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王祖力:产能恢复后的养殖市场形势及后市展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32回复:22喜欢:30

 #生猪期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 王祖力

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又一次参加这个论坛。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是产能恢复之后养殖市场的形势以及后市展望。确实最近这几个月生猪养殖很快从高盈利陷入亏损,而且从最近这段时间行情来看,应该说已经陷入深度亏损,大家关注度确实很高,产能恢复到现在,后面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基于一些简单的分析,也做一些展望。

  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先说一下猪周期的问题,猪周期我们从大周期、小周期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看一下最近这段时间的价格。第二块,给大家汇报一下当前这个市场的供需形势,从生产,从消费,包括从贸易这几个方面看一下现在这个市场的供需形势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怎么就突然之间这个市场就严重的供过于求了。第三块,给大家汇报一下后面大的趋势,问题还有建议。

  首先第一块的内容,猪周期的回顾以及近期的价格。这个是我们从大周期的角度来看,从1994年以来猪价的整体波动,大家很明显能看到,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这五轮周期波动的幅度一轮比一轮大,影响因素也一轮比一轮复杂。反正我个人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我把周期波动分成非常典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到在本世纪之前,就上世纪基本上这个价格,2000年之前价格很稳定,基本上相当于是一条水平的线,基本不怎么波动。从2003年到2006年就出现了一轮小的波动,从2006年往后这几轮的波动确实幅度太大。所以,这三个阶段,2000年之前改风平浪静期的话,那2003到2006就是暗流涌动的时期,从2006往后基本上就是波动汹涌了,这个产业就是这么波动的,非常明显的三个阶段。为什么新世纪以来这个波动越来越大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也把每一轮周期波动它背后比较重要的一些影响因素标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市场的自然周期,会叠加一些非市场的因素,导致的这些周期的波动越来越大,可以看到2006年全国范围的蓝耳病,这是养猪业史上影响相对比较大的一次重大疫病,导致2007年、2008年猪价大幅度的上涨。然后2010年价格跌到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之后,在2010年底,2011年春节就出现了全国大规模的仔猪流行性腹泻,非常明显。导致2011年全年价格都是居于高位然后2013年、2014年猪价跌到低位之后,新的一轮周期开启了,就是2014年到2018年这轮周期里面没有重大疫病,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是因为2013年、2014年开始全国范围的环保,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厂子会划为禁养区、限养区,被迫关掉,产能出现下降,然后2016年价格就涨起来了。这一轮就更不用说了,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价涨幅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也是猪价连创记录。

  所以,非常明显新世纪以来这几轮大的波动,它就是一个市场周期叠加一些非市场因素的扰动,尤其扰动比较重要的就是动物疫病,这几轮周期里面,其中有三轮都是重大动物疫病。蓝耳病、仔猪腹泻和非洲猪瘟,导致的这个产业大幅度的波动。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这个规律性非常强,基本上是四年一个周期,尤其是最近这几轮,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四年一个周期,从一个低点到另外一个低点,我说的是价格周期。

