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崩了,我不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8喜欢:20

wangdizhe(北仪小孩)

本周A股主要股指日k线5连跌。。。“崩压”可以被每个人感受到。。。

直接看中证2000,中证1000,以及创业板指数。。。因为这几个指数都是“重灾区”,也都是成长趋势,基金和散户喜欢买这些。。。

下面的三张图直接用数字说话,基本上成长宽基指数市盈率或者市净率分位点都是0了,也就是创出历史新低。。。

近期的跌幅,让我想到10年前。。。

2014年7月份行情开始走牛,然后到11月时候沪指单月上证10.85%,12月份单月上证20.57%。。。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牛市来了。。。

然后2015年上半年出现放量赶顶,崩盘出现在6月份15日这天,一直跌到7月8日,从5178.19跌到3373.54点,3周内跌了1804点,跌幅约为35%。。

然后第二波快速下跌,是从8月18日的4006.34点,跌到8月26日,2927.29点,几乎一周内,跌了27%。。。

那么被很多人念念不完的2016年熔断崩盘具体是啥样呢。。。那是第三波快跌,沪指从2016年1月4日的3538.69,跌到1月27日的2638.3,几乎一个月内,跌了25%。。。

9年前的沪指还能看看,比较公允。。。现在由于护盘啥的,其实已经虚化了。。。看沪深300也一样的。。。所以不如直接看中证2000还准点,中证2000指数2023年至今跌了25.71%,这个其实接近很多散户的感受。。。

所以表面看,似乎2015年更可怕。。。尤其当年8月份那一波跌幅。。。基本上等于把今年1个月的跌幅,用一周全跌完。。。那个“崩压烈度”可想而知。。。所以其实当年很多老手死于补仓过早,埋在了8月份这第二奔波暴跌中。。。而那场股灾的第一波跌幅,以及第三波熔断跌幅,其实和当下很像。。。

但就比1个月么?在2015年第一波暴跌之前,那是超级牛市啊,已经涨了很多了。。。而在2025年8月份第二波暴跌之后,10-12月份沪指月k线3连涨,也有一定的减仓机会。。即便是第三波熔断,后面沪指也是慢慢企稳的。。。整个暴跌过程月k线最多4连跌的。。。

当下这轮呢?不仅总体是走熊3年,而且在进入2023年暴跌之前,2022年8-10月份沪深300指数已经连跌4个月。。。也就是看着好像和2015年暴跌的第一波及第三波熔断类似,烈度不及当年8月份跌的那么狠。。。但别忘了“跌之前的背景铺垫”。。。

这轮下跌,没有任何逢反弹减仓的机会。。。长周期跌了3年,中周期是沪深300月k线连跌6个月,短周期是1个月跌了大概25%。。。所以它的杀伤力十足,是“长中短”通杀的。。。

而且2015年时候,还没有那么明显的大国boyi迹象,房地产蒸蒸日上,互联网企业朝日蓬勃,连国企也在稳中求变(混改以及大部制改革),p2p如日中天。。。那时候人们的心气不一样,即便股市赔了,又咋了?工资涨了,房价涨了,理财收益涨了。。。即便跌的穿仓了,嘴上骂骂,但其实现金流充裕,尤其看着自己房价屡创新高,信心也足,敢于补仓。。。

今天呢?房价不崩已是福,工作不丢就得笑,理财不陪已侥幸。。。不仅是股市啊,整体都不一样的,这些会影响市场情绪,也决定了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增量资金有限。。。

所以,从跌幅烈度+宏观背景+长中短周期,这几个维度来看,其实当下投资者面对的“崩压”,是超过2015年那次的。。。

年前还有3个交易日,人群已经开始颤抖。。。因为,都是想“遇反弹减仓”的。。。所以沪指2700点,已经没有人提什么保卫战了。。。我之所以每天都会复盘最后30分钟的分时线,就是想看一了解一下“护盘者”的意图。。在周四的时候,多空都堆量,随后同时卸劲,所以看不出来。。但周五的时候,空头最后是力竭的,护盘多头不但不“补刀”,而且主动卸力,这意味着其忌惮“反弹过快了”。。。这在增量稀缺的当下,已经注定磨底行情还会继续。。。

