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8喜欢:9
$伊利股份(SH600887)$ 无论你所说的渠道,品牌,产品品类,成本,奶源优势也好,也改变不了一个现实,产品没有差异化和稀缺性。你所分析的这一切,都只能归纳于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也就是总成本优势。分析一个企业,关键还是分析产品,所以,伊利依然是一个苦逼的企业。目前价位,算不上多便宜。

热门回复

伊利,蒙牛是必选消费品龙头股,有弱周期属性,实际上这两家都是强周期股,为啥?为了奶源自主,两家都投资了重资产的奶牛场,在这轮上游奶牛场过度扩张周期,两家的股价均跌跌不休?反之,没有投资上游奶牛场的地方乳企盈利增长翻倍,吃饱了原料奶大幅降价的鸿利。
1)伊利蒙牛为了维系上游的优然牧业,赛科星,现代牧业,圣牧运营只能高价收购原料奶(读优然牧业年报,原料奶销售年均价在4元上方,去年中小奶牛场原料奶价格没有超过4元,年底降至3.7元,目前已经是3.5-3.6元),蒙牛给予现代牧业,圣牧的收储价格略高于伊利,影响企业的净利润率。
2)当前的原料奶降价至全行业亏损,去产能阶段,造成牛肉大幅降价,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计提大额资产减值,优然牧业去年计提35亿,现代牧业计提12.5亿,伊利蒙牛的财报得分担联营企业资产减值。
3)伊利蒙牛还得支持上游奶牛场逆势扩张,增加借贷成本,增加利息负担。
4)为了吃下上游奶牛场过剩产能,两家都做了大量喷粉收存,不但提高成本,还还得计提打包奶粉资产减值,蒙牛年报就此一项计提大约3亿。
5)为了尽快消化上游过剩奶源压力,两家在下半年都增加促销投入,增加销售费用减少毛利,蒙牛h2财报同比h1,毛利减少4.5亿,销售费用增加4亿。
6)在上游奶牛场盈利大幅下降,股价下跌的周期,伊利蒙牛所持有的大量上游奶牛场的股权类金融资产面临大幅减值。
结论:
1)就投资属性来说,伊利蒙牛都是周期股,类似温氏股份,牧原股份。
2)一旦上游奶牛场去产能后,奶源进入紧平衡,情况就会逆转,类似2019-2020年,上述原料奶周期底部情况全部翻转,两家能以低于市场价格保证奶源自主,上游奶牛场也能贡献盈利分红,生物资产升值,伊利蒙牛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大幅提升,液态奶涨价销售,毛利增长,财务报表变得亮眼。
3)此时,没有上游奶牛场的中小型乳企日子变得难受了,为了维持产品线,不得不高价收购奶源,没能力搞降价促销了。
目前常温奶已经到了双寡头市占率70%,今后会达到80%,到了在存量博弈周期(即白奶总需求下降周期),两家会停止价格战,走提升产品档次提价,修复净利润率的周期,类似啤酒行业。
到了总需求下降阶段,能投资从种牛繁殖,奶牛场,到包装盒,到下游渠道融资的只剩下行业寡头了。

熊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哪哪都不顺眼。工业富联前段时间还有人喊代工厂呢

说事实,却乱下结论,我是查阅了研报及上游奶牛每家去年原料奶的年平均售价,伊利蒙牛,给予自家牧场的原料奶采购价均高于4元,自去年第二季度起,原料奶市场价格就低于4元,到了第四季度跌至3.8元。
伊利蒙牛财报:分担计提上游生物资产减值损失也是事实,
我不去比对伊利蒙牛哪一家更好,我是在说行业周期,不是在评价企业。
蒙牛年报公布后,惨跌2天,伊利陪跌2天,股民都得承受账户浮亏。
踩准行业周期投资,才能挣到行业复苏周期的盈利,在2018-2020年这个周期投资伊利蒙牛,都在挣到不错的收益,在2021-2023周期长期持股投资伊利蒙牛都是被深套的。

