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今天发声:我们过去40年行之有效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33喜欢:59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今天(1月14日)下午,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分享了自己对2024年市场的投资展望。

洪灏分别阐述了对美国及中国市场的观点。

就美股而言,洪灏表示,美股市场正处在一个高波的阶段,这个阶段产生黑天鹅风险以及极端泡沫化的概率正在上升。

叠加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这一因素,美国当局有非常强的意愿通过高赤字继续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来保证得以继续连任。

因此,如果2024年继续不计成本的进行财政赤字的扩张,在财政赤字的衬托下,美股产生泡沫化的概率非常大。

就中国市场而言,洪灏表示,中国超额储蓄的出现,以及万得全A指数与流动性之间的背离显示,投资者内心的“动物精神”正在缺失。

要找回“动物精神”,中国市场需要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去重振信心。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了洪灏的精华发言内容:

我们过去40年的

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

我们看全球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美国十年期国债的利率,这张图解释了一切。

从80年代全球无风险收益率上行到最高点之后,在保罗·沃尔克成功制服了通胀之后,我们看到全球的无风险收益率长期趋势性地下行。

但是在这个40年下行的趋势里,不断地出现长期无风险收益率跳升的时期,这个时期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美元流动性的缺失。

这个时候,某个地方、某个国家、某个金融市场、某个的资产类别,就会出现一次巨大的躁动。

到2020年3月之后,在这一次进行了无底线量化宽松之后,

我们看到,全球无风险收益率终于突破了长期40年下行的趋势,回到了趋势的上方。

它就是在向各位描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过去,由于股债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有一个60-40的组合,可惜从2021年到现在,股票有股票跌,债券有债券跌。

市场在用自己的方法以及价格波动的形式向各位提示,我们过去40年行之有效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

我们正在处于一个

波动率急剧上升的时期

如果我们把美国市场CBOE期权的价格倒推,

我们用VIX倒推出来市场的隐含波动率周期,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叫3.5年850天的短周期理论。

如果我们看一下美国市场的隐含波动率,从1996年开始有数据到现在,

1996年-2005年,2005年-2016年,2016年-现在,每一个市场波动率的周期相当于2到3个3.5年的短周期,也就是7到11年的中周期。

2001年美国恐袭,我们看到VIX跳升;

2011年美国国债评级历史性下调,我们看到VIX的跳升;

2020年到现在,我们看到VIX的再一次跳升;

是美国的投资逻辑改变也好,是40年下行的趋势改变也好,还是疫情带来的一场全球性金融暴跌也好,

我们现在正在处于一个波动率急剧上升的时期。

注意,我们是以年为单位来计量的,不是说每一天来计量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当你看到波动率跳升的时候,我们应该欣喜若狂。

因为在波动率跳升的时候,

我们投资回报分布的这条曲线被拉平拉宽,产生肥尾事件的概率,也就是黑天鹅事件的概率在上升,

但是同时,指数泡沫化、回报率泡沫化的概率也在上升,这个就是波动率上升的含义。

所以,波动率的上升,与之前我所讲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呼应的。

它告诉我们,市场正处于一个高波的阶段。

这个阶段产生黑天鹅风险的概率,产生极端泡沫化的概率正在上升。

美股由于财政赤字的衬托

产生泡沫化的概率非常大

做美股的朋友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叫做presidential cycle,就是美国总统投资周期。

就是说,到了总统历任的第三和第四年,尤其是第四年,

现任的总统,他会加大印钞,或者说加大发债,加大财政赤字的力度,把这些赤字用于保住美国的经济。

如果当年经济不出任何的问题,那么在任的美国总统连任的概率非常高。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

所以2024年,我们将会目睹,美国的财政赤字可能根本就下不来。

现在是6%-8%,2024年,很可能财政保持非常大的赤字力度。

那么这个时候你想象一下,经济还有他们的市场,可能很难衰退——

虽然有回调的风险,但是它很难衰退。

我们看到,Nvidia卖到150倍的市盈率。

Microsoft,一个40多年的老科技公司,因为投资了OpenAI,现在卖到了40倍的市盈率。

所以,泡沫化的风险在上升。

而在新的一年里头,如果不计成本的进行财政赤字的扩张,以保住竞选的结果,

美股由于财政赤字的衬托,它可能产生泡沫化的概率非常大。

2024年,

又是有挑战性的一年

讲一下中国的情况。

中国的情况很有意思,今年我们看到,银行系统里头储蓄不断地上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存了大概三四十万亿新增的存款。

在以前正常的年份,每年新增的存款大概是10万亿出头。

所以去年一年,我们存了三四年的钱,似乎大家都不消费。

但是我们知道,在宏观经济里,我们有一个宏观的恒等式,叫投资等于储蓄。

所以,每一年的投资形成了整个国民资产负债表上的capital formation,每一年的存款在国民资产负债表里形成了储蓄的积累。

而总资产就是我们整体的房地产、金融,全加一块大概是580万亿,这个应该是社科院估算的数字。

因此我们看,中国银行系统里头,它总储蓄大概是280万亿,其中活期存款55万亿、债券100万亿、理财25万亿、信托20万亿,以及股票80到100万亿。

而今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存款?或者说为什么没有人大规模买股票的原因,

就是风险偏好的缺失,

导致过量的流动性被分配到低风险的金融资产里边。

可不是吗?所以都去买债券,

债券基本上又回到历史低点2.47%,存款一年新增了三四十万亿,理财产品现在只要你提供固定收益率的产品就非常好卖。

而股票产品,卖不出去。

这就是现在金融市场反映的人们的心理变化。

我们的“动物精神”在缺失

所以,怎么破?

