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祛魅的人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66喜欢:26

好久没写深刻的长文了,因为日子过闲适,舒坦,自然没啥东西无病呻吟。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挺懵逼,一想就乐,仿佛看到了一个成年人心智的崩溃,略崩,让我觉得哭笑不得又值得深思。

这哥们应该能看到这篇文字,也算送给他共勉吧。

认识他有七八年年了,源于雪球,算是相敬如宾,每年喝几次小酒来家里坐坐,他的前后几个女朋友我也都见过,算是知根把底的关系。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种事情,自己曾经熟悉的同学、死党、父母、亲友会在某些问题上有着和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你企图说服,却深感无力,而对方也觉得你不可理喻,一定是被“洗脑”了,甚至因为这些掀了桌子破了脸面。

今天晚上我看完火箭的比赛,赢得太快一看还早接着追热剧《哈尔滨1944》,秦昊实力派,大幂幂也有出色的表演,虽然剧本不够紧凑,也能看,打发时间呗。

突然手机群里声音一串,我拿起一看上面说的这个兄弟发了一大堆,针对我们一群人,啪啪啪,一统输出,感觉有点像喝多了,一次性释放很多情绪。

我还客客气气的调侃一下气氛,但是一点情面不给。我是谁啊?

哥是即有菩萨心肠也有霹雳手段的主,

I give you a chance to redeem yourself!

但是人上头了,心理边界崩溃的时候,情商归零。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上两次我都护着他,这次竟然在我的地盘把矛头指向我,哥可不惯着你,Remove!

第一次是因为爱国的话题和那个曾经卖过习酒的那个西安兄弟因为中美关系吵架,很多朋友买过这哥们的酒,人家也是成功的生意人,一架A8奥迪,一架路虎揽胜,专门来郑州采访我,我们同龄人相见甚欢,也很聊的来,就是不在一个城市。

后来在一个群里,一些政治观点不同,他们经常吵,最后到不可开交,搞得我的二选一,选近的,认识早的吧,因为护他把西安那哥们移出群了,后来因此也就淡了,交往,交流才会有更深的交情。

最终这个事我总得得罪一个人,我选择了偏一点他。

后来还是同样的话题和别人不愉快他退群了,退了就退了吧。我们线下偶尔闲聚,也有一些共同的志趣和话题,聊聊历史什么的。

前年我又拉了一个群,想着他也做股票就叫上他吧。在群里我也捧他,大家也都哥长哥短的叫着,其实我这个人老粉丝应该知道是洞察秋毫的主,啥我不知道,中间他和群里好多朋友已经有点刀光剑影N次了,就是话不投机呗。

我一直都拦着,包括因为他买了一辆比亚迪,我说比亚迪负面的东西都圆着说,知道他比较敏感,时不时还要说两句比亚迪的好话,怕伤了他的小自尊,我这朋友算贴心了吧,就这每次他都必须补充说比亚迪就是丰田,现在比亚迪怎么怎么着,人爱面子也没啥,其实在群里说比亚迪比雪球说的都少多了。

从朋友到老哥的也算呵护他的小心灵,群里还有朋友买问界呢,不过那个哥们是听懂话的人,知道我最近表达本意是什么,出发心是不让人被不成熟的所谓智驾伤害,人家一点都不敏感,沟通良好!

更何况我去年mate60上市的时候也相当激动,哐哐买俩,一个送人。都在群里说,说明我对华为并没有成见,他也是全程见证。

燃鹅!

一切都因为最近我开始拆解余承东关于问界夸大营销的事,我们在群里只要聊特斯拉小米,问界,他都心如刀绞[捂脸],我都能体会到他每天的情绪,文字都能带出来,没事就酝酿反驳我们,时不时转一堆赚爱国流量的低智言论到群里,和群里其他朋友的碰撞也开始多。

我其实知道大家碍于我的面子都没有和他硬刚,我开始时不时点点他,就拿话头拦着一点,嘿嘿,这可好,不但不领情,还捎带这我一块“开枪”了。

这样的争论家常便饭,其实也是情绪在一直积聚。

终于今晚冷不丁,崩了!

