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周末答疑12:古代能凭画像侦缉罪犯吗?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¹
昨天
进入课程 >

古代能凭画像侦缉罪犯吗?
11:30 10.53 MB

转述师:金北平
这一次的问答,我们聊聊刺客聂政。
问答
之安: “熊老师,聂政毁容是为了保护聂嫈和严仲子,那么为啥在刺杀后才毁容呢?”
聂政和豫让不同,豫让的熟人太多,不毁容的话,根本就近不了赵无恤的身,而聂政是一个外来的新面孔。
我想你的疑惑是:聂政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持械行凶,虽然杀掉了不少人,但幸存者都见过他的长相,他就算在刺杀之后毁了容,幸存者们也不难把他的相貌特征描述出来,然后画影图形,很快查明他的真实身份。
但是,有两个因素会起到阻碍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在突如其来的混乱当中,在场的所有人都处在高度紧张,甚至惊慌失措的状态,等到尘埃落定,如果有警察来向幸存者们逐一询问证词,给每一个幸存者配一名专业画家,根据证词描绘嫌犯肖像的话,那么大概率上会得出五花八门的结果,汇集出来的肖像画各式各样,千差万别。
除非聂政有什么极其特殊的体貌特征,比如三头六臂,否则就别想通过目击证词还原出他的相貌。
这个推断基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对人类记忆的经典研究。
她的研究成果不但在心理学领域收获了无数赞美,而且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司法流程,让人相信即便是清醒、冷静的目击者的证词也是不能轻信的,因为人的记忆不是情景重现,而是情景重构。
即便我们可以退一步说,幸存者们给出了高度一致、完全正确的目击证词,我们还会遇到阻碍调查的第二个因素,那就是以当时的绘画水平,即便准确知道了嫌犯的一切体貌特征,也没法画得逼真。所谓画影图形,完全派不上用场。
历史文献似乎应该让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尚书》有一篇“说命上”,说的是商朝统治者武丁任命傅说为相的过程,说武丁为父王服丧,不理朝政,等丧期结束了还是不理朝政,连话都不说。
大臣们着急了,集体去提意见,没想到武丁用文件形式回复大家,说有一天梦见天帝赐给自己一名得力助手,所以自己没必要说话,将来自然会有这位应梦贤臣代替自己说话。
接下来,武丁找人画出了这位应梦贤臣的模样,按图索骥,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个民工,怎么看怎么像。那就一定是他了,别做民工了,来当宰相吧。这个从民工到宰相的应梦贤臣,就是商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傅说。
《尚书》地位崇高,这段记载活灵活现,但为什么可疑呢?因为就算天公可以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在当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绘画技术,可以根据口头描述把一个人的相貌准确地捕捉下来。
今天我们提到绘画,总是把它当成艺术,既然是艺术,一定追求神似,不屑于形似。而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史上,要想把一个人的相貌,尤其是正脸,画到形似的程度,其实相当困难,直到宋朝才算摸到一点门道。
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发掘战国时代的楚国墓葬,出土了两幅帛画,通常被称为《龙凤人物图》和《御龙升天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帛画。
帛画,顾名思义,画在帛上。帛是很精致的纺织品,在这样的质地上,画家的笔触可以非常细腻。这两幅画确实水准很高,但有两个细节特别值得留意:一是主人公一男一女全都是侧面形象,二是画面只有黑白关系,没有明暗关系。你可以仔细看看这两幅画。



绘画要想表现立体感,一靠透视,二靠明暗。
中国画一直没有发展出来透视技巧,对肖像画的明暗关系一直也不在意,基本都是线条勾勒,色彩平涂,秦汉以后的绘画和长沙楚墓的两幅帛画并没有本质区别。
直到明朝中叶,才出现所谓江南画法,用色彩晕染来表现人物面部的明暗关系。
到了明朝末年,画家曾鲸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西洋绘画的启发,创造了所谓墨骨法,对明暗关系处理得更有技巧了,人物肖像可以看出一些立体感了。
当时人们对曾鲸的赞美,有的说“咄咄逼真”(姜绍书《无声诗史》),意思是“太逼真了”,还有的说“开辟门庭,前无古人”(清《海盐县志》),言下之意是,以前没人能画得这么逼真。下面是曾鲸的一幅《吕仙像》,可以代表他的风格。

