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3

感觉首付降低到了15%以后,大部分人还是没啥动静。
现在虽然说一些城市的看房量的确增加了,成交量也增加了。
但是这个增加的数量,没有那么多。
大家还记得在2023年8月底的时候,当时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的取消了认房不认贷,当时那个晚上,那个周末,那整个楼市都沸腾了,真正做到了新房楼盘开通宵,连夜有人去新房那订房子。
结果过了2个月,房价没有上涨,那些之前给新房楼盘交定金的人,又舔着脸过去要求退定金,房子不要了,特别尴尬。
这一波首付降低到1.5成,还没看到有那种新房楼盘需要连夜就抢的那种,大家现在越来越冷静了。

全部讨论

05-21 15:15

一套房,就是一辈子。一套房,就套一辈子。有人用万科财务报表,分析卖房钱都去哪儿了,结论是一半被政府拿走。另有人测算,不低于60%。因为这个市场只有一个垄断卖家。作为普通人,遇上了就是遇上了,上了车之后是没办法下车的。还不出银行贷款,银行要法拍你房子。银行贷款,才是刚需,是要还的。
普通民众买房,为什么不直接把房子降价卖掉,而是要等到法拍呢?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卖房子会亏那么多钱。他们的房子按照他们的心里价位挂出去,压根没人来看。不断降价,在他们眼里降到底了,还是卖不掉,接着就是被银行收走法拍。
接着银行操作也很简单,根据之前的估值(注意这是关键),一拍打7折,二拍再8折,也就是二拍是原价56折之后,还是卖不掉。接着就是银行系统被逼要调整房产的估价。整体的估值体系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被动改变,房子估值再下调,再卖,最后导致这些民众房子被法拍后还无限连带责任,一辈子背债,到最后只能等个人破产制度出台。
他们就是典型的刚需,就一套房,相信买房上车,结果全都崩掉。他们上了车之后是没办法下车的,因为崩的太快了。惠州的案例: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国企的盘,和大家讲不抢买不到。结果没有像之前一样大家都去抢。前脚还在备案1万5卖1万7,后脚一个十一过去直接卖8000。
民众为什么逃不掉?跟着我算一遍。1万5,100平的房子总价150万。普通人家里六个钱包凑50万首付,然后贷款100万。现在房子就价值80万。他要卖房,就是还要倒贴20万去还贷款才可能把房子卖掉。如果银行系统根据150万的价格去评估,法拍就是一拍7折,105万起拍,卖不掉;二拍再八折,84万,还是卖不掉。
假如真的调整过估值后再去拍,就按照80万估价,就是一拍要56万,二拍45万。就是这么一路折价下来,越亏越多。他首付50万贷款100万去买房,最后法拍完了,可能还要倒贴几十万的债务一辈子慢慢还。这就是房地产的杠杆。

05-21 14:21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小富即安,没必要为了收益背上过重的贷款。
无论股市还是房市,多问一遍,真的到底了吗?

人生不必过度冒险

如果变成房屋抵押贷款会好很多,就是15%的首付,如果后面付不出或者不想付了就直接收走房子,不再追讨其余欠款

05-21 15:08

一个问题,房贷谁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