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5喜欢:30

$赛力斯(SH601127)$ 独家深度解析:【【完整版】余承东:我都是胡说八道《2024第16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网页链接

信息量很大,这里简单的聊聊自己的看法:

1. 智选车已经关门了,只做4家了。估计是两个原因:其一是任总发话样板车不能搞太多,点到为止,而且还能避免智选车之间车型冲突,避免内部打架竞争。其二是华为确实也没那么多人手和资源了。所以利好已经入围的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

2. 智选车盈亏点是30万。目前今年5个月鸿蒙智行总共卖了15万辆,均价39万的车。减去5个月智界总共卖的1万台,所以问界利润就是(39-30)*(15-1)=126亿,这个利润赛力斯毫无疑问要拿大头,哪怕给华为分10%,赛力斯都还能拿126*90%=113.4亿。二季度的利润必然会爆炸,除非会计或者财务调整报表藏利润。难怪最近赛力斯要收购子公司赛力斯电动的股份,10多个亿掏出来跟玩似的。

要注意:我认为30万盈亏点是对华为智选车来说的,而不是对车厂来说的,所以30万以下,是华为智选车或车BU用补贴的方式在做,卖一辆亏一辆,但车厂本身是不可能亏钱卖车的。所以大概率推测ADS 3.0要把智驾包恢复原价3.6万来卖了。相信ADS3.0的实力能支撑得起这个价格。合理的利润才能支撑得起华为车BU的研发,才能走的更远。ADS 3.0 大概率会无限接近于或等同于L3 级别的能力。要买车的抓紧了,趁享界还没发布,智驾包还没恢复原价,赶紧订车买智驾包,华为的羊毛不褥白不褥。

3. 中国的汽车市场,30万元以上的销量是每年390万辆左右,所以按照目前智选车规划的产销量,4家车企的产能都远远没法满足市场需求,4家车企发展空间都很大。就看谁的产能爬的够快,跟华为配合的更好了。当然问界定位大尺寸SUV,是最赚便宜的,这也是赛力斯关键时刻背靠背跟华为打出来的战果,华为必然会把最大的蛋糕给赛力斯,看看华为车BU大佬都入职赛力斯就明白了。

4. 人传人的现象已经进入到2.0的版本了,问界M9的野生销售越来越多,明星也越来越多。跟我去年的预测一样,问界M9不但打崩了BBA的新车价格,连带把BBA的二手车价格也打崩了。BBA油车已经是过去式了,不再是豪华和面子的代名词,而是古董守旧的代名词。越晚出手BBA豪车,卖的价格就越低,预测下半年M9的订单会继续爆发,来到每月2~3万辆。因为有大批的富豪要换车或增购。缺点是问界M9只有50多万,让大佬和中产开上同款车成为了现实,什么是科技平权,也许这就是科技平权吧。不过预计等明年超过百万的问界的非凡大师发布后,大佬又可以换车了。

5. 卷价格还是卷技术,大嘴已经给出了答案:疯狂的OTA升级迭代,软件定义汽车,基本每月都有更新,这个对于竞对来说太可怕了,现在轮到车圈体验一下手机圈面对华为的强大的压迫力和竞争力的无奈了。智驾方面:当对手还没摸到ADS 1.0的时候,马上华为就把ADS 3.0掏出来了。

要注意:智驾能力和AEB,最底层的能力仍然是异形障碍物识别,这个做不好,其他的都是扯淡。不要听其他厂家怎么吹嘘Transformer BEV等花里胡哨的技术名称和包装,如果这个做不好,上了高精地图都是白搭的,结果只能是碰到广告牌的汽车就来个刹停。什么时候其他厂家的异形障碍物识别达到了华为的水平,才有上桌的资格。所以其他厂家宣传智驾,只要看这个指标就行了,如果提都不提,那根本都没必要看了。估计目前其他厂家都还没有达到华为ADS1.0 的异形障碍物识别的水准。更可怕的是,华为仍在不断在大模型上迭代升级,算力比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都多很多。所以其他厂商除了加入华为买智驾方案没有更好的选择,根本不可能追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能用和好用的差别,是很大的。好用了,客户才敢用,这也是为什么网上智驾小视频基本都是问界的。为什么车主都心甘情愿当野生销售员。

华为同时也用M5智驾版的25万的起售价,给汽车市场画了条线,想卖25万以上,没有华为智驾肯定卖不好。

目前华为已经进入到了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了,以我为主,你们随便卷价格,我就是不跟,我用高科技用强大的软件能力定义汽车,用非常快的迭代速度,不到1年就有一个大改款保证强大的产品力。合资车企习惯了5年大改款,3年小改款,肯定第一个被淘汰。新势力也做不到像问界M7这种不到1年就大改款的迭代速度。靠迭代速度就卷死车企了。

6. 与此同时,赛力斯还在卷服务,遥遥领先的售后服务,4年内救援全免费。BBA豪车有这种待遇嘛?没有还装什么豪车?

全部讨论

朋友,赛力斯只是给华为代工的,代工的能拿利润大头吗?而且华为找了4家代工的,理性一点,赛力斯离开华为自己有啥核心技术吗?

有个数据必须澄清,10%不是净利润的10%,而是车价的10%,其中包含销售费用和开发费用,这个数据很关键不可以造成歧义,不然谬以千里

已经开始放风了,智驾包减少优惠,可能到1万-1万2,同时推出跟人不跟车的终身智驾包选项,4万。

06-15 06:42

小看华为的野心了,这只是第一战役。搬凳喝茶,否则就不是华为了。

06-15 09:18

可能30盈亏线只是指智选业务或者车bu业务吧?所以跟整车真实成本没关系?一季度21%毛利,二季度主力销售是m9,m9毛利此m7高10%以上?平均毛利提高6个点?净利也差不多提高6个点?400亿收入,28亿利润?

06-15 06:51

我听sls朋友说问界不生产非凡大师系列,不知道真假

06-15 12:28

看法一致,从操作系统,芯片算力,鸿蒙生态,都是自主可控,没有这些地基,谈智驾就是空中楼阁。

06-15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