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消费税符合行业预期!后续仍有较大的迭代和提升空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0月2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自2022年11月1日起执行。电子烟消费税符合行业预期,政策风险基本出清。当前政策及口味切换期行业需求承压,但不改中长期渗透率提升逻辑。建议关注:雾芯科技思摩尔国际;建议关注:劲嘉股份顺灏股份等。

事件:10月2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自2022年11月1日起执行。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其中生产环节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出口电子烟,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

 

电子烟消费税符合行业预期,政策风险基本出清。

本次电子烟消费税落地,税率及推出时间符合行业预期,同时标志着行业核心监管政策已尽数出台,政策风险基本出清。

税额方面,生产环节税率对标传统卷烟乙类(每条调拨价70元以下)税率,与此前行业预期一致。按照出货价7-8元、批发价15元左右测算,单颗烟弹征税约4-5元,占当前零售价(约33元/颗)的15%左右。

 

税负分担方面,后续税负主要将由终端渠道和品牌端共同承担:

终端渠道看:传统卷烟终端渠道毛利率约15%,当前电子烟终端渠道毛利率约50-60%,相比传统卷烟有较高溢价。

 

品牌端看:在当前监管体系下,头部品牌先发优势明显,仍具有较高的议价权;但考虑到国标切换期终端渠道压力较大,品牌方或需承担部分税负以保证终端渠道积极性。

 

制造端看:制造端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比相对较低,但在国标审评较为严格的背景下,制造端对产品过审及产品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该行判断制造端不是税负的主要承担方。

 

政策及口味切换期行业需求承压,不改中长期渗透率提升逻辑。

短期来看,口味限制导致行业短期需求受到冲击,后续需求修复核心关注社会库存去化及新国标口味迭代。新国标口味后续仍有较大的迭代和提升空间:

初期品牌以过审为首要导向,产品口味研发较为保守,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后续随着过审SKU增加,口味差异化将成为核心竞争要素之一,品牌方对于口味研发的投入将持续增加。

 

烟草提取物与果味香精颗粒大小有一定差异,适用于果味雾化液的雾化芯与烟草提取物适配性不高,对于口感产生一定影响;随着雾化芯的迭代,烟草口味会有更好的释放。

 

原料端看,烟草提取物对于口味有重要影响,此前烟草提取物在电子烟领域应用较少,尚需时间对上游产业链配套进行提升。中长期看,电子烟监管利好集中度提升,新国标不改变电子烟渗透率提升的核心逻辑,23H2行业需求有望逐步修复。

 

风险提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止发文,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