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黑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4回复:224喜欢:199

我读的第一个专业是航海,跑过几年船,也去过远洋,后来上岸了,但工作仍然与船舶有关。

我接触过一些船东,在最风光的时期,造一条船出来,一年多能回本;也接触过有些船东,在航运景气高峰期借钱造了新船,后来船价和运价大跌,还不上债务,不敢回家,长年呆在船上,由船老板变成了打工仔。

有些内河船老板,夫妻俩人从十多吨的木头船做起,在八十年代初,这样的一条船价值一万多,绝对属于富有之人。当年珠三角水网密布,桥梁少,主要依靠水运,每月利润可达千元,而一般工人工资才30元。

做船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折旧很厉害,要不断维护和更新船舶,从十多吨的木头船,到百多吨的水泥船,再到300吨、1000吨、2000吨的钢铁船,前期赚下的钱要不断投入,更新换船,否则跟不上运价的竞争,利润下降,淘汰出局。有些人做了一辈子的船,最后发现除了一条比当年吨位大了许多的船外,就是欠下一屁股的银行债务。

当然,也有船老板赚了大钱,早期为一些房地产商运沙石,由于地产商周转不顺利,以房子抵债,结果房价涨了好几倍,发达了。

航运是个强周期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资本开支很大的生意,所以我没有买航运类股票,尽管这几年涨了近10倍。或许离这个行业太近了,看到的都是缺点,就像男人们普遍感觉别人的老婆更美一样。

这么多年接触航运业,唯一让我得益的是:投资要注重生意模式。

精彩讨论

山湖水06-05 17:10

说得挺好的,大部分行业都是如此,比如厂佬,也是留下一堆废铜烂铁。
但这只是入门玩家。做大做强,强化竞争优势,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抢占高端细分市场良性发展。

飞跃狂人院06-05 00:13

好像没有人提到,目前海运业景气的表面原因是地缘zz不稳定,其实很大原因是中北美或者中欧之间巨大的商品价格差异,这些商品价格差异是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成本低以及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造成,同样一个手机支架中国淘宝卖15人民币,美国卖10美金,确实这个触动海运驱动啊,其实运来的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低廉的煤炭电力

永远学习的排骨朱06-04 23:03

好像业内人士都容易拿放大镜看优秀公司的缺点。我在通信运营商干了多年,居然在21年忽视“资本开支减速+分红提升”两个重大逻辑变化,直到22年7月才开始买入……还一直没有重仓……

人生旅途覃小状06-04 23:25

我在核电干了13年,核电相关的股票一股没买,其中也不乏很多好股票。
丈八灯台照远不照近,感觉都难以克服这种偏见。

能源的革命06-05 14:52

$中远海控(SH601919)$ 这样,前两年把买船的钱都全部赚回来了,现在又是跑两三趟就能赚回造船本金的时候,有什么可担忧的?

全部讨论

说得挺好的,大部分行业都是如此,比如厂佬,也是留下一堆废铜烂铁。
但这只是入门玩家。做大做强,强化竞争优势,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抢占高端细分市场良性发展。

好像没有人提到,目前海运业景气的表面原因是地缘zz不稳定,其实很大原因是中北美或者中欧之间巨大的商品价格差异,这些商品价格差异是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成本低以及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造成,同样一个手机支架中国淘宝卖15人民币,美国卖10美金,确实这个触动海运驱动啊,其实运来的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低廉的煤炭电力

大哥 smu毕业的?

我在核电干了13年,核电相关的股票一股没买,其中也不乏很多好股票。
丈八灯台照远不照近,感觉都难以克服这种偏见。

为啥我想起来了开网吧

好像业内人士都容易拿放大镜看优秀公司的缺点。我在通信运营商干了多年,居然在21年忽视“资本开支减速+分红提升”两个重大逻辑变化,直到22年7月才开始买入……还一直没有重仓……

给我分享集运信息的两个朋友也这样,海控我赚了十倍,他俩一股不买,他俩看到的都是细节上的困难

06-05 14:52

$中远海控(SH601919)$ 这样,前两年把买船的钱都全部赚回来了,现在又是跑两三趟就能赚回造船本金的时候,有什么可担忧的?

06-04 22:58

写得好,任何投资标的物都各有优劣,关键是看投资时长,介入的估值,对周期的判断,以及预测未来的价格和供需情况等等,周期股投资做起来要累一点。但最近两年也在思考放下一些执念,去拓展能力圈,探求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06-05 16:13

说的挺好,所以说这行前五十年都在扩张苦难升级过程中。未来想过好日子,一个是要把船造到顶级无可更新(比如造到24000teu双燃甲醇未来十年基本到顶),另一个是要能垄断,独家不行也至少要做到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