在“爆仓强平的爆竹声中”,龙年也快来了。。。经济转型期,核心一个词就是“乱”。。资本市场也一样的,要学会“乱中取胜”。。。护盘者的出现,一度让很多人觉得3000就是底,所以在那之前,很多人消耗了不少弹药。。。

我慢慢的补仓,随跌随买。。。由于都在避险,所以债券市场增量效应明显,30年国债etf,甚至跑出月度4%的收益,我正好减仓债券,来补股市。。。高股息股票在2016崩盘之后,没当下这么招待见,因为那时候p2p和信托如日中天的,没必要买高股息股票的。。。所以要提早预判趋势。。。

当下的市场,没人看业绩,没人看技术,甚至利多政策人们也麻木了。。。就是纯资金市+情绪市。。。增量少,抛压重,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相当于“股票通缩”,股价就会跌,反之亦然。。。所以都盯着“平准基金”或者护盘策略之类的消息,其实就是盯着“增量的出现时机”。。。如果没有这些的话,那就是“自然惯性趋势”,也就是下探寻底。。。

所以至此,走成什么样子,已经没法猜了。。。我也不预测,只是应对和利用。。。此时成长股已经跌的很多了,很多出现超跌。。。但依然可能下探的,因为跌起来就是这样,“见到怂人压不住火”,狂虐。。。其实涨的时候,何尝不是呢,“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狂蹿一时啊。。。

在此时,核心依然是“逢低吸筹,稳升仓位,成长为先,扛亏为大”。。。这个时候想挣快钱的,很容易付出代价。因为就是高股息涨的还行,追进去,其实已经高了,大盘一反弹,反而会补跌。。。或者就是做短波段,但没有趋势和逻辑,短期“策略性失效”,只能看运气了,而且还容易拿不住,一旦拉上去,会犯下“轻仓遇牛”的大忌。。。

随时和大部人保持区隔,你爱高股息,我则“不响”,避之取以“成长股”。。。没人搭理的东西,在整体缩量背景下,会形成“局部的加速抛压”,也就是“破位下探”。。。我会利用这种恐慌,择机捡点“尸体”,比如常说的半导体etf医药etf,以及恒生科技etf这种。。。

行情走成这样,注定了春节期间,酒桌上都是对于大A的谩骂。。。所以消极情绪,在节后估计也会延续。。。故而反弹不会那么快。。。我拉好qiangshuan,子弹上膛,而且多备了不少弹夹,慢慢点杀。。。

底部在事后来看,会被解析为“多种逻辑”,很多写书的擅长这个。。。但其实,在现实推进的时候,会有无数种可能,是很多个“平行宇宙”。。。如果把精力过度用于猜这个,会“患得患失”,而且没有效果。。。

每个熊市,既是煎熬,也是机会。。。所有的复利传奇,没有一个不需要熊市来帮衬。。。当“均价逻辑”被击碎之后,其实就是一次“股价geming”,因为秩序短期内失效了,以“低估可以更低估”为威慑,让大部人忌惮于浮亏的“权威统治”,他们不仅失去补仓的能力,更失去补仓的勇气。。。即便能拿稳似乎都要“耗尽内力”了。。。

在乱局中,精神力量的强大,将成为决定因素。。。因为精神的控制力,将决定执行效率。。。所以投资者需要用熊市来“练胆”的,没太多可以分析的,低估很多了,还用分析来“自欺欺人”是没有意义的。。。虽然跌的惨绝人寰,但其实绝对价格很低了,所以“中长期大胜率”已经拿到手。。。