有啥说啥,成年人不该这样失态,因小失大。

我们本来是挖FSD的票,毕竟是刚发生热点事件,我们手里有智驾的股票,中间说FSD来国内对于国内智驾可能是好事。

我还开玩笑说这样花粉可能要分出一些水军去冲特斯拉了,替国产品牌挡挡枪。

其中有一个我转视频,人家的逻辑是FSD的端到端八个摄像头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而特斯拉的算力中心在美国,我们的数据按照法律可能出不去。目前美国的高端芯片也进不来,别说卖,特斯拉自己用也不行,也就是说这个事可能还要拖一段。

这一点毛病没有啊,没想到这个视频让他大不爽,可能是夸FSD了,他心目中华为神圣不可侵犯,


这时候这哥们已经失去理智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痛点在哪里?

人失去理智的时候不讲逻辑,剩下的都是情绪。

几十岁的人了,在此,呵呵一下吧!


我(你)们都“被洗脑”了!

我没事就来掰扯掰扯,前一段听了很多河森堡的音频,正好融会贯通一下。

前面的事件都是引子,后面是主题,是我一直想写的一个话题。

我们常常用“被洗脑”来形容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可是,“被洗脑”恰恰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种特质。

《人类简史》中的一个核心观点为:

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能够相信纯粹存在于自己想象中的事物,比如神、国家、金钱等。这种“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也是大规模人类合作的基础,最终使得智人得以统治世界。

比如,尼安德特人可能会用传统的方式,集结50人合作攻打智人,但智人却能以“讲故事”的能力让500人同心协力,于是,谁输谁赢早已预定。

因此,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我们都在被我们所接收的信息洗脑。从我走南闯北的经验看,无论发达程度、地域位置,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会宣扬一种主流价值,让民众得以信服、传播,从而产生认同感(当然不排除主流之外多元化的存在)。而长期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人都不自觉地被洗脑,从而形成一套自洽的价值观。

所以,当我们指责对方“被洗脑”的同时,别忘了,你也被洗脑了。

这是第一因素,

第二条因素是。

算法推送把我们“困住”了

就像今晚问界起火死者家属应该是跟赛力斯和解了,发了一个声明,就是说人死了,让我们过安静的生活吧,可是higo们不认了,评论区你要去看了,你会觉得很可怕,这个朋友其实和他们一样有点走火入魔了,以前我常说的二极管思维,在自己的价值观里贴了很多标签,形成厚厚的信息茧房。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便捷的沟通最终会“拉平”地球村,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尊重和理解。

事实上,我们还是愿意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而算法推送也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不停地“投喂”给我们符合我们口味的“精神食粮”。我们在津津有味地享用自己的美餐时,还误以为这就是大众的口味。

而一旦我们看到了一盘不符合自己口味的“菜”,我们甚至都不会去品尝,就主动屏蔽了自己的感官。更有甚者,将其视为一种对自己的否定和挑衅,不仅要把“菜”倒了,还要把“盘子”也砸在对方面前。

内容创造者正是看清了这个规则,因此孜孜不倦地炮制各种“重口味”,平台则出于利益不断优化算法,只推送符合用户口味的内容。结果是世界非但没有变得扁平,反而更加割裂,人们被困在各自的“信息茧房”内不能自拔。

第三点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屁股决定脑袋”是典型的话糙理不糙,也是我们彼此理解的重要一环。

口罩时期对于可以拿一份稳定的收入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丢饭碗的人来说就非同小可了。

居家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于有疾病需要定期就医的人来说就很难了。

网课对于没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就很闹心。

发声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是点击一个“转发”,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要承担严重的后果。

“屁股决定脑袋”不应该是一句指责,而是事实。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是只有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才能考虑其他的。

上面总结的三点,就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架构,情感架构,行为架构,其实也是你的生命曲线绘制笔。

这三点让我们认知到相互的理解是非常难的,与其想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找寻同气相求的人相处共事,老话讲:宁愿和明白人打一架也不和糊涂人说十句话!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无法打破,个人觉得

1、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不是固执己见,独立思考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尤为可贵,如今严重的碎片化让我们没时间思考,也懒得思考。

但是信息过剩不代表信息多元,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机械地吐纳重复单一的信息,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深度消化,其实是一种持续退化,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看看问题的反面侧面,多问几个why!

我觉得这一点和梁冬非常同频,从不懂中医,到学习中医,笃信中医,到全面的了解和理解,不再偏执认为西医都是胡搞,中医才是伟大!

