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2回复:269喜欢:454
本文原本发表于一个小众论坛。
雪球的朋友提议让我挪到雪球上来一起交流探讨,我一直嫌太过麻烦,所以迟迟没有做。
今晚才知道,他已经帮我全部整理完毕,只待我贴出来。
心里实在很感激。
恭敬不如从命。


其实自去年以来,做个股已经非常少,多数交易都是在期货市场和债券市场。那天有个朋友说,每个人都有给人共享自己心得的欲望,我想他说的应该是对的。

先说发帖子的目的:

1、名字叫交易的路,这是一条极少数人可以成功的路。在这个论坛上,有很多人无知,盲目,甚至偏执,他们还在用古老的思维来思考市场,比如找庄家,找主力;这是刻舟求剑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完全落伍;资本市场的去散户化是如此的明显,在我看来,还拿着过去的长枪去裸奔拼命,在历史的洪流里,连钱渣都不会剩余;我想展示给大家看一个职业交易者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有他的交易习惯;可能依然会局限在有限的市场,比如商品期货,比如债券交易,比如股指期货,或者外盘;

2、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挣钱的先决条件;很多时候没有这些条件,长久看是要赔光的,将来我会慢慢说,不着急;

3、我在这个论坛上的主题帖子非常少,自此,一些操作上的日志和一些品种的判断,包括一些讨论我都会尽可能的放在这个帖子里,也许将来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市场,也会发现自己留下了诸如武功秘籍一样的东西,那恐怕也会让人挺兴奋吧?至少我曾经做了些什么事;

说完了目的,再说我的原则:

1、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生性随和,基本不会同人发生口角,所以在这个帖子里,我欢迎讨论,但拒绝谩骂和争吵,更拒绝标签;在网上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我没有同伙,我说过很多次,我是个体户;

2、我不用QQ,上微博仅仅是关注别人几乎很少发言,坛子里有朋友知道我的联系方式,我希望你们替我永远保密----看在我从来都热心帮助你们回答问题的份上;

3、我不需要代客理财,也不需要煽动谁跟我一起操作;所以请不要给我打标签,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4、所有的我的分析,都是我的;不是你的;而你的钱是你的。所以切勿把我的操作当成你自己的操作依据;挣钱了,是你的运气,赔钱了也是你的运气;你赔的钱不会进我的口袋,正如你挣得钱不会分给我;我只是告诉你,这是一条什么路;如果你能尽早的发现你不适合,那我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5、在网上我很少回答具体的个股观点,就算说,也会强调:我的看法。跟我熟悉一些的朋友都知道,我谈及自己的观点会非常清晰,我没有遮掩,不会说一些高抛低吸的场面话,但是我强调灵活。所以,也许我的观点会前后不同,但好在我基本上只做长周期,因此不会很离谱;

场面话说完了,就从现在开始吧。

全部讨论

2017-07-21 16:34

不亮先生 , 请问怎么这个帖子看不到正文, 说完开始吧 就结束了?

回复23:


