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下乡市场迎机遇,比亚迪动力电池份额同比大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新车型供给增加,新能源车市逐步回暖

  2023Q1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出炉,比亚迪份额同比大涨

  国常会: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锂电材料价格

  钴产品:电解钴(26.75万元/吨,-1.29%);四氧化三钴(15.0万元/吨,-3.23%);硫酸钴(3.6万元/吨,-2.74%);

  锂产品:金属锂(160.0万元/吨,-8.57%);碳酸锂(17.9万元/吨,0.28%),氢氧化锂(18.8万元/吨,-6.25%);

  镍产品:电解镍(19.3万元/吨,0.89%),硫酸镍(4.4万元/吨,-0.23%);

  中游材料:三元正极(523动力型17.3万元/吨,0.00%;622单晶型21.8万元/吨,-0.91%;811单晶型25.8万元/吨,-1.15%);磷酸铁锂(7.6万元/吨,0.00%);负极(天然石墨(低端产品)2.8万元/吨,0.00%;天然石墨(中端产品)4.5万元/吨,0.00%;天然石墨(高端产品)6.0万元/吨,0.00%);隔膜(7+2μm涂覆2.0元/平,0.00%;9+3μm涂覆1.8元/平,0.00%);电解液(铁锂型2.9万元/吨,-2.56%;三元型3.6万元/吨,-2.70%;六氟磷酸锂8.8万元/吨,0.00%)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光储车充一体化,长期解决全球居民能耗难题。去年以来新能源板块经历了从电动车、光伏风电到储能充电桩的轮转,实际演绎了“光储车充”一体化的大逻辑,即技术进步带动屋顶光伏普及,储能需求应运而生,居民长期用电成本下降,电动车性价比提升,户用充电桩随之兴起。“光储车充”实为整体,旨在长期解决全球能耗难题。

  新能源汽车长期趋势愈发确立。中长期来看,随着电动车型的增加与优化、购置与用车成本持续下降,燃油车、加油站只会成为过去式。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0%,欧美现状类似于中国14/15年起步阶段,全球到2030年空间广阔,矿石资源、电池材料长期紧缺,产业链仍是星辰大海。

  短期关注产业与投资的反身性。短期来看,市场对行业负面因素的担忧已在股价中体现,产业链估值达到历史最低。但产业与投资的反身性更值得关注,比如在当前悲观预期下,欧美在补贴政策下是否会超预期、当前融资环境下供应链扩张是否会减缓、盈利下挫是否接近尾声,这些因素未来都可能成为产业链反弹的动能。

  风险提示

  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本文摘自: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周报:新能源汽车下乡市场迎机遇,比亚迪动力电池份额同比大涨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新能车ETF(SH515700)$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所述机构或个人观点、言论、数据及其他信息仅作参考,不作为基金销售的法律文件,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构成任何产品交易的推荐。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进行投资,若造成损失,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