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估值】选择成长股还是价值股?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25回复:176喜欢:1584
此为骑客论估值的完结篇。在前三篇中,我们已分别探讨过PE(市盈率)、DCF(折现现金流)、PB(市净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经常性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和资本开支。这些指标几乎囊括了有关估值的最重要指标。另外还有EV/EBITDA、P/NAV等特殊指标。它们适用于资本开支较高公司的估值,散户可不用。

现实中,球友时常面临是买低估值股票还是高估值股票,买成长股还是价值股,买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买大盘股还是小盘股的选择。这些选择看似无法通过估值衡量,而往往依靠信念决定。

8倍PE的银行、15倍PE的汽车、30倍PE的服装、50倍PE的医药、100倍PE的互联网、1000倍PE的钢铁、亏损的航运,如何选择?

网上有“招行的守望者”就买低PE的,也有“李博士的追随者”就买创业板的,还有不拘一格只管交易体系的。总之,无人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单论估值,如何比较这些看似差异巨大的股票。以至于有很多严谨的程序员跟骑行客说,看不懂0和1,所以远离股市。

就好像低速宏观世界用牛顿物理学,高速宏观世界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微观世界和黑洞视界内用量子物理学,骑客今天就试图用“统一场论”弥合不同行业估值的巨大鸿沟。先看下面的故事(纯属杜撰):

企业初创,银行账户上100万初始投入,三个火qiang手不拿工资,开始招兵买马,开疆拓土。这时来了个贵族1,说看好你们的事业,想投钱入股。三个火qiang手说我们如果加入宫廷,个个都是年薪200万的好手。我们愿意为这事业奉献5年青春,相当于耗费3000万的机会成本。贵族认这帐,于是投入500万,给公司的总估值是3100万,投后占比13.9% = 500 / (3100+500),投前给公司的估值是31倍PB(市净率)= 3100 / 100,由于公司没有赚钱不存在PE(市盈率)。可见,公司初创期,估值溢价主要来自于人才溢价。

三个火qiang手干了一年,攻下了三座城池,城内有1万居民。为了让居民休养生息,暂时不收税。一年时间分给小弟们一共花了300万,公司账上还剩300万。原本每个居民每年要交5000的税。这时又来了一个贵族2,说还想投资2000万参与未来的分赃。尽管你们现在还没收入,但已经有用户,给你们每个用户估18000,公司的估值变成1.8亿。贵族二的投后占比10% = 2000 / (18000+2000)。投钱给公司的估值是60倍PB(市净率)= 18000 / (100+500-300),没盈利没PE。此时的溢价不仅有人才溢价,还有用户溢价。

一年后,开始收税。为不激起被统治居民的反抗,一开始每人每年收1000,只有1/4的人交,一年收入2500万= 1000×10000/4。雇了100个税务官,每人年薪20万,加上其它开支1000万,公司一年到头还亏了500万 = 2500 - 20×100 - 1000。但公司有营业收入了,加上3个火qiang手又攻下5座城池,发展势头还不错。这时来了贵族3,愿意以15倍的PS(市销率),给公司估值3.75亿元= 2500×15,投资7500万元,投后占比16.7% = 7500 / (7500+37500)。PB估值为20.8倍= 37500 / (300+2000-500)。没盈利没PE。

又一年,被统治城市趋于稳定,税务官由100人增加至150人,总计薪水3000万,加上其它开支1000万,总开支4000万,被统治的8个城市中交税的人数达到1.5万人,每人平均交税达到4000,一年收入6000万,盈利2000万。三个火qiang手又攻下5座城市,且打算进一步扩充军备,加快攻城拔寨的速度。这时来了贵族4,愿以50倍市盈率(PE)投资,给公司估值10亿= 2000×50。但他钱不多只有500万,而且公司也不缺钱了,而贵族1正好想套现,于是他从贵族1处买二级市场的股份,500万买了公司0.5%。贵族1收回初始的500万投资,同时继续持有公司9.925%的股份 = 13.9%×(1-10%)×(1-16.7%)-0.5%。10亿的估值相当于给公司的市净率(PB)估值为8.85倍= 100000 / (1800+7500+2000)

三年后,统治的城市达到30座,年税收收入1.5亿,开支7500万,利润7500万,三个火qiang手老了,每年只能新攻4座城,有望增加2000万的收入,1500万的利润。公司的增速20%,贵族5从二级市场上以20倍PE买股份,估值15亿,三年内公司积累了1.3亿元利润,账面上的净资产达到2.43亿元,PB为6.17倍= 15 / (1.3+1.13)。

又过了三年,统治的城市达到42座,年税收收入2亿,开支8000万,利润1.2亿。三个火qiang手彻底上不了战场了,每年靠手下新攻4座城。同时辖区内苛捐杂税,战乱纷起,每年有3座城收不上税,利润的增长变得微薄,每年仅增加500万,增速4.2%。二级市场对公司的估值降至PE8倍,市值9.6亿。三年内累计2.7亿元利润,账面净资产达到5.13亿元,PB为1.87倍。

公司决定开始分红,分红率100%,每年分红1.2亿元,使得资金回报率要求为10%的资本从二级市场将股价推升至总市值12亿元,PE重回10倍

三年后,三个火qiang手中两个去世,对辖区的控制力大不如前,10个城市闹独立,20个城市收不上税,收入降为1亿,开支因维稳费用增值9900万,利润10万。净资产因年年分红维持在5.13亿,市场给公司估值为5亿,PB不到1倍,市盈率5000倍。

