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00]这次成了?还是下次一定 $小米集团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从雷军的发布会开始,就在各个媒体上刷到小米的新闻。被动的接收了不少信息,在雪球上也看到热烈的讨论。我也记录一下自己看到的信息,另外做一些判断,留着以后打脸。错了不要紧,想过就行。旁边看看又不会亏钱,只是摸摸又不会怀孕。

========以下为随手记,充满了我对市场的偏见。当然不足以作为投资参考=======

========如有我错过的信息和错误,欢迎指正=========

========分割线=======

第一波销售的火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小米那么大的用户群体。

但是我不理解三个事情:

1)既然要冲高端,而且明显有足够的种子用户,为啥第一阶段不把价格定上去?

高价不代表高端,但是高端一定不是低价。小米做了那么多年的手机,这个道理他应该懂吧。第一波定价,基本就确定了这个产品的目标人群。很多人都在说这次小米的高端形象成了,还可以顺便带动手机销量。我不理解。

小米明显有足够好的用户基础,十多年前的小米用户,现在买得起40+万的车的人也大有人在。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过了这个新鲜感,再冲30万、40万的高端?没那么容易吧,为啥2022年华为手机折戟的时候,小米没有接过国产高端的大旗?

目前20-30的售价,在车市里算是中等,他的对手不是蔚来理想和问界,而是小鹏吉利特斯拉和比亚迪。灭掉小鹏,可能容易,小鹏年销售也就10+万辆车,价格也是20+万;剩下这几个,哪一个没有基本盘?有基本盘就不会被轻易熬死,熬不死就会一直处于一种不赚的阶段。

为什么不定高价,有一个理由是产品力不足以和别的车拉开距离。蔚来刚开始一穷二白的时候,就给自己定高价,是因为他做的是从0到1的事情,很少没有其他人可以对比。而现在,几乎大部分空白都被填平了,小米作为后来的鲶鱼,为了抓住的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为了赢得完美的开门红,价格定的确实很有诚意,但是也让自己后面的路更加难。

至于由汽车打造高端形象,促进手机销量。恐怕是本末倒置,一辆车赔5万块,就算全家都买手机,也赚不回来啊。

2)如果冲高端只是一个幌子,目前这个价位公司能赚钱吗?

为什么我很希望小米真正的走高端路线,因为,只有“定价高端”才有利润率。否则就只能靠薄利多销。但是雷老板的经营手机时多销是可以的,但是并没有太多利润。毛利润大概在15%-20%之间。净利润只有6%左右。和高端品牌不能比,和传音相当。

今天冲进汽车市场,特斯拉的利润率还高;但是比亚迪的利润率已经不高了。也就是5%左右。和今天的小米薄利多销的利润率差不多。

所以我猜,小米的目的并不是在汽车市场上赚取超额利润。而是按照自己的市场定位,用颠覆者的角度,再用“质优价廉”的好印象,获得足够的份额,获取这目标中的5%净利润。

那么足够多的份额是多少?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0万辆。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0万辆。

看上去很多,在小米定价区间的畅销车型是比亚迪汉。年销量22万量。

假设22万辆都是小米的,且按照年销售增加20%的速度,四年后增加到50万辆。

再算激进一点,三年50万辆,均价25万。年销售额1250亿。在没有遭遇价格战,且有足够的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带来5%,62亿元利润。

继续拍脑袋,小米汽车年新能源车销量100万,均价30万。带来5%,150亿利润。

这个目标有多难呢?吉利集团2023年的新能源车总销量也不足50万辆。

3)巨大的销量下,股东能不能赚到钱。

如前所述,如果按照5%的利润率,3年后,理想的利润是62亿;离谱的利润是150亿。如果按62亿算,也就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涨30%。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为了阻击小米比亚迪、领克,特斯拉,会使出什么招?在小米这产能爬坡的两年内,对手会怎么定点挖墙脚?

小米股东能不能赚钱我很怀疑。毕竟小米手机已经世界第三了,股价还是和发行价差不多。传音这种亚非拉专用的廉价手机,都涨了那么多。

如果是米粉,不妨买一辆小米汽车,然后顺手做空1万股,这样的话,即使股票涨30%,也没什么大碍,毕竟汽车便宜了好几万块钱呢。而且看着雷总成了,心里也高兴。就像押注中国足球队输一样,对冲交易,横竖不亏。

雷神的世界前五目标,对比今年的第五名:第五名:雷诺-日产-三菱联盟,628万辆。

啊,如果按前五的目标,那就是我浅薄了。千亿利润,万亿市值。还能赚6倍。

$小米集团-W(01810)$ $特斯拉(TSLA)$ $比亚迪(SZ002594)$

全部讨论

04-22 11:52

想象力真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理想汽车因为已经占据了高端市场,打算向下扩展它的用户群体的时候,市场不买账,反而打大跌。而小米汽车还没有占领高端市场,正在低端车上面拼死拼活的挣扎,很多人觉得未来可期大有希望世界第三不在话下。很有意思。

04-06 21:13

顺便有个好玩的事情,我在翻小米2022年年报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句flag。为啥非要这么说呢?或者生命周期有别的定义法?

04-06 21:06

恐惧,上市前市场反馈有很多负面信息,一旦su7哑火,那比定价低,多亏更难受。因为恐惧不敢冒险。另外,小米汽车三年盈利不要想了,能持平就是很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