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视角下的共振变化思考(周记20220925)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眼之间,疫情已经差不多快三年了。从一开始的惊恐、茫然失措到期间的各种挣扎、各种反复,再到如今的脱节、无奈以及厌烦。三年,在人类浩瀚历史长河中,原本上很难对人类的发展或者行为产生大方向的突变。但这三年,疫情传播如此之广、之快,完完整整覆盖了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国家,从个体、组织的快速量变过程,快速演绎到整个社会、人类行为的质变。正如国家所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世界的格局、国家的态势再到组织、个人的环境。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体,完全不可能去看到整个大变局的全貌,只能尝试从自我感受、认知视角去理解这种传递而来的变化。

1、持续高速增长后被迫放缓。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都应该以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为傲,每一个切切实实享受到民族复兴和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福利,体现在社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个人和家庭的财富持续增长。在几年之前,已经开始有人提出经济放缓,疫情则是作为一种催化剂加速了这个放缓的节奏。

这个放缓节奏背后的国际形势、战略以及地产等等,超出了个人理解的范畴,更愿意以一个投资者的视角来理解这个后续的影响。最新的航运价格及趋势,验证了需求双循环的外循环已经开始要走下坡路,疫情三年的出口增长放缓意味着资源价格逐步到顶、出口型企业的增长放缓甚至下降。对于内循环而言,则更是一个螺旋式下坠的无解过程,疫情本身限制了消费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居民消费能力下降进一步限制了整个内循环需求的增长,从而形成了一个恶化的过程。

以投资者的视角看,以往企业线性增长外推的方法已经不适配大部分的企业,长期业绩增长、预期成长股会有更多的黑天鹅出现,在这寒气背后,对于企业的基本面分析需要更谨慎地研判企业的未来发展。

2、人口红利逐步消退。人口数量增长、工程师数量质量、年龄结构是推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口出生率、每一个家庭小孩出生显示了我们的人口增长到了一个拐点,同时这拐点的背后还有60-70年代的高出生率群体逐步60+、老龄化。

以投资者的视角看,人口增长放缓、甚至下降,人口老龄化,需求的结构、需求的增长同样会发生变化。面向0-10的需求、60+的需求总量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老龄化最直接的需求、最快速相应的响应的需求在哪?

3、脱钩、动荡、博弈。两大经济体的逐步脱钩目前来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各种危机之下的边缘动荡同样是一个趋势、是否会往更大规模的发展?逆全球化背后的组织博弈以及本地保护。黑熊经历的种种,对于我们本身是一种警示,自主可控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以投资者的视角看,国产化0-1、1-3的替代和超越,再叠加细分赛道的增长,这里面会有直接的增长驱动力新能源已经进展到半程、海外能否突破,芯片则是一个更长的周期。细分领域没有关注到的企业则是可能更好的投资标的,润滑油的瑞丰新材、内镜/彩超的开立医疗

站在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总是应该以一个更乐观的视角去看未来的整体变化,以一个更谨慎、全面的动作去分析和研判。预期与反预期,去寻觅这种预期差背后的投资机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