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8喜欢:62

万物皆周期。

可当我们身处熊市最绝望的当口,我们就不会再相信这句话了。

彼时,我们会把经济社会中一切短期困难、短期问题长期化,以为之后永远都只有漫漫长夜,太阳再也不会升起。

而所有这一切的悲观,既有认知方面的原因,也有投资方法上过于偏颇和激进的加持。

01 经历一轮牛熊,尤其历经漫漫熊市,才知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手头永远保有一部分现金或者类现金资产,我们就不仅不会惧怕熊市,反而还能在不断下跌中慢慢加仓权益资产。

如果我们配置了一部分商品基金,2021年权益牛市结束以后,我们会经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牛市。

如果我们在A股之外,配置了一部分其他地区的权益基金,2023年的持有体验也会好很多……

经历过一轮完整牛熊,尤其熬过漫漫熊市,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02 现金和债基,既是应对波动的压舱石,也是漫漫熊市的抄底期权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不只一次地说过,随时满仓权益资产是另一种形式的贪婪,这种贪婪的代价就是不断坐过山车、漫漫熊途中只能眼睁睁看着股市下跌却完全无能为力。

而如果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始终保持40-50%的现金(货币基金)、现金增强(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和纯债基金,我们就能够通过动态再平衡的方式在熊市中不断抄底权益资产。

相较主观择时,在股债(现金)资产比例偏离过大时重新恢复原始比例的动态再平衡方式,可以避免下跌途中一把买入之后大幅下跌陷入被动、上涨途中一把卖出错过更大牛市的错误,进可攻、退可守,有助于我们保持投资心态的平稳。

用一个最简单的股6债4组合举例,我们可以在股市下跌比例变为股5债5(或者股市上涨比例变成股7债3)时做一次动态再平衡,重新恢复股6债4的原始比例。

我们也可以一个季度、半年或者一年固定的时间做一次动态再平衡。

好多平台现在都有持仓穿透功能,不用自己手动统计,比例偏离过大时就可以通过自动调仓功能恢复原始比例、实现动态再平衡。

03 现在不一定是商品资产最好的配置时机,但商品基金一定要关注和重视起来

今年8月7日,懒人养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太不一样!买了此类资产,2021年至今依然是牛市》,对商品基金的主要类型和风险收益特征做了分析。

2020-2021年,懒人养基也先后参与过有色金属黄金ETF联接和原油基金的投资,有色金属和黄金ETF联接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清仓止盈了;原油基金则因为当时场外停止申购导致场内价格相较场外份额具有60-80%的夸张溢价,通过场外转换到场内获利几个百分点,在原油价格低点早早出场,从而也错过了之后更大的涨幅。

不过懒人养基当时对各类商品基金的参与都是试水性质的,在整个投资中的占比只有区区2-3%的样子,说明还是重视不够。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至今(截至8月25日),路透CRB商品指数涨幅分别为38.91%、19.53%和0.16%,布伦特原油价格涨幅分别为50.41%、10.56%和-1.87%,COMEX黄金涨幅则分别为-3.41%、-0.08%和6.41%,都远远好于沪深300指数的-5.20%、-21.63%和-4.20%,以及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的7.48%、-18.97%和-4.22%。(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如果2021年起配置了一部分商品资产,之后整个投资组合的表现一定会好得多。

对于商品基金,懒人养基在《太不一样!买了此类资产,2021年至今依然是牛市》一文通过分析给出的建议是:

1)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黄金商品基金,基于费率比较和回报优势,国内的黄金ETF联接优于QDII型黄金FOF;

2)中庸型投资者可以选择综合商品基金,综合商品基金通常主要在原油和黄金之间做一定的轮动,也会配置少量其他品种的商品ETF

3)激进投资者可以选择原油基金,或者商品资源股票主题基金,受股市和商品价格波动双重影响,后者相较相关商品基金波动和弹性更大。

04 权益基金也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总体回报特征和低相关性原则,做合理配置

对于权益基金,懒人养基长期关注的方向主要有:

