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又有哪些机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到底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又有哪些机遇?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人类所能做的是植树造林;二是碳抵消,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一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的排放量,抵消量的计算单位是二氧化碳当量吨数。碳中和覆盖的行业很广,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机遇?

首先,要想找到新的机遇,我们就需要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我们先来看一下碳排放和能源结构。根据数据显示,百分之85.5的碳排放来自化石能源燃烧,百分之15.4来自工业过程。其中各行业能源燃烧分别占比为,发电44%,钢铁18%,建材13%,交通13%,其他9%。而工业过程各行业占比分别为,水泥石灰53%,钢铁化工31%,其他16%。在能源结构中,83.6%来自于化石能源,其中,煤炭占比56.7%,石油占比18.9%,天然气占比8%。

既然问题的根源找出来了,我们接下来就来谈谈解决问题的途径。减少碳排放主要有3条途径。

1、      
供给侧减排。发电是碳排放中占比最高的。那么通过风电、太阳能发电/供热、水电、核电及供热、地热发电/供热、生物质发电/供热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热代替传统火电发电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其次,通过电网升级减排,如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SVG、VSG等,电网数字化升级等。国家电网2019年售电量4万亿度以上,其线损率约为6%,即每年损失电量2400亿度以上,通过测算国网下属配电网全部进行节能改造可节省360亿度每年。

2、      
需求侧减排。在工业中,利用余热余压等进行工业节能;用电锅炉、电弧炉,石墨电极等进行电力节能;金属回收处理、生物降解材料等进行材料循环利用;使用氢气、天然气做还原剂等材料循环利用。在建筑行业中,建设过程减排,如装配式建筑等;使用过程中减排,如供暖制冷系统能效提升等。在交通中,使用纯电动汽车、氨燃料电池电动车等替代传统燃油车;建设公共、共享、智慧交通

3、      
加强二氧化碳吸收。提高森林等碳汇;加大碳捕获与封存等技术研发应用。

以上3条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中也存在很多机遇。比如在钢铁行业中,从生产工艺来看,长流程高炉碳排放要大大高于短流程,国内长流程平均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1吨,短流程仅0.9吨。未来可能会限制高炉长流程生产,由于板材大多用长流程生产,卷板的供给未来或受到较大影响,而短端流程电炉生产的棒、线、型材受影响相对较小。比如在汽车行业中,双积分真正实行,车企感到利润压力后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油耗积分大幅转负,燃油车企消化积分压力显现国内乘用车企业来看,117家公司合计20年生产1900万辆汽车,包括11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合计产生的油耗积分为-666万分,较19年幅转负;产生新能源积分净值为328万分,较19年略增。有三个方法解决负积分问题:1、以往年份累计的油耗正积分抵消;2、购买新能源积分弥补油耗积分;3、生产新能源汽车降低油耗。

目前新能源积分价格增至3000元每分,一汽大众计划同特斯拉购买新能源积分,长安董事长也称2020年长安因新能源汽车积分价格的上涨,单车减利。再比如,碳交易市场预计在今年6月底启动,那么第三方核查机构就是"卖铲子的人"。精准可靠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是碳交易的基础,因此准确测量、报告和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是非常重要的。在碳交易的过程中,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资质需要由监管机构指定或认可。负责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进行周期性的核查,提升温室气体排放整体报告结果的可信度,保障碳市场正常运转。如果这期视频点赞人数多的话,我下期会详细讲讲即将上市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哪些碳中和下的机遇,大家来一起思考一下吧。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