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蔚小理股票暴跌?多重因素改变估值逻辑,将来还有机会挣钱吗?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4

非常多的观众一直催我讲股票,终于鼓起勇气好好讲一期。不太愿意谈是因为股市是个多元因素驱动的领域,并不是分析出好的公司并买入就能挣钱。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股票的涨跌都不是公司基本面驱动的,而是参与者的情绪驱动的。因为股票涨跌是由每一个个体通过买卖行为来塑造,而我们也知道,绝大多数的买卖者都是高度情绪化的普通参与者。所以如果想在股市赚钱,与其去寻找好公司并买入,不如去寻找预测市场情绪的办法,预测这些情绪的落脚点。

那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分析、思考、判断并参与呢?因为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一句描述股市最本质的话,他说短期来看股市是台投票机,但长期来看股市是台称重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股票短期的涨跌,完全取决于当下参与者每一个买和卖的动作,相当于对股票未来的走势投了上涨票或下跌票。但长期来看,人们真正会买的还是能持续挣钱的优秀公司,所以股市又仿佛是一台称重机,把那些真正能下金蛋的公司称出来。所以虽然短期的涨跌不可预测,但只要我们能找到优秀且挣钱的公司,假以时日一定会收到市场的认可。

为什么要讲前面这一段呢?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直白的道理,所有的真相和真理都是迂回曲折的。大家应该更关注的是分析本身的对错,而不是有时候现象为什么和分析不一致。就好比上一期节目分析智能驾驶,我说特斯拉技术路线目前是最领先的,也是下一代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很多人跳出来说那为什么国内实测比华为差太多了,甚至比新势力还差一大截。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蒸汽机刚出来的时候,由于材料、结构、设计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靠性一定非常差,经常罢工需要维修,整体效率说不定还不如人工来得快。但我们站在今天非常清楚的知道,机械化一定是未来。这个问题关系到技术是如何跃迁并发展成熟的,我们应该去理解技术革命带来的底层逻辑改变,而不是拿新技术最初期的结果去和上一代技术成熟期表现做对比,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的看到问题的本质。

回到今天标题里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蔚小理股票今年会跌这么多?从1月1日到今天,理想跌了28%,小鹏蔚来都跌去了50-60%,四个月不到的时间,这种级别的跌幅可称之为暴跌了。小鹏汽车的股价,跌到了去年大众入股价的50%,也就意味着大众在小鹏身上的投资,理论上已经亏掉了一半。那是大众看走眼了,还是市场对小鹏太冷血了呢?蔚来股价接近4年新低,意味着这四年来,任何时刻买入并还在持有的人,都是亏损的。那投资蔚来的中东资本们,是不是比股市里的散户判断还不准呢?格雷厄姆说短期来看股市是投票机,那这些短期内投下不看好票的股民们,为什么情绪一致的选择持续卖出呢?无论他们的决策长期来看对或错,当下的选择总是有些原因的吧?这些原因,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今天要分析的核心问题,并不是某只股票值得不值得买,值不值得长期投资,而是今年这一波新能源汽车股大跌的背后,到底反映出来些什么问题。我们判断股票的价值通常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当下时点这公司值多少钱,一个是对于未来成长性的判断。当下值多少钱本质就是公司的利润或者说潜在利润,成长性的判断就是我们愿意给公司将来多少倍的估值。所以当股价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关于这两部分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我总结下来,有三个部分的看法产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个是激烈的行业竞争,让投资者对企业当下的利润或者说潜在利润评估,产生了变化;第二点是今年前几个月市场出奇的冷,再加上新能源新车渗透率超过50%,让人们感觉到这个市场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第三个是针对新势力的,随着其它厂商的发力,让人们觉得新势力并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三个核心原因,导致了今年前三个月新能源汽车股的暴跌,也包括了特斯拉。下面一条一条展开说。

第一点是关于整个行业的,就是由于竞争烈度的迅速拉升,让市场对那些有利润或者说潜在市场态势挺好的企业突然变得消极了。比如说理想汽车,虽然2023年汽车业务毛利达到了20%以上超越特斯拉,也有了全年120亿左右到净利润,但市场认为这种毛利率水平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降低了对公司当下价值的判断。而且这也是事实,据我前面视频的测算,理想汽车新L6的毛利率水平可能差不多只有12%左右。如果L789系列再降价3万的话,整个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会掉到15%左右。这种激烈竞争对于特斯拉来说可能只是在国内有点感觉,但随着中国车企的出海,逐步的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今年能挣钱的,不代表你明年或者后年还能挣这么多。现在亏钱的,不代表明年后年亏损不会扩大。

那为什么行业竞争会突然激烈到这种程度呢?首先是参与者都是有钱有实力的大公司,特别是那些新能源领域落后的传统大企业,不可能放任自己在新技术时代被淘汰。又因为新能源车技术上没那么复杂,凭借砸人砸钱砸资源,做一辆还可以的电动车是不难的。况且大部分传统车厂在燃油车领域的销量和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再加上这两年也逐渐看懂了新势力在产品、营销等各方面的玩法,所以也追得很快。不仅如此,还看到像小米这样的公司,一入场就把行业竞争烈度再拉高一个维度,且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人们会质疑,已上市的新势力车企们,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根本认知的转变。

