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121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6喜欢:4
电网接纳能力才是限制,除非储能新增容量跟光刻新增容量一样,否则最迟到10月份,国内新增光伏装机会大幅下降。

热门回复

现在分布式安装第一大省是江苏,其次是浙江,超过山东河南了,你猜为什么?

单就发电而言,两种形式都是白天发电晚上没电,电能质量没有区别。分布式的优势在于:1.电价锚终端用户电价,收入更高,2.屋顶安装,不需额外征地(如是新厂房结合一起做屋顶可以更省钱),投资成本更少,但是在电网调整受限的情况下,都要大量配储,分布式光伏的好处,在同样收益率的情况下,可以配置更多的储能容量。

分布式怎么不要消纳,曲线都不拟合,而且你分布式量大了,集中式的消纳压力不就更大了吗,最后消纳的需求只是转移而没有变少,你储能成本不降,光伏规模越大,配储比例更大,IRR更低,则完全可以通过IRR下限反推出光伏规模上限,简单的数学计算罢了

分布式屋顶光伏开始了,消纳个屁啊,大多自发自用,今年是分布式光伏元年。

是的此起彼伏,之前分布式靠的是山东河南河北,现在靠江苏浙江,广东估计后续也会起的很快,甚至更快,因为江浙有光伏产业链,光伏不算个太新鲜的事物,但对广东来说光伏完全就是个新事物,一旦推广开来由于基数低,上的估计会更快。所以2030年之前总体光伏装机应该每年增长10%以上没有啥问题。

你首先想清楚的是什么叫自发自用。集中式是没有自发自用的,自发自用的比例越高,对电网的负荷就会越小,现在要解决是自发自用不掉的电的问题。所以问题的核心变成了自发自用的比例问题,如果完美条件下,电力全部自发自用掉了,是不是对电网没有一点损耗?而且电网本来要给这家工厂输电的,现在可以把资源给别人了。这办法其实不少,假设一个工厂年用电一百万度,我们可以给它配只生产五十万度电的光伏,是不是它的需求量比生产出来的电远高?那么自发自用可以做到多少呢?测算下来至少90%,剩下10%哪怕不用园区消纳,上一些储能也没啥成本,而且这10%的电可以高峰期卖掉,电网还求之不得。
第一你一直把分布式当成户用的,没有考虑到工业园区自发自用的比例很高,第二你没有考虑到设计过程中不可能自发自用打满了设计,会根据企业用电的实际情况和电网峰谷的匹配度进行一定的减量冗余设计,第三,你没有考虑到一个工业园区作为整体,虚拟电厂也可以消纳的问题。

西部没有消纳能力,还得求着电网消纳,但个别工业园区集中的地方应该也会有一部分。光伏特别适合东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光伏适合用电量不大不小的制造业企业。像钢铁,电解铝等用电量太大,厂区装点儿光伏作用不大。用电特别小的也不太适合,因为用不完也得上网。光伏适合电子等等用电不大不小的制造业企业。当然也有外资和行业龙头企业显示自己低碳绿色的也会上,比如华为,小米等。所以江浙这两年工商业光伏发展非常迅猛。山东,河北,河南这种之前农村户用光伏如果电网不改造肯定会越来越萎缩了

首先,无论是何种负荷曲线,都不可能被一个不稳定的源拟合,即使配置大量储能,也依然需要电网电做补充,即分布式光伏+超长小时数储能这种毫无性价比的方案,都不能完全自产自用,即使能,也毫无性价比,那么分布式光伏只能小比例替代电网电,并且上网卖出超发电,至此,已经论证了单个项目的分布侧的比例上限,这显然由电网电价和储能成本及上网价共同决定,在上网价和电价给定下,分布式比例越大,储能用量越大,成本越高。进一步再去论证,全社会分布式总量增大对集中式的影响,体现为两点,1、因为被自发自用了,集中式感知到的总负荷在下降,即需求下降,2、上网量不断增大,即供给增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过剩电,即分布式越多,需要消纳的电量越大,则必须提高配储,则IRR进一步下降,从而依然可以用IRR下限去反推集中侧光伏规模上限。综上,分布式总量增大,同时增加分布侧的储能成本及集中侧的储能成本,从而降低各自的收益率,则必定存在规模上限,你自己做个简易数学模型可以轻松计算,规模一定是储能度电充放成本的负相关函数,事实上,用博弈论计算更为精准,本质就是集中、电网、分布的三方博弈,电网起到定价的角色,收益函数必定是策略变量(各方规模)的减函数,因此肯定存在纳什均衡,集中和分布的均衡策略之和即为规模的最大值,这个均衡也必定是储能度电充放成本的函数

日照再长,也比不上电价高:内蒙新疆电价0.3元,2000小时年收入600元,江浙分布式电价1元,1200小时年收入1200元,不用征地、不用建高压升压站。

是的,反正应该不会出现下降的情况,5年后随着电网的改造,集中式也会起来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