今天来讲讲产业格局。基本是关于期货的内容多一些,股票少一些,没办法,因为牵涉到产业,总是商品更关键一点。当然股票也有,只是没那么犀利。
在商品中,主要分工业品和农产品。
我们研究商品的价格,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供求关系。
在这里我有个经验: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
实际上很好理解,肚皮问题会带来极大的恐慌,因为需求刚性,所以只能看弹性的供应;而工业品,由于产能可以迅速扩张(目前国内是产能迅速扩张之后的阶段),因此主要看需求。
所以在工业品上,我们更多的应该将精力放在需求上,比如分析周期类的有色,煤炭,他们的需求自2010年开始就稳定下滑,09年刺激之后再无好的表现,道理就在于此;而农产品只要在供应上不发生问题,那就没有恐慌,去年的大豆,玉米和小麦的强势上涨,就是因为天气因素导致减产超预期,实际上并没有减产多少,但人们的神经都经过了考验。
在工业的链条上,我们通常都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即下游产品的价格弹性比上游原材料更大。这跟需求弹性密切相关,课本里都有,不多说。只讲应用,在产业链改善的时候,有色这种周期类个股涨势更强的道理其实就在这里。大家可以自己仔细琢磨这个隐藏的意思。对应在商品上,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价格的传导做一些胜率极大的套利操作。
比如当你判断黑色链条进入底部区域,这时候的宏观表现会出现钢铁在不断降价,但钢铁生产的开工率没有下降,此时实际上已经进入追踪区间,一旦降价突破到某个临界点,我们就可以买螺纹同时抛焦煤。因为降价到某个程度(这个程度问题我后边还会提到),就不会再降价,而是选择限产保价,这时候对螺纹轻微利多,而对焦煤非常利空,这也是进入6月之后发生的事情。那时螺纹/焦煤的比价还在3以下,然而迅速这个比价就拉开到了3.5。在这个拐弯的地方,实际上买螺纹抛焦煤是几乎稳定盈利的。
回到那个降价的问题,企业在生产中,只追求三个目标:
1、保利润;
2、保份额;
3、保命;
出去第三条不谈,只看前两条:
保利润通常在一个比较均衡和默契的市场,竞争不太激烈,大家的毛利率都很高,属于典型的蓝海(还是红海?我搞不清,比小时候打酱油打醋还难分辨);而进入保份额通常都是为了更残酷的挤掉同行业者;
其实我们选择长线股,其中一个要素就是要找到保利润的个股。
所以对产业链的生态环境大体上的了解,就可以让我们放弃相当一些个股,比如所有产能过剩的行业,真正去追逐应该在保份额之后:大幅度杀价兼并重组之后,就是到了保利润周期。
对于产业结构的理解还可以体现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上。这是金融的特有魅力所在。
假设我买入铁矿石期货,和焦炭期货,同时抛空螺纹钢期货,这是不是就在实现一个生产过程呢?当这个过程有利可图的时候,产业客户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当出现偏离的时候,比如长时间这个链条都是负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显然应该倒着做,即买入螺纹,同时抛空铁矿石和焦炭。而当生产利润很高的时候,你应该正着做,因为产业客户的大量开工会把利润压缩。
其实对于产业的研究如果深入骨髓的话,很多东西几乎是层薄薄的窗户纸。
我可以帮你把这层纸捅破,前提是你要慢慢的走到窗户边。

回复18:

今天来谈谈如何识别扭曲和背离。

我的交易逻辑是市场是错误的,因此我要在市场犯错误的时候入场。

所谓错误,在我的理解,就是扭曲,背离。这里面分两类,一类是宏观的,一类是微观的。

基本面的背离应该属于宏观的。

简单讲个例子,在2011年春节之后,我就把股票全部清仓,当时点位大致在3000点附近,要知道我非常看好天士力,作出清仓的决定是困难的,但是直到如今我也没有后悔过当初的举动。

清仓的原因就在于,我判断在宏观上,我们会面临从紧,所以在微观操作上,我必须服从我的大判断。不然我会精神分裂,所谓看多做空或者看空做多,长久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导致我产生如此判断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完全背离的信息。

比如,市场有很多钱在到处找高收益的东西,但有些行业,甚至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钱;

实体企业很难挣钱,但金融企业非常富裕;

踏实做企业非常难,但当个资金掮客日子会过的非常舒适,信托反而成了最挣钱的金融行业;银行理财的利息并不高,但手机上的高利贷信息天天都有;

这通常意味着资金面可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后果应该是两个方向:极度宽松或者极度从紧。当时已经宽松了2年,4万亿的后遗症都还在讨论,所以我认为,应该是极度从紧的方向,既然极度从紧,那就撤退。

背离是一种现象,但这种现象通常十分靠谱。

但我们必须要把它翻译成交易的心痛,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在具体操作上,判断背离我只用macd的指标。公式我也写在了前面。如果你用这个公式,你会清晰的发现在07年的大行情里,上证指数出现了两次顶背离。第二次顶背离你还不跑,那就等着买单吧。

对于背离的经验,我的感觉,底背离可能不准确,但顶背离一定要跑路。所以在操作上,我是遇到背离一定平仓,比如多单顶背离或者空单底背离,全部平仓。新开仓,底背离我会数着,大级别的底背离至少需要2次甚至3次,顶背离如果是第二次顶背离,安全系数相当高。

因此对我来说,投机的办法就很简单。

首先设定周期,是1分钟,3分钟还是5分钟;

其次设定背离介入条件,我的经验是背离出现之后,连续两分钟拐弯,那第三分钟就介入;

设定止损条件,macd再次新高或新低,或者价格又新高或新低----第二次背离出现

设定止盈条件:下一个相反的背离出现,或者盈利回撤到某个百分比。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看上去很简单,没几个人用,而且我相信,就算我说了出来,也没几个人能坚持。

诱惑太多了。

2022-02-02 10:27

2019-03-29 09:12

学习

2017-05-03 23:37

留着时常思考一下

2016-12-01 10:47

...为什么后面就没有了,内容呢,被雪球吞了么,求内容!

2015-09-17 23:36

没想到捡到宝了

2015-09-17 22:58

留存

2015-09-17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