我们比较了中国的贸易盈余、存款的余额,还有M2,以及万得全A指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公开的指数。

这么多年,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

万得全A,它一直以一个趋势性指数级别上升的形态往上走。

每一个低点的相连接,它就是一条直线,形成了一条非常长期的趋势线。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头,我们看到的是贸易盈余上升,存款余额上升,因此M2上升,因为存款是M2的一个部分。

在市场有充沛的流动性的时候,在我们情绪稳定的时候,我们把这些钱选择性地投到了各类金融产品。

而在一个正常的年份,由于投资者的内心是强大的、平静的、正常的,因此只要流动性上升,全A的股指就上升。

一直到现在,一直到2023年。

我们看到,尽管流动性在不断的上升,流动性在不断的积累,但是A股的走势却是反方向的。

这意味着我们的“动物精神”在缺失,凯恩斯讲的人在市场里的动物精神在缺失。

因为这一直都是一个交易型的市场,在一个交易型的市场里,我们赚的是对手的钱,在我们赚对手钱的时候,我们在投机央行决策的变化。

我们做投机选择的时候,我们去投机央行下一步的操作,以至于到了今年我们看到出政策,但是市场的走势却是相反的。

这说明了我们心里,无论是经历了2022年也好,我们的疤痕效应非常明显。

从市场价格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流动性在上升,大家把钱存到银行里,不买股票。

所以,2024年,又是有挑战性的一年。

我们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路口,我们正在看到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变化。

我们发现,我们的量化模型、我们的一些历史经验并不能够在这一轮周期里很好地、精确地再像以前那样指导我们的操作。

我们需要到盒子外头去想,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发现新的机会。

包括比如说2023年,这一年如果你做了高股息、高分红,就可以了。

香港的一些高股息股票分红率达到了10%,然后再加一个衍生品结构就可以了。

2023年如果投了黄金也可以,黄金达到历史新高2150美元。

2023年要是做了铁矿石,可以了,铁矿石基本上回到了5年的高点。

2023年你要是做了微盘股,也是可以的。

所以每一年都有机会,每一年都为有准备的人留下很多机会。

而现在,历史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以前积累下来的经验,重新整理我们以前做好的模型,来迎接这个新的时代的挑战。

问答部分:

组合有国债、高股息标的

暂时没有很高的风险敞口

问:2024年,如果洪灏老师自己做投资的话,怎么个投法?

洪灏:我现在有国债,而且跑得非常好;

我有高股息、高分红,跑得非常好。

这个是2023年开始做的,今年继续做。

因为你想象一下,一些好的公司它给你8%到10%的分红,如果你现在去买海外的BBB的债,它大概给你6%、7%的yield。

那你为什么不买债券呢?很简单。

2024年,我觉得如果我们没有价格上行的压力的话,我觉得债券还是会跑得很好的。

如果大家的风险偏好还是这样的话,我们会跑得很好的。

我们需要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去重振信心。

包括刚才刘博士说的平准基金直接下场买,为什么不呢?可以啊。

PSL的规模继续扩大,2023年的年尾做了3500亿,2022年的年尾做了8500亿,

那为什么不呢?做到1万亿的时候,流动性就会释放出来了。

所以关键的是,怎么样找回我们失去的动物精神?

在没有找到这个动物精神之前——因为不是我自己的钱,如果是我自己的钱,套住了就套住了,没关系的,

但是投资者的钱,我们讲究的是怎么样在最小的风险上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所以,暂时我没有很高的风险敞口,但是我的仓位里有刚才讲的这些东西。

2023年,可转债走得非常棒,所以我并不觉得就没有机会了。

2023年后几个月,我没有一个月是亏钱的。

所以2024年,我们对于A股点位的展望是略低于3000到3500点,大致跟2023年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在2900点,现在这个点位,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心理按摩。

- 结语-

投资报原创的稿件,有转载需要的,请留言。

投资报发布的、未标原创的,可直接转载,但需注明来源和作者。

精彩讨论

ht123ht01-14 22:24

同一个话题,他讲普通话,粤语,英语呈现出的基本上是三种不同观点

朱苟不如的柏兴01-14 22:53

真话程度从高到底:英语,粤语,普通话

单纯的财富小鸭子01-14 22:29

这人故作高深

wwyjbao01-15 00:14

别在压土机前捡硬币!

全部讨论

同一个话题,他讲普通话,粤语,英语呈现出的基本上是三种不同观点

01-15 00:14

别在压土机前捡硬币!

01-14 22:32

国内各大市场死水一潭,国人没了激情!这个是最要命的!哪里还会有斗志!

01-14 22:37

股市跌多了股民都不爱国了,很恐怖的

这些人,人话都不会讲了

01-15 07:22

$山东黄金(01787)$ 黄金走强之路又加上一个美国泡沫风险,看来美国的杠杆泡沫一直在持续上升

01-15 17:54

这个宏观分析师比较搞笑,观点都是股市底部,持仓都是债券黄金,连可转债都只看好。

China is facing the prospect of a long-drawn correction in its property sector, with the overhang in the housing inventory likely to take more than 10 years to clear, according to Hao Hong, chief economist and partner at GROW Investment Group.
“If you look at the inventory overhang situation — at this sales rate — it will take about two years to clear all the inventory that is outstanding in the market,” Hong told CNBC Street Signs Asia on Thursday.

01-15 15:41

2024年,又是有挑战性的一年。
我们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路口,我们正在看到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变化。
我们发现,我们的量化模型、我们的一些历史经验并不能够在这一轮周期里很好地、精确地再像以前那样指导我们的操作。
我们需要到盒子外头去想,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图文来源: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专注投资20年。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