  这一轮周期大家可以看到,这一轮从2019年元月1号以来一直到现在最近这段时间猪价的走势也是波动幅度非常大的一轮周期,但是这轮大周期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小的波动,我又把它分成四轮价格的涨涨跌跌,我用数字标出来的,每一轮背后都有它特殊的原因,比如说第一轮价格的上涨,第一轮的价格绝对是历史记录的,从这个点往后也没有再冲到这个价格,在2019年10月末、11月初的时候,活猪价格涨到40多块钱一公斤,为什么突然之间价格冲到这么高,我们知道19年6月份、7月份、8月份,这几个月是非洲猪瘟疫情最严重的几个月份,这几个月全国范围都在大量的抛售,尤其是南方区域,9月份疫情就开始趋稳了,9月份过后紧接着跟着10月,市场上猪,因为前面都在持续抛售,突然之间就没猪了,断档期就一下子出现了,断档期再叠加大家情绪的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猪基本上已经抛完了,市场上就没猪了,就冲到40多块钱一公斤,创历史记录,后面价格再也没有冲到过那个高点,这就是阶段性短期的断档,大量抛售之后市场上突然之间断档,再叠加情绪的影响。很快涨到40多块钱以后,11月份一个月又跌回到31、32块钱,这很明显就是前面大家情绪的影响有超涨成分在里面,超涨之后理性的回调,回调到31、32块钱,这就是当时市场供需关系,基本上能够决定的一个市场真实的价位水平。第二轮的上涨很明显是节律效应拉动,到去年2月份价格又涨到一个高点38块多,这是节律效应的拉动,因为疫情影响市场猪确实不多,供不应求,价格又涨到一个高点。从去年2月份到去年5月份,价格又出现一轮大幅度的下跌,跌了十几块钱,从38块多跌到26块多,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就是去年春节最严重,整个农产品市场流通一下子停滞了,所有的猪都出不来,从3、4月份开始流通慢慢好转,前期压栏的猪大批量往外出,那段时间出现恐慌,很快就把猪价砸出非常深的坑,从30块多一下砸到26、27块钱,这也是叠加大家恐慌情绪的影响,就是前期压栏出不来导致后期集中出栏,把价格砸到相对比较低的水平,这一轮周期高位里面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可以看到,从去年5月份到7月份价格又出现特别明显的上涨,这一轮的上涨什么原因,也是前面情绪的影响,就是超跌之后也是一个理性的回调反弹,再叠加本身实际上也是有消费需求的增加,本身猪价也是处在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为什么从20多块钱又涨到30块多,实际上从这一轮周期生产节奏上来看的话,去年的7月份是这轮周期里面市场供应的最低谷,价格冲到相对比较高的位置。为什么是最低谷,我们知道去年7月份可以出栏的商品猪,实际上是2019年大概8、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决定的,往前推10个月,2019年8、9月份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最低谷的时候,这一轮非洲猪瘟影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最低谷的时候就在2019年9月份前后,往后推9个月、10月,到2020年7月份,这一轮周期市场供应的最低谷,价格又到了相对比较高的位置。但是,从去年7月份往后价格又出现一轮特别明显的下跌,这一轮的下跌特别明显,它就是产能恢复所带来市场供应的增加,没有其他的因素,就是市场供应在增加,价格在下跌。从去年7、8月份开始可以出栏上市的商品猪数量开始逆转,环比持续不断往上增的趋势,猪价跌下来了,但是突然之间10月份之后价格又冲到价格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很多人是因为2021年春节季节性需求拉动,但是能拉动这么强吗?从28块多又拉到36、37块钱,一定不是这样的,市场供应在增加,消费需求也确实增加,但是消费需求能增长这么多吗,这背后的原因非常明显实际上就是进行进口冻肉的问题,因为进口冻肉从去年9月份开始,从国外进口的冷冻产品,当然包括禽肉,包括水产品都是这样的,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突然之间升高很多,从11月份进口冻肉限制流通,基本上不了市,一下子把这个口子收住,进口冻肉那段时间完全出不来,这个量级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去年下半年包括今年前几个月,每个月的进口量都是35、40万吨的量极,基本上就占到全国每个月猪肉消费总量的10%,因为我们每个月全国猪肉消费总量也就300、400万吨,30多万吨一下子出不来,被压到库里面,市场供应突然之间10%没有了,价格可不就涨了很多。但是春节之后,进口冻肉情况好转之后,再叠加消费淡季的影响,价格又跌下来。2021年截止到现在,是特别特殊的年份,这个年份我觉得历史上也是没有过的,为什么会价格跌这么多,跌速这么快,2021年对于养殖场而言,包括贸易商,做进口冻肉包括国产冻肉的贸易商而言,都是活在期待中的一年,我们好听一点讲是活在期待中的一年,实际上我们说是活在幻想中的一年,大家这一年一直在幻想后面猪价会涨,但是这一年猪价一直没涨,一路就跌下来了,为什么大家一直活在期待中,就是因为春节前后那一轮疫情的反弹,对于生猪产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大家的心理影响太大了。所以春节前后那一轮疫情的反弹对生猪产业影响确实非常大,不是产能影响,影响是大家心理,导致这一年大家把猪都往后压,不愿意出栏,就一直期待着后面猪价反弹,每个月都期待下个月猪价反弹,但是这个反弹一直没有出现,一直到现在猪价一直在跌,最近这几天价格12块钱,这就是春节前后那轮疫情确实对产能影响不大,但是全行业都认为影响很大,全行业集体误判这个市场,都认为猪价会像2020年一样,怎么跌下去再怎么涨上来,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一轮猪价的下跌,2021年上半年包括最近这段时间超预期下跌,背后的原因,当然我们说产能恢复这是大背景,确实恢复比较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集中压栏导致生猪出栏活重的增长,这种异常的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每头猪比以前多增长了十几公斤的活重,这个影响太大了,百分之十几的肉的产量的增长,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与大量饲料原料的消耗浪费为背景的,猪养大了,料肉比是很不划算的,但是我们消费这两年跟往年相比确实也不太好,再加上进口冻肉,今年进口量比较大,一直维持比较高的水平,有一部分流向市场,对市场也带来了一定的下来。所以,这四个原因我觉得是今年以来猪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但是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春节前后那一轮疫情对大家心理上的影响。所以整个2021年是我们养殖环节包括进口冻肉贸易商也是一样,大家一直在期待,幻想着后面猪价会涨起来,但是一直没有涨,2021年从业人员、养殖环节、贸易环节大家都活在期待中,活在幻想中,就是这么特殊的一年,这是我觉得从大周期、小周期的角度而言。