去专研这个牛角尖有意义吗?机构的研报说明了主力看待乳业周期的观点,股价就是给乳业双雄预期的定位,散户入股市投资企业是希望盈利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逆着趋势投资。
机构看待消费龙头股:
1)CPI预期,一旦通胀来临,给消费龙头的估值pe翻倍,因为消费龙头涨价幅度超过CPI,举例:22-23年美国核心CPI:8%,但是奶粉奶酪涨价40%,那么资本市场给卡夫,雀巢的估值翻倍,去年第四季度雀巢估值40倍pe。
2)看无风险收益率,在美联储降息至0的2020年,香港的存款利息将降到谷底,港股给蒙牛的估值就超过伊利,虽然那时伊利也接近40倍pe。也就是说消费龙头股的定价之锚是无风险收益率。
3)看乳业周期,一旦周期翻转,蒙牛伊利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公允值将大幅上升,那么企业eps增量里很大一块不是来自主业的盈利,而是金融资产增值收益。举例:22年上半年中报,蒙牛增加了大约11亿资产性收益(2.4亿出售子公司+股权,7亿多金融负债公允值收益),类似情况也会出现在云南白药的财报里。

认养已向全国铺货,见至县城一级了。如同各地方奶企一样,孤怜怜的独立存在。
兄弟全仓伊利一个,建议平时少泄露个人的情绪,不要让机构发觉散户的急躁之心,现在量化基金利用大数据的收集能力十分了得,要提防他们。

让我想起了公牛跟农夫山泉,不知道它们的稀缺性跟差异化在哪里

1.高价收奶那是你瞎说的,优然牧业90%的奶都卖给伊利,不到10%的卖给君乐宝和光明等。优然牧业的奶整体均价是行业最好的,因为有很多特色奶包括天然有机牧场和娟姗奶等蛋白质含量高所以价格一直以来都是比那种小乳企的劣质奶要贵的,这也是为啥很多乳企需要像优然牧业购买有机奶和娟姗奶等原因。卖给别的乳企的价格只会比伊利贵,不会比伊利低。
2.伊利持股优牧业30%股份远比蒙牛持股现代牧业低很多,且伊利奶源自给率比蒙牛低不少。
3.优然牧业主要亏损是在2023年上半年,亏损了近10亿,23年下半年业绩保持稳定。所以计提是上半年的事情,而现代牧业下半年业绩比上半年差多了,所以你不要把两者混淆。优然上半年巨亏10亿伊利已经计提过了。
4.今年一季度奶价继续同比去年下降11%左右,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中报公布后你就知道售价一样会下跌,并不是你所谓的高价收奶。
5.伊利蒙牛收奶喷粉有各省和国家补贴。
6.去年三季度伊利液态奶增速8.4%左右,四季度10月11月都有中位数左右增长。明显去年下半年液态奶增速好于上半年。所以喷粉是有,但是没有想象之中损失那么大。
7.蒙牛在前两天年报说了,奶价低位带来的成本改善和利润能抵消降价促销和喷粉带来的损失,甚至还略有盈余。
8.中小乳企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你想行业整体下滑,但是伊利蒙牛无论液态奶营收还是总营收都在增长,那么中小乳企肯定是份额下降的。
9.原奶降价,其实是上游奶源让利给消费者,伊利蒙牛赚的是中间差。你看一下去年下半年蒙牛净利润同比增长15%以上,伊利三季度业绩也大幅增长。相反2022年三季度原奶不降价的时候,伊利因为疫情动销不好反而打折促销净利润大幅下滑。

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方乳企,阿猫阿狗都入来搞奶养牛者,冲着有政府补贴携资本入局的外行,将像资本下乡圈地养猪一样,亏损的连裤衩都不剩还倒欠下银行一身债,陷入这个苦逼行业永无安宁之日,陷入深深的痛苦不能自拨。大宋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终有尽时,房地产卖地收入没有了,保工资成了焦点,那些没有可持续能力的奶企,上市圈钱之路又被严峻的大A挡死,淘汰一批死撑的小微奶企不远了。

一个是经营资产周转率,一个是核心利润率,有一个占优就可以了

无差异化的产品能做到吊打对手,这还不够牛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