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分析,到达买入位置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50喜欢:7

01 公司简介

伊利股份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是一个生活中常见到的国民级品牌。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公司,现在已是乳制品行业的巨头,位居中国乳业第一、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

根据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

公司液态类乳品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33.4%,稳居细分市场第一;

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12.4%,跃居细分市场第二;

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25.3%,位列细分市场第一;

公司旗下主要知名品牌有:

伊利、金典、安慕希(200亿营收级别)

金领冠、优酸乳(100亿营收级别)

舒化、植选、巧乐兹、谷粒多等等10个(10亿营收级别)

产品涵盖液态奶、奶粉、冷饮、酸奶、健康饮品、奶酪六大类。

02 历史回报

上图是伊利上市以来后复权的K线图,伊利上市第一天1996年3月29日的收盘价3.83元,到今年2023年12月5日收盘价2023.9元,增长528.4倍。

时间27.7年,年化回报率为25%。

这回报率放眼全球也是王者级别的存在。

净利润从0.02亿增长到现在的94.32亿,增长4716倍可见股价的增长全部来源于业绩的增长。

上市以来,分红432亿,募资185亿,分红募资比为234%。

03 经营模式

看经营模式首先要理解企业的现金是怎么流动的,如何从钱—货—钱。

伊利拿着钱,投资建厂买设备,买原材料,支付员工工资,生产出产品,花费广告营销费用,向经销商提供产品,回收货款,这样钱就回到了公司手里,赚取利润。

伊利的经营模式不复杂,这个钱流和货流的过程中,有几点要注意的地方。

1、原材料,主是要奶源,自有奶源占比约40%,经过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伊利加大了自控奶源牧场建设,农户养殖也逐步出清,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2020年数据,中国规模化牧场占比达67%,这对于奶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较好的保证。

2、广告费很高,2022年年报数据,广告费147亿,而净利率94亿,广告费远超净利润。这与我们生活中观察是一致的,很多热门综艺及电视广告中都有伊利的品牌广告。

其实不光伊利,其它奶制品企业广告也很多,蒙牛财报没有单独公布广告费用,2022年年报中223亿销售费用,相对伊利的229亿销售费用并不少。

由于奶制品的健康属性已深入国民脑中,我这种最烦去别人家带东西的人,如果有小孩就会带箱奶去,对于这个嘴巴喝的,与健康强相关的东西,品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品牌代表的是质量背书,普通民众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检测奶制品的品质,所以选择一个大品牌就是最好策略,即使贵一点。况且经历了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后,在选择品牌的时候就会更加慎重了。

奶制品企业用巨量的广告费维持品牌的曝光度,把品牌深深扎根于消费者的脑中,形成规模优势后也会反助力于品牌,毕竟规模大本身就能给品牌带来背书。另一方面,这也是维持品牌护城河的一种方式,其它新进品牌想要抢占市场,先想想是否能支撑每年这一百多亿的广告费用。

3、基本全为经销商模式,直营只占3%。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有经销商19923家,净增加4748家,500 万个分销网点以及 1.8 万个销售人员。

这种经销模式使伊利渠道能非常下沉,在村镇级的超市小卖部都能看到伊利的产品。由于这种分散的经销商模式,伊利也能做到先收钱再发货,2022年年报,合同负债有89亿。

4、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股份占比4.48%,为第三大流通股东,以今天收盘价26.43元算,此部分股权价值75.78亿;副总裁也是财务负责人赵成霞股份占比1.44%,24.42亿。

04 财报体检

以下均以伊利股份2022年年报数据。

1、伊利的资产比较重,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共占了总资产的37%,加在存货占比达50%。

2、伊利在产业上下游处于强势地位,由于选择这种经销商模式,下游集中度低,可以先收钱再发货,所以应收账款只有30亿,营收占比2.5%,比较少,且98%为1年内账龄。

合同负债89亿,占营收7.2%,应付账款159亿,占营收12.9%,两项合计占营收20%,占总资产的19%。所以伊利58%的负债率看似挺高,其实并不缺钱,是因为占用了上下游资金。

3、大存大贷问题,伊利有货币资金338亿,但短期贷款又有268亿。

财报上出现这种问题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财务造假或者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

我们看财报并不存在大股东挪用资金的问题,那为什么明明不缺钱还要贷这么多钱呢?

