也会更大,像创新药可能是整个大医药里面弹性最大的细分,在行情来的时候表现一般也会比较突出。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和生物医药ETF(512290)。

开头我们提到的疫苗板块,它是生物医药里面的一个细分,最近关注度比较高。短期是因为有流感高发的事件性影响,长期来看,它是一个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消费升级的板块。从全球范围来看,疫苗是一个由海外几家寡头垄断的格局,而且这个行业的大单品效应非常强,像HPV、肺炎球菌、带状疱疹、流感疫苗这些大品类能够占到全部市场份额的一半。

一方面,这些大品种很多我们国内企业也能生产了,比如国产的HPV、带状疱疹疫苗都已有上市产品;另一方面,经历了疫情之后,大家对于卫生和健康的意识也在提升,那么对于预防性免疫的需求可能也有增加。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人均疫苗支出仅有7美元/年,美国有接近60美元,日本也达到28美元,所以我们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消费升级这一块,可以考虑疫苗ETF(159643)这个标的。

另外就是医疗,它是大医药下面两个二级行业的组合,包括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眼科、口腔、医美都包括在里面,对这块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看看医疗ETF(159828)。

五、芯片拐点何时到来?

主持人:聊完医药,我们来看看2023年一直很火的科技板块,不知道这把火能不能烧到2024年。提到科技板块,就不得不提到科技时代的石油:芯片。我们知道过去几年处于芯片需求周期的下行阶段,目前市场上很多声音认为这个周期拐点有望来临,但是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半导体还是处于震荡调整的阶段,大家就有些疑惑,不是说周期拐点都快来了吗?怎么又开始跌了?关于芯片板块的投资机会,您怎么看呢?

苗梦羽:从整个大科技板块来看,芯片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站在产业链顶端的一个行业,它下游的各个行业,比如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芯片,是一个相当于大脑的存在。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芯片板块的周期。

(1)需求周期

芯片的需求周期,本质上是库存周期,症结在于下游的需求情况。

从芯片的需求来看,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新能源车、消费电子等这些行业上面,加起来占到总需求的70%-80%的比例,其中手机和电脑是大头,占据了一半以上。最近几年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家换手机的频率变低了,对电脑、平板等其他一些电子产品的购买也少了,加上新能源汽车销量放缓,相应地芯片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2021年下半年开始,手机、电脑出货的同比增速有一个逐步下滑的趋势,这些重点领域的需求不好,也就造成了芯片需求周期的持续下行,行业一直处在去库存的状态。所以,从2021年下半年起,芯片板块迎来了比较长时间的调整。

截至目前为止,这一轮下行周期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得到佐证。首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连续11个月同比都是负增长,但降幅已经出现了逐步收窄。然后,从手机和PC这两大主要需求来看,根据IDC数据: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幅已经缩窄到了微降0.1%,预计四季度可能会实现同比正增长;PC端的出货量也有好转,同比降幅回到了7.6%,预计四季度同比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所以,现阶段可以判断的是,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周期已经位于底部位置。至于拐点的问题,结合最近下游消费需求好转的数据来看,芯片行业的下行周期的拐点可能快要来了,景气度修复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2)创新周期

除了需求周期之外,芯片还有创新周期,它是由新技术和新需求带来的半导体市场增长动力,比如2000年左右开始笔记本电脑的普及,2010年起升级3G、4G智能手机,2020年左右的5G,今年的人工智能也是这样一个大机遇。

人工智能大模型要处理海量数据,所以会有非常大的算力需求,而且这个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非常快。根据IDC的预测数据,全球的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接近347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15.5%。那么AI芯片,很有可能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需求爆发点。

目前人工智能所使用的主要是GPU芯片,它基本是被海外的英伟达英特尔AMD这几家巨头垄断的,国内的差距还比较大。与此同时,今年10月份,美国又升级了芯片制裁,再度强化了对高端算力芯片和相关设备的出口限制,这个范围包括了英伟达、AMD的大部分算力芯片。这些不利因素都将进一步倒逼我国加快国产替代,尽早实现算力发展。

所以虽然芯片行业拐点的具体位置无法确定,但能确认的是,当前处于需求周期底部+创新周期到来的阶段,至少坏的时间已经差不多过去了。

主持人:刚刚您也提到,中美摩擦以来,国产替代也成了半导体行业坚不可摧的一个投资逻辑,我们的半导体芯片的落后于人,其实就跟我们的设备和材料短缺有很大的关系,请您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率是怎样的呢?

