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明达野老: 所以不是500强造假被st,而是为了进入500强而造假被st。。。//@明达野老:回复@明达野老:$ST中泰(SZ002092)$
感谢证监会又送来一个案例,把它归类到这篇文章中作为第三类国企造假案例再适合不过了。
威孚是掏空国有资产,恒润是利用国有资产炒股获利,而这个中泰,是游离在这两者之外的一朵奇葩,为了“500强”的名头虚增了收入和成本,这背后,怕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在铤而走险!
中泰虽然是2020年开始造假,但依旧适用本文中的方法进行“避雷”,大多数造假被发现,往往都是在公司的业务下行期,就像这篇文章开篇的那句话一样,越是下行期,“雷”就越显眼。中泰的下行期就是2023年开始的,再加上新监管层的到位,这些有问题的公司就极为容易被拿来开刀。对于那些依旧在上行期的公司,即便造假,也不会那么惹监管层的眼,不是他们的错误小,而是各方利益博弈的最优解问题,而这,自然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避雷小技巧。
中泰的情况我有大致了解,核心资产问题是不大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和大股东过密、过多的关联交易上,尤其是预付款,相对于新疆天业有些夸张了,单从公司财报披露的部分,比如2022年,就有3成的预付是给到关联企业的。而从“应付类目”看,关联交易明显是大幅侧重于给关联企业输送资金,这样的“不公平”对于股东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整体上看,中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公司根本不在乎中小股东的利益,对这类国有企业,如果解决不了利益分配的底层问题,最好还是避而远之。
PS:中泰2020年以来,产能投入一直在不断加大,光固定资产就从330增加到了400亿,这多出的近70亿,主要投资就在托克逊产业园、电石和煤化工的产业上,再算上在建的近100亿,合计在500亿,占总资产比例近7成!我看有人认为高速的产能扩张有问题,涉嫌“资产转移”,但我查阅了2020年以来的所有年报,并未找到根据,产能扩张、转固以及对营业成本的影响验证上都没发现问题。单从比例上说,也并不过分,扩产速度上则和“政治前途”的动力相吻合,逻辑整体是自洽的。
引用:
2023-12-10 08:24
“风定始知禅在树,灯残方见月临窗。”
A股市场从来不缺“贼”,而且各有各的招。财务造假、资金侵占、关联交易、资本“杂技”等等等等,只要老板心不正,玩什么花样的都有。所以,很多人对民企会格外的提防,同时也因为国有资产因为有“守卫”,更多人会倾向于国企。但是,国有企业就真的安全...

全部讨论

05-23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