这和伊利的经营模式相关,财报中提到:

报告期,公司继续采用技术服务、资金支持、产业带动、风险共担、优质饲草、奶牛品质、赋能提升的“利益联结 2.0”,通过为牧场提供饲草料专业技术指导、开展优质玉米品种种植推广、促进牧场奶牛营养配方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奶牛单产;同时,借助高端智能化设备应用培训项目,强化推进奶源基地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落实牧场降本增效多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全力扶持上游奶业发展,助力牧场整体经营效益持续提升,以奶业振兴带动乡村经济振兴,乳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

对上游提供资金支持,下游经销售商也是一样的。财报中显示伊利旗下有财务、保理和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公司是专门给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短期贷款和保理服务的。

这样做不仅帮助了上下游,同时也能获得收益。

利息收入有22.2亿,利息费用14亿,利息收益8.3亿。

伊利2022年税前利润是106.3亿,占比达7.8%,是一笔不小的收益了。

05 未来的增长空间

伊利现在已过了高速增长期,增长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行业集中度已经很高了。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1年伊利的市占率为25.8%,同期蒙牛市占率为22.8%。伊利和蒙牛市占率合计48.6%,近乎拿下一半的市场,远超美国CR5(行业前五名)不到30%的市占率。

二是人口负增长。

未来伊利的增长来源于几个方面:

1、人均消费量的提升,我国目前年人均消费量在20KG左右,日韩在30KG左右,日韩的饮食文化与我们相近,这50%的增长空间是可以预期的,不过这需要人均收入的提升,我们当前的人均GDP只相当于日本1985年代,韩国1996年代的水平,按韩国1996到现在27年,每年增长也就1.5%。

2、提价,有两个方式,一是常规提价,对于奶制品这个双寡头局面,提价略高于通胀应该没什么问题。二是高端品牌提升价格,这几年趋势已经很明显,伊利也做得很不错,前文说的金典、安慕希就是很成功的案例,都是200亿级的大单品了。

3、发展其它品类

乳制品中,牛奶和酸奶这部分液态奶中,伊利市占率为33.4%,双寡头格局已成,要再往上难度太大。

但婴幼儿奶粉市场也是一个大市场,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12.4%,跃居细分市场第二,还有空间。奶酪、饮品等都有想象力。

且奶粉及奶制品毛利率41%,相比液态奶29%的毛利率高很多。

伊利这么强的渠道优势,做饮品也是有优势的,就比如我一直不理解农夫山泉的水卖2块,利润这么高,瓶装水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伊利利用渠道卖一款1.5元的瓶装水,我相信很多人会买。

财报中有提到公司持续培育有机乳品、乳及植物基营养品、奶酪、天然矿泉水等高增长业务,推动相关战略举措落地,以上业务较 2021 年增速在 20%以上。

4、消费人口,上面说过我国人口负增长,但这影响比较大的是婴幼儿奶粉这个品类,其它影响不会很大,我们父辈基本没有喝乳制品的习惯,而我们这代人大都有喝奶的习惯,乳制品消费的人群其实是在增长的。

5、国际化,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较 2021年增长52.2%。 不过目前这部分基数太小,短期还很难看到对营收比较明显的贡献。

6、高分红,目前伊利的分红率已经到70%,在行业增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加大分红,股东一样会有不错的回报,设想一个极端情况,伊利如果能保持目前20%的ROE,利润不增长了,每年把利润全部分给股东,那股东投入留存到公司的钱,每年的回报率就是20%。当然这里有两个出入,一个是伊利资产比较重,不可能利润全分,第二是PB是3.23倍,相当于花了3.23块的钱买了1块的资产,那当年20%的ROE对应你当年的收益就是7.74%,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收益率会趋近于20%。所以伊利只要保持70%的分红率,业绩少量增长,保持目前20%左右的ROE,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差。

06 估值

对于伊利净利润的增长,我认为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预估2023年伊利107亿的净利润,目前1682亿的市值,对应15.8倍的PE,目前处在低估位置,如果从历史估值分位来看,目前已经是历史最低估值位。

如果净利润每年增长10%,到2026年,净利润142亿。

给以25倍PE就是3550亿,以自己设定的三年一倍的预期收益的买入原则,1775亿市值以下买入,目前已到达买入位置。

现在属于主意多,奈何没钱的阶段,不过为了保持跟踪,明天开盘计划买入一点观察仓。

$伊利股份(SH600887)$

全部讨论

牛奶的消费人群还是有很多。

没仔细研究过伊利。不过作为重资产企业,我觉得还是要考虑维持资本性开支。70%的分红率,我自己觉得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在保持目前经营的前提下的自由现金流。所以估值时打七折是不是更好一点?不过业绩增速10%这我不清楚是乐观还是保守,仅作参考哈

2023-12-05 22:50

大企业在平抑经济波动方面确实更有优势!

2023-12-05 22:12

各方面还是挺优秀的

2023-12-05 22:11

为啥给25倍pe

2023-12-05 22:50

近年来,表现出色的奶粉、冷饮业务,增长飞轮加速转动,正在成为伊利股份业绩增长新的驱动板块,作为基本盘业务,液奶保持稳健发展,规模和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2023-12-05 22:08

坚守吧!本来今年伊利没有加仓计划的,跌的太猛了。结果是加仓最多的一个。年报能有个1.1元的分红就更好

2023-12-05 22:45

伊利的饮料不要期望太大,比如矿泉水是跟农夫放在一起的,可能商超渠道都打不进,乳制品和饮料的渠道不一样

2023-12-05 22:23

伊利确实是好股

2023-12-06 03:17

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