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记】2024年出海,催生出一批新业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说起来也有段时间没有跟大家聊聊出海,今年两会都在关注跨境服务,2024年出海已经是“命题作文”了。不过,也有显而易见的新变化。

一方面,出海的行业和企业在持续刷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除了已经深耕出海多年的跨境电商,以及这两年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车出海,一些细分领域和新赛道的出海同样开始受到关注,包括网文、短剧、游戏、中国工艺等等。

随着出海的行业和企业越来越多,出海会碰到的、涉及不同行业的待解决问题也就越来越多。TikTok风波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到现在还在等一个结果,这场风波也让更多关于出海的问题浮现出来,包括:目标国的政策法规、本地监管、市场竞争、数据隐私、文化差异、本地化合作等等......

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地缘冲突,让本来对出海寄托了新期待的企业,也开始变得更加谨慎。

然而,全球化背景下出海的脚步或许不会停止,反倒是涌现出一批为出海企业解决上述难题的咨询机构、服务公司、律师顾问等,且市场越来越大。

“蛋糕”诱惑下,再难也有人做

出海再难,企业的脚步也许会放缓,却不可能停下来,因为“蛋糕”太大。

就以充电桩行业为例,新能源车发展迅速,但充电桩生意并不好做,投资高、产出慢,国外更是面临市场对于国内品牌接受度不高、技术普及难等困境,但仍有大把的企业想把这门生意做到海外。

企业前仆后继在海外进行投入,原因也不复杂,自然是利润高。援引南风窗杂志采访业内人士:「在国内,直流充电桩的市场采购价格由10年前的2元/瓦,降至了现在0.3元/瓦。而海外直流桩单价普遍在1.2—1.4元/瓦,是国内的3—4倍」、「海外市场确实是只要你能做得到,毛利率就有可能会很高」。

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就在去年3月的阿里国际站新贸节第一周,该平台上的新能源充电桩海外需求量同比直接暴增218%。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平台转化率最高的品类之一,欧美发达国家需求持续提升。

在持续的增长空间、可观的毛利率“诱惑”下,即便政策收紧,只要有可供参考的执行解决方法,企业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一点游戏公司最有心得。

游戏行业向来吸金,国内外都是如此。根据本月以来Sensor Tower、Data.ai等第三方机构披露的游戏公司海外收入情况,米哈游已经超越腾讯,首次成为年度出海收入第一的国内游戏厂商。除了米哈游,国内三七互娱也榜上有名,位列出海收入榜前列。

不仅如此,更多国内游戏厂商在海外的市占率在节节攀升。

同样是上述报告显示:2023年,在全球五个重要出海移动游戏市场流水TOP100产品中,美国、日本市场的中国海外发行商数量出现增长,更多中国企业发行的产品进入了当地市场的头部榜单。

不过,虽然中国更多的精品游戏出现在海外市场榜单前列,整个市场也面临一些困难。

根据《2023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63.66亿美元,同比下降5.65%,继2022年后再次出现下降,且下降幅度扩大。这或许也跟发达国家游戏市场消费收窄有关。

总体而言,游戏出海的压力在增加,但行业出海的“野心”并未减弱,无他,头部企业的成绩摆在那,市场,大有可为。

去年开始风靡欧美的短剧,也是一个新市场,短剧出海的可观收益已经让国内企业看到了增长潜力。根据国外商业科技媒体报道,当地短剧APP ReelShort一度冲上美国IOS娱乐榜第一,到去年11月,ReelShort在IOS和Android上的下载量已达1100万次,净收入2200万美元。

短剧能在海外爆火,也跟国内网络文化在海外已经深耕多年分不开。网络文学不仅在国内发展出一套IP孵化模式,在海外这套模式也正在被复制,各种影视、游戏、动漫、周边产品围绕网络文学形成一个出海网络。

