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复苏,保留子弹(周记20230311)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太惭愧了,又是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了,翻开存库一看,今年居然仅完成两篇文章。工作上时忙、时正常,忙的时候透支了太多的体力、脑力,阳康后以及2月初身体调整,差不多一个季度没有运动,心中想必是积累了太多太多的种种无处安放,过去一个月又是把自己折腾够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必如此吧,亦或者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归核心价值。

过去一年,工作上的爆炸忙碌,行业/企业的基本面研究已经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技术体系上的构建以及思考逻辑上的打开反而慢慢构筑了另外一个方向。在这个体系里面,风险的识别总是放在前序,而对于大机会点的洞察或者坚持反而却会忽略掉,这个是要去调整以及优化的地方。

过去一个月,反反复复提示周边的朋友,关于投资风险点的逐步到来,实际上的行动是脱身出来了。但是,阴差阳错,只保留了一个认为非常稳妥的光峰科技,却是在突然的两天被反杀。回顾去看,可能确实犯了一些原则性错误以及机会冒险主义。

太久没写文章了,以上是关于内心的独白。

信息渠道不健全、信息不对等以及信息差是投资者在大A市场长期以及反反复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两大经济体的日趋激烈化对抗,趋势已经形成,这是一个市场的波动点根源,何时会跨越边界不得而知,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民族复兴。自有机制的过渡/传递,信息传递上,再到实际客观上,是何种,不得而知。

市场的情绪从放开之后的乐观、春节之后的中性再到近期的悲观,单纯看指数,上证指数有大体量的特殊企业存在,可能看不出差异点,如果具体到创业、恒生或者个股,就能发现这其中的部分端倪。

出口、消费以及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出口受限于疫情期间的高基数、海外经济的弱复苏以及通货膨胀,航运价格以及新增订单已经呈现了这部分的风险。消费,当前来看,除了餐饮、酒店之外,整体还在一个弱复苏的节奏当中,这个节奏中短期之内很难去改变。投资,地产、基建、新基建,地产只能保证平滑过度,基建从近期工程设计版块的异动看貌似是有启动的迹象,新基建则是一直在发展的节奏,只是这部分如何兑现价值或者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暂时看不懂。

以上关于宏观的东拉西扯,只能勉强作为一种聊天或者谈资。

万物皆有周期,产业的周期,行业产能的周期,以及供需的跷跷板。

近期电动车的竞争降价、燃油车的补贴以及降价,就是产业周期的一个极大体现。汽车产业是个典型的制造业,在世界第一大制造强国中,制造业的周期性会更加明显,产业周期的下行会慢慢出清部分落后的生产力或者生产企业。在汽车这样庞大的产业链当中,重点还是要切分清楚产业链的上下游,挖掘竞争力以及利润的重点环节,整车厂不会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港股的18A创新药,在过去一个季度走出了极大的行情,近期又遭遇了部分的回调。18A创新药的基本面研究壁垒、难度以及时间要求都很高,从研发管线、管线行业竞争/市场空间、经营团队、海内外市场拓展以及政策风险都需要涉及,确实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覆盖到,港股创新药ETF会是个比较稳妥的选择。过去两三年的大规模集采,是整个医药行业的周期低点,老龄化、研发管线逐步兑现以及周期的反转,18A创新药二次的机会点必然会出现。

光峰科技,作为今年重点的投资标的,是不得不说的话题。当前节点,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介入点,答案是:不是。两天的大规模回撤,电子消费行业大规模、汽车行业降价、光子晶体、获利盘等等应该是这其中按顺序排列的主要因素。作为长期的投资者,市场的涨跌可以适当忽略,重点关注的是技术性的趋势风险以及企业成长的基本逻辑发生变化,技术性的趋势风险,当前是显然出现了。企业成长的基本逻辑,汽车的光学显示中,相较于激光大灯,车载HUB从市场空间、商业竞争力护城河,我始终认为不是光峰长期投资者要关注的重点。除了电影放映和工程商教的复苏,光峰技术平台的商业化场景商业兑现这是一个长期跟踪的方向,这个从本质上决定了光峰的成长来自哪里。

作为投资者,大方向上总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市场,短期保留好足够的子弹,相信机会或者黑暗之后的黎明总归还会到来,而那时刻我们还高质量的活着,有足够的子弹可以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