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巴投资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3喜欢:2
【补充一张极兔的单票经济模型及利润空间】
极兔2023总包裹量188.117亿,日均5154万单,每单收入3.33元,每单毛利0.18元(2022年为-0.13,2021年-0.33,2020年-0.53改善极其明显),每单净利润(nongaap)-0.17元(2022年为-0.74、2021年-0.81、2020年-1.06改善明显)。其中,中国2023h2净利润0.0616元(nonebitda,历史第一次盈利)。
如果我们简单参考中通快递,单票收入几年来稳定在了1.24附近(中通代理模式,部分环节归公司,好像派件大部分不计入公司收入),单票净利润还不断新高到了0.3元。(正是我们定性行业说的规模效应的显现)。看起来做到0.3是可能的。
极兔自己海外一单是做到了0.43元一单(2023h2),虽然海外一单单价贵,不可直接比,但海外的单盈利还在往上走。
所以,我们简单假设极兔最终有能力做到中通的利润水平(效率),简单按一单赚3毛钱,那么2023年极兔隐含可以赚56.44亿净利润,2024Q1日均包裹到了5529万单,年化按每单3毛,能赚60.54亿净利润。
大概这么个锚定,看后续公司能完成怎样。
第二个,行业的包裹总量国内2023年是1320.72亿单,极兔份额11.62%(2022年份额10.87%)。行业2023年yoy19.43%,绝对增量214.91亿单,绝对增量中,极兔占比15.43%,中通占比27.04%,均快于自身份额,即,这两家份额还在拉升中。
长期,假设国内按日均10亿单,极兔20%份额,日均2亿单(2023Q1日均4332万单),海外2023Q1日均1197万单,假设长期日均5000万单,合计日均2.5亿单。按每单0.3元的利润,合计0.75亿,年利润274亿元。
这个是很乐观的情况,实现难度很大,但从中通(行业标杆)和极兔自身历史看,又貌似是可能达到的。(以上观点,不一定对)$中通快递-W(02057)$ $极兔速递-W(01519)$
【补充一张极兔的单票经济模型及

热门回复

圆通也很强的,如果不是前些年的内讧,中通不会那么轻松地反超圆通。最近几年圆通内部理顺了,重新发力后不仅很快反超韵达稳居第二,而且和中通的差距没有被明显拉开。
圆通的优势包括早年囤积了大量市区位置好价格低的土地(比中通还多),做分拣中心和仓储都很有优势;重视技术投入,在通达系里明显领先,中通技术投入方面不少是抄圆通的解决方案;圆通的货运机队比较强,对中通构成了一定压力—目前看能打破中通公路直连网络优势的潜在威胁就是成型的航空货运网络。
极兔得先干掉韵达,然后和阿里全力扶持的申通硬碰硬打一场硬仗,胜出后才有机会挑战圆通中通。极兔的短板在于资产太轻,分拣中心和重卡大多是租赁或第三方的,末端的网店和驿站很多是利用漏洞借用通达系竞争对手的。要想补齐这些短板,要么股价暴涨多融几次资,要么东南亚赚大钱用那边的现金流补贴国内资本开支,否则很快会遇到当年百世的困境,百世作为快递轻资产的鼻祖也曾有过市场份额暴涨直逼前三名的光辉时刻。

过奖了[玫瑰]中通上市前后就开始研究跟踪快递行业,总觉得快递最终会像美国UPS/Fedex或者国内空调行业那样形成寡头竞争格局,没想到那么多年惨烈的价格战后竞争格局还没完全稳定,单票收入2块多人民币放在全球简直是变态的低价[捂脸]

嗯,目前当然是中通领先哈,但极兔不容小觑,极兔运输成本和分拣成本2023年改善幅度都大于20%,能力非常强。但绝对比较还是差中通一大截,尤其是分拣上边,中通领先幅度高达50%以上。。
就是黑龙老师说的“规模效用”的循环往复。
中通+极兔干过其他的没啥问题,哈哈,这两个最终可能还是要硬碰硬的。
下边这张表一目了然:
$中通快递-W(02057)$ $极兔速递-W(01519)$

溢价来自服务的质量和口碑,具体化就是时效,破损率,丢失率,停发区域数量,客服响应速度等等方面指标领先

千万别拿快递业和拼多多比较,完全就是两码事,电商快递完全就是个重资产的苦差事,更不要拿中通的单票毛利润净利润外推,中通的资产,规模,溢价都不是其它家能比的,极兔超过400亿人民币不值得研究

都是梦想,买东南亚买的无非是个梦想。我这边算是个极端假设,东南亚人均件量50件/年,极兔市占率40%,则对应人均件量20件/年。我觉得4E可覆盖人口,人均50件/年,市占率40%,单票8美分,都不是天方夜谭吧?这么算下来的48E利润,对应的PE大概率是15+的(当然要考虑到折现,梦想什么时候兑现也很重要)

马太效应很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如果这个观点成立,四通一达的排名就不会那么不稳定,极兔也不会从零开始市占率上得那么快。另外,快递公司之间服务的差异化不会很大,不然就不会那么容易打起价格战了,商业模式不太好

我怎么觉得可能超过中通?

我还没想太明白。。当下的数据是不可能从历史数据找到超越的百分百逻辑的。。
就好像2020年,不能百分百想明白拼多多国内电商居然连货币化率都能超越阿里巴巴。。
我觉得能超越的逻辑很简单,从成立年限看,极兔东南亚9年,国内4年,而中通大概是20多年了,成长速度和效率,应该是高一档的。就好像当时判断拼多多成长速度和效率高一档一样。。
保持跟踪吧。。谨慎保守通常是对的,但对于选择最好的公司,却经常也容易错过机会呀[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