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地产巨头出手了:拿出27万平方米免费送市民,45000人或受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21财闻汇(id:jiayou21cbh)综合自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

众所周知,香港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供应不足,导致住房供少于求。

随着房屋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香港社会近期就增加土地供应展开热议,部分房地产商也作出回应。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25日宣布,将捐出部分农地用于兴建公共房屋等,希望纾缓香港社会房屋短缺问题。

1

无偿捐出27万平方米土地

9月25日,新世界发展(00017-HK)发布2019财年业绩,公司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于会上宣布,将捐出300万平方英尺(约合27万平方米)农地给社会,以支持舒缓社会房屋问题。会以开放的态度考虑划拨给社会企业发展社会房屋,以及给政府兴建公屋项目等可能性,不过会优先考虑和社会企业合作。目前,新世界于新界持有共约1690万平方英尺的农地。27万多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

大概相当于38个标准足球场,如果按照容积率5倍来计算,则可以兴建135万平米的房产,若按人均住宅面积30平方米来算,可满足45000人的居住需求。

据港媒报道,新世界和社会企业“要有光”去年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发展项目“光村”。新世界将天水围三幅地拨给“要有光”,兴建社会房屋“光村”。该项目将兴建超过100个面积约200~300平方英尺的住宅单位。

“这些合作是有成效的,两到三年内,相信‘光村’可以落成,受惠人数可达到一万人”,郑志刚说。在“光村”房屋租住期限和租金方面,每户家庭最长租住三年,租金水平视租户家庭收入水平定夺,确保租户可负担得起租金。新世界与“要有光”合作,交由“要有光”营运的年限为28年,可营运至2047年。

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此前曾表示,明白香港房屋供应严重短缺,愿意积极配合特区政府增加房屋供应的措施,并会尽最大努力加快兴建住宅项目;原则上支持及欢迎特区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农地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提出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界发展发布截至6月底的年度业绩公告称,期内收入约767.636亿港元,同比增26.5%。有分析师指出,相比于香港其他几家大型地产公司同期负增长的营收,新世界发展的营收数据非常亮眼。

受消息影响,早盘新世界发展股价大涨3.4%,午盘有所回落,股价报10.22港元,涨幅为2.2%。

2

香港土地供应极度紧张

香港地势多山,且郊野公园、湿地占地面积大。根据公开数据,香港土地面积1111平方公里,已建设土地占24.3%,其余75.7%为郊野公园、水塘等,其中房屋用地面积仅占6.9%,导致楼价畸高,租金贵。

根据香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去年底的数据,香港土地缺乏且楼价及租金不断上升。保守估计,到2047年香港的用地短缺将达到1200公顷,其中约有815公顷的土地供应短缺问题将会在2026年前出现,这之中又有约108公顷(约1162.08万平方英尺)是来自房屋用地的短缺。根据香港政府房屋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约有14.79万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0.82万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人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4年。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公布的2018年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显示,香港连续第九年登上房价最难负担城市首位,房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进一步恶化,由2017年的19.4倍升至20.9倍,意味着一个香港家庭须不吃不喝20.9年才能买得起一间住房,续创调查历来最高水平。

泓亮咨询及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翘楚认为:

“香港长期缺乏土地导致楼价高昂,严重影响民生,很多市民被迫住劏房(面积狭小而被分割的房屋),政府要设法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因此政府应该考虑进一步增加公营房屋的比例,新加坡的组屋政策的成效十分显著,大部分当地人都居住在政府提供的资助房屋中,私人住宅变成一种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市场需求自然不大。”

尽管香港地势多山,但仍有超过七成的土地处于未开发状态,其中就包括地产商囤积的土地。

3

龙头地产商高度垄断

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四大本地开发商(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长实地产以及新世界地产)共有1.06亿平方呎的农地储备,掌控了香港整体住宅供应市场的半边江山。

由于这些龙头地产商秉持稳健的财务管理,负债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可以支撑长周期的精细化开发模式和超强的持货能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香港大型地产商的负债比率通常在20%-30%左右。一般地产商去竞标投地时以剩余法来计算出价,首先将建成后的楼盘销售价格扣除成本、预期利润等。相比之下,一些内地地产商们仍在以高杠杆支撑规模的快速扩张,他们的资产负债率动辄超过200%以上。