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是连续创业者,需要八面来风,不至于在一个领域被封闭起来。

2、建立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

它超越了个人意识,是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

比如,你可以在自身利益没有受到损伤的情况下,为他人利益申诉,仅仅是出于集体认同感,出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这也是下午几个朋友说布哥你好正直,勇敢,敢去和可怕的higo们对线,我心理其实很清楚,从思维认知上我是超维的,他们就像一个在一片A4纸上爬行的蚂蚁,它的世界是二维的,所以他们根本就伤害不了我,就像全网也就我能想出来下载一个问界APP,躲在那里每天拾问界失态的视频,简直拾到拾不完,这也证明了我的逻辑是闭环的,咱不造谣,连标题党都不做,防范法律风险,就是搬运工,只是让更多的人看到真相。

这和我的寻面记,获取厨师调料配方,昨天直播讲的几个找到长虹电视最便宜的货源都是异曲同工的方法,这世界很多事就是窗户纸,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捅不破。

当你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意识,你将会是强大的,也不会孤勇,一定能感召与你一样的人和想成为这样的人。

人世如修罗场,世界是草台班子,让我们做个祛魅的人才会赶走焦虑和失落感。。。

注:“祛魅”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汉语也可译作“去魅”、“去魔”、“解魅”、“解咒”,是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它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型转型中。

所谓“魅”,心理学称为“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或者公司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特征掩盖了其他方面的特征,由此让人产生的认知偏差。

在某种程度上,光环效应会让人们放大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夸大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导致盲目崇拜;也会让自己忽略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自卑、慕强等心理。

祛魅就是用理性的力量驱散神秘的魅惑。“祛魅”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打破对表面上光鲜事物的滤镜,戳破它彩色泡泡的过程,不断克服焦虑,逐渐让自己内核变稳的过程。比如对体面工作、网红城市、好房豪车、高级圈层、理想婚姻……这些都是外界赋予的社会标签,去掉这些社会标签后,对方是否能保留美好的品质,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精彩讨论

金文君04-30 07:59

自从老布买了一辆理想车后,确实偏执了,你不自知而已。翻翻几个月来你雪球关于车话题的发言吧

老布04-30 10:46

确切的讲我买理想汽车不是因是果,是我对新能源车开始感兴趣,不再铁粉丰田的转变,也是国产车努力的结果。
而对问界整个营销事件看法的因不在理想汽车在何小鹏的aeb事件开始,然后疯狂的海狗因为我在抖音就晒了理想汽车的照片就蜂拥而至攻击,那些广东IP地址的私密号无底线攻击,让我觉得这事不是个人行为,后面就有尾翼维护的曝光印证我的判断,昨天问界再次被反噬更是一种判断。
所以不要那自己浅薄的认知来测我的逻辑。

老布04-30 11:16

懂我的兄弟

看海是海04-30 06:55

车好车坏就是代步工具,有啥好扯的。布兄关注了近十年了吧,买了理想的车后最近观念也是比较偏执的,个人理解,不一定对

老布04-30 10:27

合着我写的逻辑你一句没看进去,直接给我贴标签,为啥不把时间线拉到我买mate60,其实不是一目了然了,和我买理想关系大吗?为啥不说我买了华为手机以后变了呢?

全部讨论

自从老布买了一辆理想车后,确实偏执了,你不自知而已。翻翻几个月来你雪球关于车话题的发言吧

04-30 06:03

讨论已被 老布 删除

04-30 06:55

车好车坏就是代步工具,有啥好扯的。布兄关注了近十年了吧,买了理想的车后最近观念也是比较偏执的,个人理解,不一定对

04-30 10:59

早点闹掰未尝不是一个好事。这种事就在前几年也发生在我和我的一个亲戚身上。因为讨论口罩牵扯到别的,然后闹掰了再就没联系,发现也挺好,因为有时候你碍着亲情友情还得圆着别人说,现在反而不用了。。

04-30 08:58

没觉得你朋友有啥很不妥的啊

04-30 10:26

公司品牌与Yu也不完全一回事,手机和车业务他负责,从做车以来表现得越来越不靠谱,夸大宣传

网页链接布哥,新京报采访了参与救援的人,实锤们车门打不开

04-30 05:59

讨论已被 老布 删除

04-30 07:07

相见甚欢,相聊甚欢才行,合得来好好玩,合不来一拍两散,各自天涯!

04-30 11:24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车企早晚要回到质量为王这条路上来,过度营销虚假宣传是条死路,像现在的假智驾、纯视觉隐患,大彩电(破片隐患),隐藏门把手(车机故障隐患),电池起火隐患等等都会被慢慢优化或者淘汰更新,两三年后再来看哪家车企能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