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新材“寅吃卯粮”净利降92% 市场需求骤减产能利用率跌至5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本以为业绩会一飞冲天,没想到却是急转直下,振华新材“寅吃卯粮”尝到苦头。

5月28日晚间,振华新材(688707.SH)更新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6亿元,同比下降50.66%;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91.93%。

对于业绩下滑,振华新材给出的主要理由是,2023年,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公司销量同比下降。

2022年年报中,振华新材还强调,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90%,规模效应释放带来降本增效。

然而,2023年,振华新材产能利用率降至约50%,一半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到了2024年,振华新材依然没有止住下滑趋势,而且还出现了亏损。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下降68.28%;净利润亏损1.37亿元,同比下降293.59%。

振华新材表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主要产品5系材料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而6系高电压材料的认证导入没有及时完成,导致一季度销售量减少,经营出现短期波动。

固定资产存计提减值风险

振华新材2021年9月成功登陆科创板,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所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市后,振华新材业绩持续飞速增长,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15亿元和13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07%和152.69%;净利润分别为4.13亿元和1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34%和208.36%。

对此,2022年年报中,振华新材表示,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正极材料需求旺盛,公司正极材料销量及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对于利润增长,振华新材特别强调,2022年度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90%,规模效应释放带来降本增效。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然而,到了2023年,振华新材业绩极限反转。

5月28日晚间,振华新材更新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6亿元,同比下降50.66%;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91.93%。

振华新材表示,2023年,公司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公司销量同比下降;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带动了三元材料的价格下跌,导致了公司收入和经营利润的下滑。

振华新材称,尽管公司充分利用多年累积的技术优势积极做好客户服务,但业绩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总体来看,振华新材2022年业绩大涨,但同时导致了“寅吃卯粮”,使得2023年业绩大降。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末,振华新材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3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44%;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5.0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6.02%。两者合计期末余额为28.3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9.46%。

振华新材介绍,公司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公司持续开展沙文一期技改、义龙三期等项目建设,随着在建工程项目逐步转固,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2023年,振华新材产能利用率约50%,一半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公司表示,若未来生产经营环境或者下游市场需求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继续降低,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等情形,则可能存在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研发费占比仅1.2%

业绩大降之下,振华新材也遇到了诸多不顺。

2022年6月,振华新材上市第二年就推出了定增计划。

彼时,振华新材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其中45亿元投入到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剩余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23年11月,振华新材对定增方案作出调整,将本次募集资金规模从不超过60亿元,调整为不超过14亿元。

换言之,振华新材此次定增募资的规模将缩水46亿元,降幅约为77%。

同时,振华新材依旧计划将定增募集资金投入到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及补充流动资金,不过计划投入募资金额分别缩减至12亿元和2亿元。

不仅如此,2023年,振华新材研发费用达8257.29万元,同比下降67.10%,仅占营业收入1.2%。

到了2024年,振华新材依然没有止住下滑趋势,而且还出现了亏损。

一季度,振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下降68.28%;净利润亏损1.37亿元,同比下降293.59%。

5月28日晚间,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振华新材表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主要产品5系材料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而6系高电压材料的认证导入没有及时完成,导致一季度销售量减少,经营出现短期波动;随着二季度材料认证导入的顺利推进,公司下半年的订单量预计会逐渐恢复。

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和2024年一季度,振华新材表示,在手订单金额分别约为8526万元、8894万元,较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在产品合计金额的覆盖比例分别为5.14%、6.97%。

振华新材表示,公司在手订单较少的原因主要系基于正极材料行业的经营特点,客户一般于上月底或本月初下达本月的订单,订单执行周期在1个月以内,执行周期较短,同时客户可能会基于自身需求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对当月订单进行调整。受此影响,公司在手订单覆盖比例通常较低。

此外,振华新材解释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增幅放缓等因素影响,下游电池厂降库存意愿强烈,叠加行业内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出现了结构性供过于求,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下游客户订单前置期有所压缩,公司期末在手订单有所下降。

独家深度推荐:

云南白药巨震陈发树父子辞职 首季营收仅增2.49%研发止步不前

东易日盛两年亏10亿多地分店被爆跑路

李兆廷激进致千亿债务悬顶 东旭系两公司五年亏126亿遭立案

华铁应急易主胡丹锋套现近19亿 业绩与负债率齐升43亿债务压顶

九芝堂8年盈利30.9亿掏空式分红30.4亿已遭ST

明阳电气被国网拉黑业绩 采销数据相差1800万张传卫临诚信拷问

铜陵有色67亿收购完成净利减少15亿 内幕交易短线交易轮番上演

华夏银行息差收窄中收降超20% 分红比例降至23%垫底上市股份行

康师傅方便面收入降2.84%或大幅涨价 6成营收靠饮品支撑

广汽本田销量三连降减员超1000人 12万辆新能源车产能投产恐闲置

青海春天被曝光股价跌47% 4年亏逾11亿高价听花酒“仅供出口”

牧原股份负债746亿 关联采购35亿涉利益输送诸多异常遭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