苗梦羽:我们先介绍一下半导体产业链的大概构成,从上游到下游大体可以分为三块:最上游是半导体的材料和设备,中游是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制造,下游是封装和测试环节。

(1)设备材料

芯片的诞生本质上是一个工业生产流程,所以首先要有原材料和各种工艺环节需要用到的设备。原材料包括硅片、电子特气、光刻胶和其他一些配套材料;设备包括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等,简单来说,也就是每个工艺环节都有对应的专业设备。

(2)设计制造

进入到半导体芯片的设计环节,类似于要画出一个施工图纸,这个环节需要结合最终产品的用途、所需芯片的功能、性能等等方面的需求去做有针对性的设计,比如手机芯片和汽车芯片的设计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大部分芯片设计公司采用的是fabless模式,也就是专做设计,不自己去做加工。所以在有了电路设计图纸之后,就可以交给专业的晶圆代工厂来做制造,把集成电路加工出来。

(3)封装测试

加工好的芯片能不能正常工作,还需要进行功能测试,把残次品找出来剔除掉。另外,因为芯片很小很薄、非常精密,如果不把它保护好,可能很快就会刮伤损坏、影响功能,所以还需要做封装,把它固定和保护起来。

除此之外,封测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会把芯片导线和其他器件连接起来,形成芯片内部和外部电路的桥梁。所以,封测是芯片诞生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有点类似于出版之前装帧校对的工作,最终就生产出了我们各类设备中用到的芯片。

在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这些环节当中,我们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是下游的封装测试,主要因为封测的技术难度不是很高,整体上更偏劳动密集型一些,这是我们国家所擅长的。

在中游的设计和制造环节,我们也有自己的制造厂商,只不过工艺水平距离海外第一梯队公司,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在芯片设计软件方面,也是我们比较被卡脖子的一个领域。

我们目前最为薄弱的就是上游的材料和设备环节,它是芯片产业链的基础硬件。一般来说,一家晶圆厂的资本开支里面,20%-30%是厂房建设,70%-80%都会用于设备投资,所以是价值量非常高的一块领域。而且,在整个芯片制造产业中,工艺水平的先进程度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上游设备的投入,就是说制程节点越先进,对应的设备配套越要跟上、投资量也就会越大。

目前我国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率还很低、进口依赖比较严重。设备方面,各个品种的国产化率普遍在20%以下,特别是光刻、薄膜沉积等设备的国产化率还不到10%。在材料方面,2021年数据里硅片占比最高、达到35%,其他的例如电子特气、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占比也只达到10%+,整体来说对外依存度也比较高。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海外越来越严格的出口限制。所以,半导体设备材料确实是我们被卡脖子最为严重的环节,这个板块就更加会受益于国产替代相关的政策和突破。对国产替代这个逻辑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这个品种。

六、如何布局芯片产业链?

主持人:我们问一个投资者可能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当下时点适不适合布局半导体板块呢?这一块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苗梦羽:今年以来,我们对半导体芯片的整体观点是短空长多,短空主要是因为它的需求周期下行没有结束,长多背后的原因在于行业本身的成长性、政策支持度等等。

短空的话,空到现在,我们看到制约因素,也就是下游需求端已经出现了好转迹象,不管是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降幅,还是手机和PC的出货量降幅,都在收窄。所以虽然拐点的具体位置还无法确定,但能够判断当前处于需求周期底部,最坏的阶段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了。

那么在这个阶段去做半导体芯片的布局,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已经有持仓的投资者,建议在这个阶段可以继续等一等。

而且基于这个拐点比较难判断的问题,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通过定投,或者调整时分批布局的方式来做配置,可能是一个比较舒适和理性的方法。至于具体的标的选择,市面上也比较多,我们挑几个简要介绍一下区别。

首先,如果大家想投资于芯片的全产业链,那么芯片ETF(512760)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标的。因为它覆盖的是从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再到封测的全部产业链环节比较全面的一个标的。

然后有的投资者可能是比较关注卡脖子这个事,最重点的板块就是上游的设备材料,一方面设备材料的国产化率非常低、另一方面海外的制裁也越来越严重。关注这块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半导体设备ETF(159516),它应该是最受益于国产替代的一个标的。