当然了,出海走到今天,模式出海已然多了很多新变化,因地制宜的本地化成为企业转型的一个明显趋势。

咨询服务机构受到企业关注

当出海逐渐形成规模,新的问题不可避免的随之暴露,比如数据跨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跨境内容的阐述,就提到了要“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

虽然TikTok这件事背后有复杂因素,但随之而来的数据问题的确成为出海的核心议题。无论是电商、游戏、AI、服务等等行业,这些出海的企业将掌握相当一部分当地数据,这部分数据的储存、安全、交易和交换都需要遵循当地政策法规,受到一定限制。

数据问题只是出海的一个侧面,笔者在梳理2023年出海企业碰到的困境中发现,如何应付不停变化的政策法规,成为企业在目标国发展的重要难题。

从去年3月TikTok CEO周受资在美国华盛顿接受质询开始,每隔几个月TikTok就会面临一场风波,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仅是在美国,TikTok在印尼同样遭遇过关停。

去年6月,印度没收此前扣押小米的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2亿元),这也是印度历史上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扣押。

这些事件背后,是东南亚本土商家和跨境电商之间,越来越明显和直接的利益冲突。而面对这些冲突,政策向本地贸易倾斜几乎是常态。

从2023年开始,海外营商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上贸易规则的频繁变化,出海企业显然措手不及,有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无力感。而我们很难说,这种限制和变动在2024会变少。

有跨境电商行业人士认为,新兴市场的国内贸易相对传统,很容易受到外来商业模式的冲击。在这种冲突下,一旦当地市场开始收紧政策,出海企业受到冲击几乎是必然。

出海这件事涉及环节众多,包括海关、物流、仓储、商品买卖等环节都可能受到限制,在当地投资建厂也不容易。即便不是实物商品是虚拟商品和服务,上文我们就提到,数据跨境也是难题。

2024年出海,要求企业更敏锐的嗅觉。

不过,有问题就会有相应解决方案。跟出海相伴而生的,是各种为企业提供出海咨询服务的机构。这些服务商同样密切关注着当地政策的变化调整和新要求,给出海企业提供更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一个明显的转变是,出海服务正在从一开始相对简单的报税、资质申报等,逐渐扩展为如今越来越系统化的一站式合规解决方案。

除了机构提供的合规服务越来越多且全面,国内律所和跨国律师也开始受到出海企业青睐,开始配合企业出海业务走出去,帮助出海企业在海外实现更加规范的运营。

这些律师理解国内企业的诉求,熟悉国际法且懂外语,不仅如此,能在海外发展业务的律所和律师,对于当地政策的警戒线和合规事项也大多清楚。即便不清楚,由这些律师跟本地律所及相关部门沟通,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往往更高效。

对于有实力出海的企业来说,聘用国内律师看起来增加了成本,实际上降低了风险,风险低了,机会就多了。

援引专注出海研究的霞光社所获取的业内人士信源:「光东南亚一年,中国律师可以参与的法律服务市场,至少能往一百亿美金走。」

可以看出,不仅是企业在出海,配套服务也已经开始深耕海外市场。

出海的脚步停不下来,也不会停

根据MediaRadar的数据,2023年1月至11月,Temu广告支出同比增长10倍,76%的广告支出投放于社交媒体。Meta广告资料库显示,Temu在该平台上投放了2.1万条广告,是Amazon的10倍。

跨境电商停不下来,其他出海的行业和企业也不会停下来。

为了支持更多企业出海提供商品和服务,今年两会期间就提到要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尽管目标国的合规要求颗粒度越来越细,但出海的浪潮并不会停止,反而是企业开始认识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出海了,更“悄然无声”的本土化大概率是下一个趋势。

我更倾向于认为,中国企业向来擅长在困境中寻找机遇,发展也具备相当的韧性,市场会出现越来越多深耕当地的服务团队和机构,来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加具体和细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挑战之下,2024年企业出海也许难,但企业有新可能。这终究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