  再看一下当前市场的供需形势。市场供需形势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最近这段供应的情况。第二个方面,汇报一下成本收益的情况,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第三个方面,短期来看猪价会呈现出什么状态,明年会怎么样,这四个方面。首先第一个近期市场供应形势,讲供应肯定讲产能的恢复,这是国家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一季度以来每个季度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走势的情况,很明显恢复的非常好,在2019年8、9月份产能降到低谷之后,从那之后产能一直在持续的恢复,而且势头非常猛,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的,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超过2017年的水平了,达到4564万,非常高的量级,当然我们也客观的讲,这4500多万的能繁母猪存栏质量上跟往年水平相比较是有差距的,而且现在产能的恢复实际上跟猪肉产量的供应是两个指标,两码事,产能确实是恢复的很好,但是出栏上市商品猪的数量一定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从产能恢复到形成猪肉产量释放的市场是有滞后期的,母猪捕上来之后需要有怀孕期,还有育肥周期,所以出栏有滞后期,这个滞后期就导致现在这个市场可以出栏上市的商品猪的供应量一定比往年正常水平要低的,这是两个指标。但是,上半年截止到6月份的指标,出栏跟正常水平相比较,怎么突然之间这个市场上养殖环节一下子6月份就陷入亏损,而且很快进入深度亏损,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刚才分析大家压栏,这是我们监测2017年以来每个月生猪出栏体重的情况,今年5月份、6月份连创历史新高,6月份最高的时候,全国平均出栏活重达到136公斤,2017年正常水平出栏活重也就120多公斤,今年5、6月份创造历史新高,创造幅度是百分十几的增长,假如今年5、6月份出栏恢复到疫情比如说90%的话,但是体重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猪肉产量可能跟2017年同期水平差不多了,猪肉供应量差不多,但是消费不行,又进口这么多,最终结果就是市场供过于求,出栏没有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但是供过于求,猪虽然不多,但是肉多了,非常明显,这就是体重的增长情况,百分之十几的体重增长,大家集中压栏,最近7、8月份环比是有下降的,8月份还是133公斤以上,降幅比较小,现在大猪消耗进度不是很理想,这样的话对后期猪价上涨会形成很大的压制作用,这是我们从这个指标来看是这样的状态。所以,我觉得从供应的情况来看,这个结论非常简单,市场上猪不多但是肉就是多了,肉多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集体误判春节前后那一轮疫情影响导致大家压栏,养大猪,市场就出现扭曲,不是生猪市场真实供需关系的价位反应,我觉得猪价降下来之后扭曲一定会被修复,因为出栏活重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只要价格降下来,尤其我觉得到明年上半年这个体重一定会大幅度降下来,现在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期待里面,生活在幻想中,就是2021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就是期待和幻想一直伴随着养殖场户,伴随着猪肉的贸易商,所以这个市场就是一个短期的扭曲,后面会向常态回归,这是供应的情况。