还有一个品种是覆盖设计、制造和封测这三大环节的,叫做集成电路ETF(159546)。相当于是前面说的两个标的做减法,集成电路ETF=芯片ETF-半导体设备ETF

七、科创板100 VS科创50

主持人:今天前面我们聊了比较火的医药和半导体板块,其实有这样一个指数,同时布局了医药+半导体板块,就是很热门的科创板100指数。有人称科创板100指数是科创二哥,科创50是科创一哥,这两个指数之间具体有什么差异呢?您觉得哪个更适合我们投资者去布局呢?

苗梦羽:对于宽基指数的编制,行业内比较主流的一种方式是按照市值排序来依次选取成分股。比如沪深300的成分股是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证券,中证500就取300之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

科创50和科创板100的差异也是类似的。科创50的成分股是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而科创板100选取的就是科创50以外,总市值排名靠前的100个科创板股票。

所以,两个指数最基础、最本质的不同点就是市值差异,科创50成分股的市值更大,平均市值在500多亿,所以是科创大盘;科创板100的成分股市值相对小,平均在170亿左右,所以是科创板中小盘

基于两个指数覆盖的市值不同,它们的行业分布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科创50的行业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里面半导体行业的权重占比最高,达到一半左右,所以受单个行业表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行业权重占比能达到10%左右。总体来看,科创50指数聚焦于高科技领域。

相比来看,科创板100的行业分布就更加分散,其中医药生物的权重最大,接近30%,电子和电力设备差不多接近20%,再就是机械设备、计算机的占比都在10%左右。所以,科创板100的行业分布会更加广泛,并且权重也更加分散、均衡度就更高。

从指数的历史表现来看,科创板100指数的弹性相对是更高的。比如在过往几年内,大盘出现反弹的阶段,比如2020和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100指数的涨幅都能够高于科创50和其他宽基指数,所以具有比较好的进攻性,当然波动率也是比较高的。

目前市场位于一个底部区域的话,大家期待的是一定反弹,那么要把握反弹就需要一个弹性高的投资标的。我们刚刚提到了科创板100历史上的弹性情况,在上涨阶段是要明显高于科创50和其他主流指数的。所以从弹性角度看,科创板100可能更合适在低位去做布局,埋伏反弹行情。

而且,在今年宏观经济处在弱修复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大市值公司都受到影响、压力比较大、表现比较弱。于是,我们会看到中小市值公司的表现相对更好。那么在中小盘风格占优的情况下,选择科创板100这样的中小市值标的,可能也是更优解。可以关注科创板100ETF(588120)。

八、当前是否适合布局科创板100?

主持人:近期A股其实创下了年内新低,目前A股呈现出比较低的位置,下跌的空间可能也比较明显,当前这种反转的情况下,是不是布局科创板100比较合适?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布局科创板100会比较好呢?

苗梦羽:首先从市场表现来看,目前大盘位于3000点以下的位置,安全边际是比较高的,再跌的空间可能不大了,权益资产的性价比也比较明显。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的底部位置,可以适当去做一些布局,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行业板块,包括一些宽基。

具体到科创板100,我们可以从它主要覆盖的两个大行业来看,医药生物和电子。医药前面说了比较多,整体的结论就是,医药行业的调整可能已经比较充分了,目前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可能都在迎来好转,长期逻辑也有望逐步去兑现。电子方面,刚刚提到了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相关的一些情况,之前制约板块表现的需求问题,从数据上看到了慢慢好转的迹象,那么景气度修复也是可以期待的。

在投资节奏方面,我们还是会建议大家通过定投或者分批的方式去进行投资。可以关注科创板100ETF(588120)。

一是因为市场底部可能到了,但真正的市场底很难摸得准,所以操作上可能不知道何时下手、或者一笔下不去手,定投和分批就能建立一个规则,解决操作端的问题。

二是像科创板100这样波动性大的标的,其实更适合定投,主要因为定投通过拉长时间能够一定程度上平滑波动,提升大家的体验和收益。

三是从科创板本身的定位来看,它是一个紧跟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的板块,里面都是成长性非常高的标的,长期投资价值明显,那么也建议大家去做长期布局。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