最后一个火qiang手把王位传给了他年轻有为的儿子。新王继位,励精图治,大力倡导互联网+收税模式,重整军力一带一路远交近攻。互联网和军队投入3亿元,尽管税官的开支从6000万元减少至5000万元,短期内仍录得亏损2000万元,但市场重新对“火qiang梦”充满期待,公司的估值重回10亿元,净资产减少至4.93亿,PB大于2倍,市盈率因亏损不存在。

公司的婴儿期只有PB;
随着公司有了用户(不一定是客户)开始能以用户数估值;
有了收入(不一定盈利)开始能以PS估值;
有了微薄的盈利、但对未来成长的预期高(创业板公司)PE往往较高;
随着步入成熟,盈利增长放缓(主板大盘股),PE回落;
步入迟暮,盈利急坠(主板夕阳股),PE因分母变小而急剧增大变得没意义,重新开始参考PB;
重组焕发新生后,投入增大企业亏损没有PE,但市场预期高,PB也变大!

企业不同的阶段,PE和PB的重要性各不相同。
1. 亏损状态只看PB,
2. 微利状态PE大到几百倍,看PB;若PB也大过10倍,看PS和用户数(乐视网)
3. 成长期看PE
4. 成熟期兼看PE和PB。

PE更注重成长,PB更注重安全。

对于A股,
只要企业不破产,一年内有望扭亏为盈,三五年内的平均ROE>10%,PB不应低于1倍。
企业未来三五年盈利能保持现有规模不下滑,PE不应低于6倍
企业未来三五年盈利能保持现有规模每年增长5%,PE不应低于8倍
企业未来三五年盈利能保持现有规模每年增长10%,PE不应低于10倍
企业未来三五年盈利能保持现有规模每年增长15%,PE不应低于15倍
企业未来三五年盈利能保持现有规模每年增长20%,PE不应低于20倍
企业未来三五年盈利能保持现有规模每年增长30%,PE不应低于30倍
港股非蓝筹股,可酌情打6折。

30%以上的增速多见于企业的初创期和飞速发展期,很难给出较稳定的估值,一切皆凭市场情绪!

企业扭亏为盈,微利状态下的净利润高增长(通常与收入增长不同步),需看PB而不应用PE。

一切都关乎新生的前景,成长的预期,状态的稳定,扭亏的可能。不同状态,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可直接用PE/PB的高低论高下。同一行业不同竞争力的企业也不能直接比较。在财务上,估值最终都要落实到未来的收入、盈利和现金流数字,有科学严谨的计算公式。但未来的数字放到现在都是预测,所以估值是艺术。但艺术也有边界,不是凭空臆想。掌握估值的方法不能保证我们短期内每次下注都赢,却能从长期提升我们的获胜的概率。估值训练之于投资,就像美学熏陶之于创作,都不能取代天赋,却又都是成为天才的必经之路。

此为【骑客论估值】系列的完结篇,想要学习估值的朋友,关注我的账号
【序文】请见:网页链接
【小票为何跌跌不休】:网页链接
【银行股还能飞多高】:网页链接
【估值还需做对分母】: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方舟88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中小板指(SZ399005)$     $创业板指(SZ399006)$     $上证50(SH000016)$     $中证500(SH000905)$     $沪深300(SH000300)$     $乐视网(SZ300104)$  

看更新的数据,读更长的历史,听异于市场的观点,关注骑行夜幕的统计客(微信订阅号同名,第一时间发布)

查看我的全部文集,点此链接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月出东山2015-07-11 19:57

它们只不过托了上市资源稀缺的福,借壳、重组的价值远大于本身的价值,经历了无数次重组的游戏罢了。
当时的壳资源珍贵,不带表现在的壳资源珍贵。
现在往后,还去赌借壳、重组的人,失败的概率估计超过90%;
因为大部分股民赌借壳、重组很难成功,慢慢的参与的股民将会越来越少,这条路是死路一条。

从现在向后看,投资高PE的股民,成功的比例不会超过10%。但坚持低PE、业绩稳定、低成长的股民,虽然不能发大财,但亏钱的概率很低,跑赢通胀5个点、年均收益10-12%将是大概率的事情。
愿意去赌的赌徒们去找那些高成长股吧,小心被骗就可以了!

全部讨论

2016-06-17 08:53

在财务上,估值最终都要落实到未来的收入、盈利和现金流数字,有科学严谨的计算公式。但未来的数字放到现在都是预测,所以估值是艺术。但艺术也有边界,不是凭空臆想。

2016-01-14 23:06

每次看你的文章总是获益匪浅!这个例子更是举得清新脱俗,出类拔萃!

2015-10-12 16:17

太牛叉的解释。

2015-10-11 00:49

收藏

2015-10-02 05:08

企业发展史,估值变化史

2015-09-29 08:26

这文写的引经据典、诙谐幽默、寓教于乐。真是飞机上的暖壶,高水平。

2015-08-24 18:50

非常好的一个系列文章,拜读

2015-08-01 14:42

2015-07-15 15:32

谢骑行客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