  再给大家看一下最近这段市场成本收益情况,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是养殖环节大家已经亏损很严重了,有些企业已经快撑不住了,面临很大的资金链的问题。大家一个感觉就是生猪养殖确实已经不行了,亏损很严重,已经撑不住了,很多人呼吁政府救市,加大收储,给大家的感觉我觉得有可能是错觉,确实6月份、7月份、8月份生猪养殖是亏损的,但是没有深度亏损,我们从月度的价格来看的话,6月份、7月份包括8月份,月度均价都在15块钱以上,我们知道现在生猪养殖成本是16块钱,全行业平均水平16块钱左右,月度销售均价都在15块多怎么就深度亏损了呢?没有,只有个别时间点,6月22日、23日价格确实跌到12块多,包括最近这段时间也确实是12块多,从月度平均水平来看,生猪养殖只是略有亏损,我们核算6月份头均亏损130块钱,7月份头均亏损40多块钱,8月份头均亏损是60多块钱,大家看这个平均销售价格就能看出来,排除个别时间点。6月份、7月份、8月份价位都不是的低,但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就亏损很严重,因为养殖成本高,全行业平均成本16块钱,有些企业平均成本是20多块钱,原因就是大量外购仔猪,大量外购种猪成本可不就是高吗。成本高的时候能到25、26,猪价16块钱的时候一公斤都要亏损10块钱,所以行业平均亏损在6月头均亏损是400块钱、500块钱的时候,那些外购小猪的这些企业头均亏损能达到1500、1600,而且他们亏损的时间更早,他们从4月份就已经开始亏损了。所以,我们说别人头均亏损100、200块钱的时候,你亏损1000多块钱,这也有点类似于杠杆的效应,很快就会把你的现金亏没了,而且养殖环节,大家前两年挣的钱都投入到新建的项目里面,养殖企业里面现在手里都是没钱的。连续几个月的深度亏损,这些企业就真的顶不住了。上半年几十个亿的亏损,好几家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几十个亿的亏损,就是顶不住了。

  但是,我们说从全行业平均水平来看的话,这种头均亏损从6月份、7月份、8月份三个月的平均水平来看,这种亏损不是深度的亏损。头均亏损几十块钱,高的时候也就100多块钱。前5个月,就拿元月份来看的话,元月份出栏一头商品猪头均盈利接近2500块钱,2月份头均盈利还有2000块钱左右,3月份1500块钱,4月份1000块钱,5月份还有450到500块钱的盈利,6月份、7月份、8月份也就亏损几十块钱,跟前期盈利水平相比较还差的很远。大概核算了前8个月出栏一头商品猪的头均盈利还能到900块钱,我们说的行业平均水平,不是外购仔猪的企业,所以现在面临资金链问题比较大的就是那些外购量比较大的企业,从后期来看这个边际影响要减弱,因为外购量后面就减少了,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的话,现在行业的冬天,真正的冬天是没有到的,即使是现在猪价12块多,行业的冬天也是没有到的,这是我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