“根据过去四五十年的经验显示,香港的住宅市场非常独特, 对于一些初来乍到的内地开发商而言,他们可能低估了这个市场的难度。”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坦言。在他看来,香港楼市的价格相对波动,而且本地市场有数个老牌龙头地产商,“这类地产商实力超群,他们不仅财务非常稳健,杠杆比率极低,而且他们已经身经百战,历经多次楼市起起伏伏的洗礼。”

恒隆地产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的净债项股权比率仅为17.6%。近年来香港楼市持续炽热,主打高端住宅产品的恒隆对于旗下的物业采取了“捂盘惜售”的策略。

以位于九龙大角咀的浪澄湾项目为例,共有1829个住宅单位。恒隆自2007年卖出600伙后一直封盘,时隔五年后,直至2012年才重新开始销售一些尾盘,整个项目的销售周期已经超过10年。

因此,有观点认为,香港住宅土地供应不足,往往是少数大地产商囤积居奇的结果。

4

特区政府收地阻力大

香港住宅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其中一大原因是香港政府收地面临的巨大阻力。

上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发展新界,为获得新界原居民支持,推出了丁屋政策,规定18周岁及以上的新界原住民男性后人(必须是男丁),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在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最高3层的丁屋,每层面积不超过65平方米,总高度不超过8.23米,也无需向政府补充地价。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香港房价水涨船高,如今,这些丁屋一层就能买出500万港元,一栋能卖1500万~2000万港元。

据证券时报,元朗水围村村民谭先生表示,特区政府征地时给出的楼面价只有1300港元/平方英尺(折合14040港元/平方米)。“我一套房都能卖几千万,房价还在涨,所以为什么要卖给政府?”谭先生说。

家住元朗的张小姐则表示,如果政府收地拿去耕田,则每平方英尺1300港元可以理解。但如果要盖房子卖楼,土地就不是农田,那就是房地产价格了,肯定是便宜了。村民不卖,政府也不能强制要求。

此前,特区政府提出 “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即由地产商交出使用农地,政府为其改划用途,并在额外楼地面积以7:3比例兴建公私营房屋(即公屋、私屋)。但因被担心“倾向发展商的利益”而遭到部分市民反对。况且,根据过去经验,将农地转换为住宅用地时,需要处理各项繁复的改划程序,从申请改划到通过城规会审批一般需要8-10年,然后获地政总署批出基本的土地条款协议又需要10-12年,即还未到补地价的阶段,已耗时大约20年。

除此之外,香港公屋资产申请资格有严格限制,在收入上不能超过政府规定比例。这造成无法享受公屋好处的居民抵制特区政府高价收地。并且部分在香港有自有住房的居民也不支持特区政府大建公屋,因为担心影响房价。

2005年后,香港土地开发几乎停顿,导致公营、私营房屋落成量均大幅减少。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及房屋署的数据,2007年至2016年,当地平均每年住宅落成量约2.57万个单位,较前10年下跌超过50%。

5

近期香港楼市成交下挫,投资者、买家踌躇观望

多重影响下,近期香港楼市成交大幅减少。

“楼市观望气氛浓厚,影响买家入市脚步,物业成交量自6月开始下跌。据香港政府的住宅物业临时买卖合约数字显示,住宅成交从5月的8208宗,跌至6-8月每月少于5000宗;7月及8月(第三季度首两个月)累计住宅成交仅8889宗,较上季同期下跌了45%。”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9月10日指出,并预计9月二手楼市仍将维持淡静,交易量大约维持4500宗水平。

“这么多年以来预测楼市,这是最难的一次,以往可以根据经验或者经济角度进行判断。”他坦言。在他看来,目前影响香港楼市的几大因素主要为本地社会事件、利率以及供应等,但前两个因素很难进行预测,而且短期内可能出现逆转。

“虽然市场气氛转差及成交量下跌,但目前业主普遍持货力强,市场上并无太多大幅减价的成交,‘劈价潮’(大幅减价)并未出现。不过,影响楼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始终是香港的经济基调,而连月的示威已影响到本地旅游业、零售业及消费情绪,如果事态持续并影响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失业率,届时香港的经济表现将会受到更大打击,楼价亦会面对更大的下调压力。”陶汝鸿指出。

—END—

值班编辑:陈建材;投诉反馈:3002811908@qq.com;期待与投资君有更多交流,或有更多想法,可添加微信:StockOperator01

社保断缴后,会有多严重?

很多人辞职后,会忽视社保会断缴这回事。等到想起来时,又不知道到底断缴会带来哪些麻烦?关注“七七读财”,咱们这就来聊聊,社保断缴后,究竟会出哪些问题?要怎么进行补救?

七七读财

ID:se7en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