今天除了对美术史很有兴趣的读者,没人知道曾鲸这个名字。
这不奇怪,因为一来中国传统并不重视肖像画,这和西洋传统刚好相反,二来在知识分子的传统里,画画只能作为业余爱好,画得太好反而容易被当成画家,那是下贱的职业,丢脸,三来中国人对形似很瞧不上,与其费那么大的功夫达到所谓“咄咄逼真”,不如两三笔抓住重点,达到传神的高度。
寥寥几笔就能传神,这大概类似于今天的速写。
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武烈太子就有这个本事,宴会上只要随手勾画几笔,画出几个人像,拿去问小孩子,小孩子都能知道画的是哪些宾客。(《颜氏家训·杂艺》)
但即便这段记载没有任何夸张成分的话,也许人物的仪态、装束才是突出特点,拿来和画面对照的也无非是宴席上的这些宾客,总还容易对应得上。而如果要用这样的画像在全国寻找通缉犯,恐怕未必能有结果。
通过画像寻找通缉犯,我们的常规印象是,画像画的是通缉犯的正脸,就像证件照一样。正脸确实最有面部识别的价值,但问题是,正脸比侧脸难画得多。
宋朝已经是绘画技术和绘画理论都很发达的时代了,肖像画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领域。
而在宋太宗时代,皇家画院里的所有画家,能画正面肖像的竟然只有牟谷一个人。牟谷奉诏去交趾国,给那里的国君和群臣画像,首创正脸肖像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虽然这些作品没能流传下来,但文献记载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正脸肖像画不但晚到宋朝才刚刚出现,而且只有高手中的高手才画得出来。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画,即便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出品,但只要有人物群像,我们总会感觉所有人长得都差不多,最多也只是分出几种类型。
你可以看看文稿里的两幅宋画杰作,按照落款来说,一幅是被誉为“宋画第一人”的李公麟的《西岳降灵图》,一幅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画院博士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原画都是长卷,我只截取了人物丰富的局部。即便是托名的仿作或者摹本,从水准来看也不亚于真迹。


大画家画肖像尚且如此,配合刑侦工作的普通画工能画到怎样的逼真度呢?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南宋的一条记载,说朝廷画影图形,捉拿一名江洋大盗,没想到这名大盗的心理素质特别好,不但不跑,反而带着党羽进城,把画工找来,指着通缉令说:“你画的这是谁啊,和我一点都不像。重新画!”(洪迈《夷坚支志》甲卷2)
我们先不管画工画得有多粗糙,重点是宋朝已经有了发达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至少可以广撒嫌犯的画像了。只是我们不能确定这类画影图形到底是印刷品还是批量画出来的。
1970年代,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出一批汉代简牍,称为居延汉简,其中有汉宣帝时代朝廷向全国发布的一份通缉令,通缉对象是多年之前一起谋反大案的涉案人物,一个名叫丽戎的婢女。
当年案发之后,丽戎逃往民间,藏匿了将近30年,本来时过境迁,不会有人再找她的麻烦,偏偏她的亲哥哥又犯了大逆不道的重罪,牵连家属,这就让丽戎案旧事重提,所以才有了这份通缉令。
这个时代的通缉令虽然没法配图,但通过文字详细描绘了丽戎的体貌特征,说她中等身材,肤色偏黄,头小,黑色的头发,椭圆脸,经常皱眉,不爱说话。(《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
仅凭这样的体貌特征描写,抓人看来很难,更何况丽戎逃亡的时候只有20岁出头,此时将近30年过去,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丽戎最后有没有被缉捕归案,但从通缉令的内容来看,政府把命令下到基层,让基层官吏调查辖区内所有符合描述的女人,查清每个人的履历和亲属关系。
当我们看过这份汉朝的通缉令,就会明白在战国时代,如果让聂政剑下的幸存者们描述凶手的体貌特征,再根据这些描述去调查凶手的身份,这注定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聂政在行刺得手之后再给自己毁容,这真的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
好,本周的问答就讲到这里,欢迎你继续在课程里向我提问。 #投资智慧语录# $中国联通(SH600050)$ $航发科技(SH600391)$ $华泰证券(SH601688)$
周末答疑12:古代能凭画像侦缉周末答疑12:古代能凭画像侦缉周末答疑12:古代能凭画像侦缉周末答疑12:古代能凭画像侦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