  第三块,给大家看一下短期猪价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刚才讲市场供应确确实实,因为前期产能在持续恢复,所以市场供应会持续好转,我们再看消费,这是农业农村部市场司监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交易量,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交易量确实在恢复,但是恢复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不是特别理想。这个是我们监测的能够代表消费的集贸市场的猪肉交易量,也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个线就开始往上走。但是,截止到今年6月份、7月份、8月份这个量级,跟疫情之前2018年上半年水平相比较,大家可以看到差距还是很大的。要差10个百分点以上,但是6月份、7月份、8月份生猪养殖已经亏损了,猪肉的消费量跟以前相比较还有10个百分点以上的差距,很明显消费很是弱的,消费是不行的,但是生猪出栏量在持续增长。去年7月份是市场供应的低谷,8月份以来环比都是在增的,包括今年的前几个月增长也非常快。市场供应量是在不断的增长,但是消费恢复是很缓慢的。而且,现在整个出栏活重大猪积压还是比较严重,体重下降不明显,这几个因素基本能决定春节前的压力依然还非常大,还有非常大的因素,进口冻肉还在压着呢,量级是不小的,因为进口冻肉从去年的11月份、12月份这两个月大概有70万吨总的进口量,今年前7个月海关统计数据已经260多万吨,330多万吨,没有统计数据出来有多少,但是我们跟做冻肉贸易商聊完之后,我们觉得出来大概就一半,还有一半160、170万吨,我们刚才提到全国每月猪肉消费总量是400万吨,占一个月消费总量的大概40%,40%的单月供应量的增量,当然它不是一个月放出来,接下来大概率春节之前把这些都放出来,春节之前如果都放出来的话,每个月供应量增长有百分之十几,每个月冻肉会导致市场供应量增长百分之十几,现在消费又恢复不是那么好,出栏体重一直这么高。而且大家对明年上半年预期都比较差,春节之前不仅冻肉,养殖场户手里的大猪也一定都会往外放,春节之前,因为大家都知道节后猪价会更低,春节之前积压的这些大猪一定会往外放的,所以现在不排除某一时间点,养殖环节、贸易环节这些主体,这种幻想,这种期待真正破灭的时候,不排除这个市场会再次出现一轮踩踏,如果再次出现一轮踩踏的话,大家都把手里的货急着往外出,不排除价格再砸出来一个坑,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所以短期内有这么大的供应商压力,猪价能有很明显的好转呢,我们现在消费也受新冠疫情影响比较大,大家都知道最近这两个月,我刚才看7月份、8月份消费恢复跟以前相比较,就要弱很多,那猪价能有跟明显的反弹吗,我觉得可能性不是特别大了,可能就是一个弱势震荡的态势了,这是我们讲春节之前。

  那明年会怎么样?产能一直在持续的恢复,明年市场供应量一定是很多,所以明年上半年肯定不乐观,而且是消费的淡季,一定是不乐观。但是我觉得也并不一定会像大家预期的极度悲观。会有几个因素跟今年上半年不太一样,首先第一个,现在养的环节已经连续三个月亏损,而且接下来很长一段知道猪价低迷,产能已经开始调整了,通常情况下产能调整会伴随着生猪存栏同时调整,这样的话春节之前如果大家把手里的猪该出都出掉的话,那春节之后可以上市的商品猪数量并不一定像我们预期的那么多,因为春节之前不排除有些养殖场户有可能把一些不够体重的都会往外出,因为预期明年上半年会很差,这是不一样的地方,今年大家都在压栏,但是明年上半年大家会在今年春节之前都抢着把它给出了,这是不一样的地方。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体重一定不会再很高了,明年上半年一定会到重就出,不会再压了,因为预期是比较悲观的,不会预期后面猪价还会暴涨,这个体重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还有进口冻肉,我刚才说今年春节之前贸易商大概率会把手里的货出掉明年上半年不会进口了,因为再进口就是亏损的,按照现在的价格就是亏损的,就不会再下订单了,所以明年上半年进口冻肉这块供应的增量,我觉得大概率也会没有了。但是可能会有极小的量,进口的下水、杂水这些,国外成本确实很低,还是有利润空间。但是进口冻肉明年上半年一定会大幅度减少。