第二个方面是在四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达到了50%,这意味着买新能源车的人已经不是少数了,从今往后市场的成长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而且越往后增长会越难。这是对于新能源车企成长性的一个根本改变。另一边我们看一季度的销量也会发现,似乎市场冷的出奇,新势力蔚小理三家销量比起去年四季度看,都在暴跌。理想从5万月销跌到2月份的2万,蔚来从接近两万跌倒8000台,小鹏从2万台下降到2月份的5千台不到。再叠加前面提到的市场竞争烈度的提升以及不断的产品降价,似乎是企业经营情况真的产生了剧烈恶化。其实这都不是事实,我们可以去看蔚小理一季度销量同比上年一季度的情况。除了蔚来微跌3%以外,小鹏同比增长20%,理想同比增长年50%。情况并没有这么恶劣,股市情绪扭曲了我们对市场的判断。

第三个方面,是针对蔚小理三家各种竞品的出现,让市场认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护城河是不明显的。这其中包括了各个品牌插混对理想产品的冲击,比如华为、零跑等。也有像小米极氪这样纯电品牌对于小鹏蔚来的冲击。而且我们依然能看到,各家车企新产品也在源源不断的等待上市,且产品力和性价比都越来越突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品牌要么有奶爸奶妈在后面支撑,要么因为销量有限根本不在乎毛利率,杀价杀的非常厉害。这也是今年一季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原因之一。况且对于挑战者来说,因为没有历史包袱,即使低价影响的只是有限的未来毛利,而对于像理想这样销量已经很高的企业来说,任何价格的降低,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变动。有点当初京东通过补贴图书价格去打当当的感觉,反正我销量少我补贴得起,你销量大你跟还是不跟?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来看构成了市场对新势力股票的看跌。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市场增长减缓,竞争让利润更差,企业护城河不多,无论销量还是利润都看不到疯狂增长的可能性。当然,这是市场的看法,不见得全部都是事实。

目前无论插混还是纯电车,真正大厂的产品,似乎也看不出和新势力的根本差异,都是量大质优,价格上大厂产品反而还比新势力要更便宜。三电系统包括电气架构真正的差异也不大,都是基于主流供应商的主流产品,有些部分车厂会不同程度参与开发,但本质差异不会太大,这一点我们从现在车子的续航、充电等各方面也能看出来。地盘悬挂系统结构也都差不多,只是用料上可能会有些差异,调教和最终表现上会有些差异。但多数也只是风格倾向上的差别,而且用户对这方面的感知是偏弱的。真正有些差别的可能是电子架构和车辆智能化,所谓车辆电子架构说白了就是整车的电子控制逻辑和通信方式,这一点上新势力企业特别小鹏之前是比较领先的,这也是大众投资小鹏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子架构关系到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是基础能力之一。再一个最大的差异是座舱智能化和智能驾驶,这两点目前来看传统车厂和新势力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我看来差距是越来越大!

所以如果要说新势力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在于几个方面。第一是产品定义层面,还是有领先的实际结果,这个是不可辩驳的;第二是智能化层面,整车电子架构和智能化能力,目前看还是遥遥领先;第三是与客户沟通和及时反馈的能力,体现在营销等各个方面;第四是组织架构的灵活性和成长性,比起传统车厂来说还是有优势的。这几个点上发挥好的新势力如理想,在面对传统车厂时,还是有相当的竞争优势的。这种优势,比我们看上去的产品优势可能还要多,这些观察点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这些优势,也构成了后续新势力股票成长的机会。而且我们哪怕就以现价来看,在最近这一波大跌以后。理想汽车市盈率(估值倍数)已经回到了长城、吉利比亚迪同一个水平上,甚至还要更低一些。除非市场认为理想会毫无理由的衰落下去,否则没有理由继续往下跌。

很多人也不断催促我做一期新的关于理想销量和股价的更新预测节目,我会在最近这段时间完成。欢迎大家点个关注,有兴趣的也欢迎在B站主页加入充电会员,昵称:电动汽车叨逼叨。会员群会更多的聊一聊行业、股票相关的话题。谢谢支持。

$理想汽车-W(02015)$ $小鹏汽车-W(09868)$ $蔚来-SW(09866)$

全部讨论

04-25 22:48

故事讲得快完了,现在看谁的性价比高!

04-25 15:50

市场忽视了人和企业文化的作用,组织成长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敏度都是传统企业无法快速跟上。

04-25 11:30

就是看好理想止跌了?如果从FMV的角度,目前的静态情况理想百亿以上利润,市值2000,估值不到20倍,估值不高,我理解差不多也就是跌到这里了。非常认可你前面关于新能源车暴跌的分析,但结论不是很认可,原因还是您上面写的几点,竞争我理解还是会持续恶化下去,知道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今年往后几个月各家的月销量可能还会减少,逻辑就是您说的,饱和率在增加,市场总容量在减少,玩家没有减少,反而更卷,理想的销量最终也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并相对稳定下来,简单来说,我觉得股价至少要到看到理想扭转了目前持续下滑或者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点,毕竟国产新能源比不了特斯拉,它可以讲机器人,讲FSD,讲出租车等各种故事,理想,蔚来就是踏踏实实卖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