1)主动管理型基金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能够刻画此类基金的风险回报特征。

主动管理型基金总体偏成长、右侧(动量)和大中盘风格,持仓(行业和个股)集中度相对较高,牛市能表现出很好的进攻性,但熊市回报表现稍微偏弱。

懒人养基过去和目前持仓中的80%左右都是以摊大饼方式配置的主动基金,如果大量散户参与交易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未来数年主动管理型基金应该还能维持一定超额收益。

2)主动量化基金

主动量化基金属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一小部分,但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呈现出低相关性特征。

这一小众群体的特殊性在于:

投资机会广覆盖,持仓个股和行业非常分散,熊市和小市值风格占优,牛市进攻性可能稍显不足,总体回报特征相对稳健。

3)策略加权型宽基指数基金

单纯的市值加权指数策略存在事实上追涨杀跌的不足,大市值指数还有行业分布不尽合理的问题(尽管也在改进),所以懒人养基通常更愿意选择策略加权型指数基金。

这类基金主要包括:

红利策略(价值风格)、红利质量(GARP风格)、创成长(成长)、科创成长(成长风格),等等。

4)部分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这部分基金懒人养基通常在跌幅过大时通过定投慢慢介入,会严格控制投资占比。

主要包括:

中概互联、恒生科技、工业4.0、人工智能,等等。

5)QDII基金

发达市场主要关注美股,新兴市场主要关注越南和印度。

从历史数据来看,跨市场权益资产与A股的相关性较低,也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对于权益资产具体如何配置,不同投资者的想法一定是千差万别的。

对主动基金无感的投资者,策略加权型指数基金可以作为核心仓位,部分行业主题指数基金可以作为卫星仓位。

期望跨市场配置降低波动幅度的投资者,则可以用A股和QDII按一定比例构建投资组合。

除此之外,懒人养基还有两个小建议:

一是不要在单一方向尤其单一行业主题上配置过高比例,追求“锐度”可不是好习惯,调整一来大概率拿不住。

二是股市涨幅较大时(明显牛市)应该逐渐减配高赔率的成长风格,增配价值风格和主动量化,股市跌幅较大时(明显熊市)应该逐渐减配价值风格和主动量化,增配成长风格。

当下市场环境,懒人养基更倾向于增配高弹性的成长风格。

05 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不同类型基金,一个都不能少

以下是2015年以来不同类型资产的收益对比表。

权益基金,高收益、高风险。

货币基金,低收益、低风险。

债券基金,中低收益、中低风险。

商品基金,中高收益、中高风险。

不同类型的基金有着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同时有着较低的相关性。

所以,作为资产配置的工具,一个都不能少。

以商品基金为例,大多数投资者对它的关注度是不够的,而实际上它的配置价值依然不可小视。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无论原油、黄金还是综合商品,凡是出现较大负收益的年份,第二年大概率会有不错的正收益。

所以,配置商品基金的方法其实也并不复杂:

绝不追涨,出现跌幅较大的年份,慢慢买;

出现涨幅较大的年份,慢慢卖。

著名的“美林时钟”,给出了经济周期各时段股票、商品、现金和债券的不同的配置方法。

因为知道的人多了,据说美林时钟也失效了。

不过基本的配置逻辑依然可以作为我们投资的重要参考。

详细的美林时钟图附后,拿走不谢。

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发起式联接A(F016440)$ $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发起式联接A(F007474)$ $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F100032)$

精彩讨论

雪球创作者中心2023-09-01 13:27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全部讨论

2023-09-01 13:27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3-09-03 09:10

玩美林时钟的美林呢?货币定价权的汇率又该摆哪?美元5%以上的存款利率呢?

2023-09-01 20:34

懒人你好,现在债券和黄金感觉都在高位,这会如果买入是不是不太合适

2023-09-01 10:51

当下,进攻吧

2023-11-30 09:41

mark

2023-09-05 15:23

这么好的帖子没人吗?

2023-09-03 15:39

持仓穿透功能、自动调仓功能,请问同花顺有这些功能吗?

2023-09-03 08:05

牛熊才能赚大钱

2023-09-02 23:12

2023-09-02 16:47

多谢分享。行业基金的实际风险非常大。当某个行业受到打击的时候,一损俱损。比如两年前的互联网,教育,以及今年的医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