  现在消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春节前我觉得可能消费的恢复也不会有大的预期。但是通常来讲,过完春节天气变暖之后,疫情形势会好转,这样的话消费能不能够恢复的相对比较好一些呢,所以这几个因素如果叠加在一起的话,明年上半年市场供需关系可能并不一定像大家预期那么悲观,但是一定不乐观,因为供应量在增长的,再叠加消费淡季,一定不乐观。但是可能也并不一定像大家预期的那么极度的悲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三块,我们简单说一下趋势。疫情肯定形势越来越好,一定是处在可控状态的。生产我觉得现在从产能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我觉得拐点出现的确定性已经比较大了,因为官方公布的出局6月份持平,7月份环比已经开始往下走了。消费现在比以前是要弱的,这一点是客观事实。我们的贸易明年我觉得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价格的情况刚才已经给大家提到了,我就不再详细说了。

  需要关注的,目前我觉得影响会比较大的就是大猪的消化进度,还有进口冻肉投放的节奏。到底在哪个时间点,大家情绪上突然之间集中崩溃的话,那这种踩踏效应,我觉得出现一轮的话,才能把这个东西消化的进度会加快一些,否则的话春节之前积压的状态都会比较重。

  现在的问题,我觉得短期来看,疫病防控和稳定产能,稳定价格是目前最需要做的两件事情。因为我们通常讲,刚才看产业低谷期的时候,通常会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因为通常在这个时间点,这个猪不值钱的时候,养殖场户就不上新了,得病就得病无所谓的,也不给用药也不打疫苗了,这个时候重大动物疫病高发的风险会提升很多。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着这种隐患,我们要注意疫病防控是一点不能放松的,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现在政策有一些地方已经又开始出现回头了,转弯了,比如说产能大家认为恢复差不多了,猪肉价格又跌下来了,有一些地方又开始拿环保说事了,这也是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因素,有可能会导致产能再次出现异常的下滑。本来这个市场价格就不稳,所以最终有可能会带来,如果明年上半年这几个风险都发生的话,那就是市场去产能,政策去产能,疫病去产能,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这种产能的去化幅度一定会比正常市场周期去化幅度要大很多,所以目前要关注这三个方面,如果这三个方面把握不好的话,不排除再次出现一轮超预期的产能的下跌,我觉得这是目前我给出来的建议,要关注这几个方面。 $上证指数(SH000001)$   $正邦科技(SZ002157)$   $牧原股份(SZ002714)$  

  我给大家汇报的内容就这么多,谢谢。

全部讨论

2021-09-24 01:59

1. 春节前冻肉投放叠加压栏投放可坑会导致一波极端下跌行情。
2. 如果明年上半年发生市场去产能+政策去产能+疫病去产能,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这种产能的去化幅度一定会比正常市场周期去化幅度要大很多。

3.我的疑问:王专家的行业平均成本16元是否客观?6月份头均亏损130块钱,7月份头均亏损40多块钱,8月份头均亏损是60多块钱的数据是否客观?这些数据有些离谱啊看着。

2021-09-24 09:29

条理非常清晰,也说到了影响猪价的重要因素。给作者点赞

2021-09-24 08:18

2021年对于养殖场而言,包括贸易商,做进口冻肉包括国产冻肉的贸易商而言,都是活在期待中的一年,我们好听一点讲是活在期待中的一年,实际上我们说是活在幻想中的一年,大家这一年一直在幻想后面猪价会涨,但是这一年猪价一直没涨,一路就跌下来了

这篇文章说得非常好,做猪股的都应该仔细看看。既不必盲目悲观,也不要盲目乐观。
同时再请那些攻击牧原成本的人看看权威数据,全国平均成本是16元。牧原也就是比平均价格略低。不是牧原成本低,是温邦邦望的成本太高。

2022-02-25 15:09

老师有机会能合作吗

2021-09-24 14:48

说白了还是短期不看好,中期不确定。一句话,谁都猜不透猪周期$牧原股份(SZ002714)$

2021-09-24 12:20

全面。

2021-09-24 08:31

行业平均成本16?

2021-09-24 08:19

客观

2021-09-24 07:59

深度好文,收藏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