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3690.HK)系列研究(三)- 美团的潜在盈利能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23

$美团点评-W(03690)$



2020年5月2日星期六

目前为止,本系列研究一直聚焦美团的收入端,包括与阿里相比现有业务的规模上限,以及可能的新业务板块。本文则尝试向下延伸,分析一下公司的潜在盈利能力。


2019年,美团全年经营利润26.8亿,同比增长49.5%。毛利率33.1%,销售、研发和行政三项费用占比分别为-19.3%、-8.7%和-4.4%,计入其它收入占比2.6%后,经营利润率为2.7%。纵向来看,经营利润率除2018年外,在过去5年持续改善,基本反映了高成长公司在经营杠杆下盈利增长快于营收增长的特点。那么,这个改善的边际在哪里呢?也就是说美团潜在的利润率会是一个怎样的水平。这里笔者尝试讨论,并和腾讯阿里两家标杆企业比较。


表1. 美团利润率和费用占比变化趋势

(请参考图片)


首先是毛利率。美团现有的业务分部:外卖、到店和新业务,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18.7%、88.6%和11.5%,同比变化正4.9个百分点、负0.4个百分点和正49.4个百分点。系列研究(三)中,笔者曾经讨论过分部毛利率的可能趋势,有关看法基本维持不变,即:(1)在没有关键性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外卖业务的毛利率依赖于变现率,而变现率即佣金提成,是商户的直接成本。鉴于广泛的商户基础,以及和商户的良好合作关系是美团维持用户流量的重要基础之一。美团现有的变现率已经颇高,进一步明显提升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公司长期利益,因此预计外卖变现率和毛利率会大致维持在现有水平(实际上笔者支持一定程度上调低变现率让利。外卖业务对于美团的重要性不在于盈利,而是在于提供流量基础。庞大的免费流量是多数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基础,盈利则是对于流量的合理开发利用。)。(2)到店业务毛利率已经高达88.6%,预期也应保持稳定。(3)新业务分部现在主要包括单车、叫车、B2B配送。这三个业务的经营成本可见(单车的高资产折旧、叫车的司机提成、B2B配送和外卖类似的配送成本),虽然现阶段分部毛利率的可见度仍然较低,但判断上限有限。不过4季度新业务实现毛利率21.2%,高于笔者之前的假设(18.7%)。综合以上三点,笔者假设外卖、到店和新业务的长期毛利率分别为19%、89%、以及25-30%,营收比为55:20:25,计算长期综合毛利率约为35%。


然后是经营费用。(1)销售费用:2019年美团销售费用占比19.3%,远高于另外两大超级平台阿里腾讯。销售费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各平台获取流量的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团的流量性质更接近阿里,在规模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其销售费用占比可能逐步降低到10%水平。(2)研发费用:三家平台的研发费用占比都在8%左右。(3)行政费用:美团的行政费用占比4.4%,低于阿里和腾讯。这可能一方面是管理层对于管理更加严格,另一方面公司上下心态仍然在创业阶段,更容易维持士气。但长期而言,笔者认为该项费用占比会逐渐升高至同行水平(约6%)。下表中,笔者还比较了员工数量和人均营业收入。互联网公司的最大经营费用支出是人员成本,因此人均营业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潜在的经营费用占比(人均营业收入越高,经营费用占比越低)。从这个数据来看,美团和阿里、腾讯的差距还很大,预计还需3年左右时间才能达到阿里2019年的经营费用占比水平。


表2. 经营费用同行比较

(请参考图片)


毛利润扣除经营费用后,再加上其它收入就得到经营利润。其它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基本来说,美团也会逐步围绕自身的生态建设增加对外投资,投资收益应该会进一步升高。另外有一点就非常有趣了。系列研究(三)中,笔者曾经测算美团2019年的业绩,预计毛利润321亿,经营利润15亿,归母净利润10亿。公司实际业绩为毛利润323亿,经营利润27亿,归母净利润22亿。这里最大的误差就是来自其它收入。按公司公告,其它收入增加18亿,主要归因于:(1)9.8亿为3个月以上的存款和理财产品产生的投资收益;(2)3.9亿来自政府补贴和税务优惠;(3)1.8亿来自对外投资的重估;(4)1.3亿来自处置投资。注意,这里(1)的投资收益并不是来自公司自有资金(否则应计入财务收入,而不是其它收入)。同时,在投资现金流中,公司认购1772亿短期投资,赎回1702亿,而截至2019年底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短期投资总计仅628亿。因此(1)应为美团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占款(如对商户的应付帐期、用户购买现金券等)资金沉淀产生的利息收入。这一块收入阿里腾讯都有(尤其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现在来看美团也有类似的能力,其沉淀资金的金额也相当可观(尽管可能弱于阿里和腾讯)。因此,预计美团的其它收入长期可能达到营业收入约4%水平。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得到的美团的一组预期数据,毛利率35%,销售费用占比-10%,研发费用占比-8%,行政费用占比-6%,其它收入占比4%。以此计算,美团的中长期稳定经营利润率为15%。如果假设现在美团已经达到这个经营利润率(即理想经营状态),2019年经营利润为146亿,扣税后(按高科技公司的15%名义税率计算),归母净利润约为124亿,对应现在的市值6000亿港元,市盈率约为44倍。


参考报告:

1. 美团(3690.HK)系列研究(一)- 美团的上限在哪里?

2. 美团(3690.HK)系列研究(二)- 从商品零售和餐饮的线上比例及变现率进一步分析美团的上限在哪里?

3. 美团(3690.HK)系列研究(三)- 呼唤第三极

4. 美团(3690.HK)更新 - 危乎?机乎?

5. 美团(3690.HK)更新 - 快驴进货的潜力兼几点杂谈

全部讨论

2020-05-02 17:57

还是怀疑他的边际盈利能力

2020-05-06 16:19

跟我算的几乎一样

2020-05-03 15:46

都是你自己写的?

2020-05-02 21:49

看看

2020-05-02 15:18

美团破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