不管是2700,还是2500,甚至2200。。。都无所谓的。。。因为跌的越多,未来涨的越猛。。。只要抛压充分释放,拉的时候才快。。。我不求买在最低点,所以是“随跌随买”,就按照自己节奏走。。。投资的本质,是“经营一个生意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的,否则就会有无数的人“复刻并且抢走这个生意”。。。只有“短期赔钱”能威慑人类刻在基因中的取利冲动。。。这个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就少了,生意报价也低了。。。但往往你自己的胆也虚了 。。。大部人终其一生走不出这个轮回,这才是大部分人平庸的本质,而不是努力不够所致。。。为了给人打工挣点奖金,他可以“卷而至死”,但在财富战场上为自己而战的时候,往往会“疑而不前”。。。

长期的“驯化式生活”,使得“工资主义”主导人们思维,那种“每月拿一点”的盈利哲学,深深的影响大众的行动方式。。。他们理所应当的把“复利效应”也想象为这种范式的一个变种。。。但其实投资收益从来都是“颠沛性收益”,每个小散,本质上都是自己的CEO,你不得不为自己的前程,不断的做出决策。。。而决策是什么呢?是不确定下,按照概率匹配行为的一种方式。。。一切都是漂的,能看清楚的永远都是个大概。。。如果这种情况下,你不能乱中取胜,往往就会“平庸而终”。。。

要学会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做出重要的抉择”,大部分人都没怎么刻意的锻炼过这项技能。。。所以往往做不好“”带量低吸”。。。虽然浮亏弥漫于空气之中,但当下也是机会,我从怕乱局,因为我没啥资格怕这东西,仅此而已。。。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特斯拉(TSLA)$

全部讨论

谢谢老师的分享!老师,探讨一下,会不会糟糕的情况才刚刚开始?但斌最近有个观点,大意是A股制度、IPO等诸多问题,反应在股价上面,本质还是估值太贵了!尤其是中小盘股票。银行、保险和部分中字头公司现在的PE看似不高,但随着经济逐步下行,银行、保险资产端的风险就会慢慢暴露出来,PE就会逐渐走高的。随着经济恶化加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无一行业能幸免,都会面临市场出清的。控制风险,持有现金或安全的类固收产品很重要。

02-03 22:37

我十二月六号已经爆仓了
今天来看看老师
依旧一如既往的喜欢老师的文章

02-03 23:50

老哥几成仓位了?

02-04 07:43

ETF也算是基金吧?会不会被基金经理借出去砸盘?

02-03 22:44

众生百态,满仓的期待明天就平准基金出来,禁止做空。半仓的涨跌都能够接受,波动正好做做差价。空仓的看着下跌异常的兴奋,最好连续暴跌个几天,他好捡带血的筹码。作为一个成熟合格的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做好仓控。谨慎满仓,随时保持理智警惕,市场是由瞬息万变的变量组成的,根本不是个人的认知可以每次都预见正确的。错一次,可能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还是保守一点,万事留有余地,才能够在股市活的长久。

02-03 23:46

在乱局中,精神力量的强大,将成为决定因素。。。因为精神的控制力,将决定执行效率。。。所以投资者需要用熊市来“练胆”的,没太多可以分析的,低估很多了,还用分析来“自欺欺人”是没有意义的。。。虽然跌的惨绝人寰,但其实绝对价格很低了,所以“中长期大胜率”已经拿到手。。
作者:wangdizhe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写得极好!相见恨晚

长期的“驯化式生活”,使得“工资主义”主导人们思维,那种“每月拿一点”的盈利哲学,深深的影响大众的行动方式。。。他们理所应当的把“复利效应”也想象为这种范式的一个变种。。。但其实投资收益从来都是“颠沛性收益”,

不管是2700,还是2500,甚至2200。。。都无所谓的。。。因为跌的越多,未来涨的越猛。。。只要抛压充分释放,拉的时候才快。。。我不求买在最低点,所以是“随跌随买”,就按照自己节奏走。。。投资的本质,是“经营一个生意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的,否则就会有无数的人“复刻并且抢走这个生意”。。。只有“短期赔钱”能威慑人类刻在基因中的取利冲动。。。这个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就少了,生意报价也低了。。。但往往你自己的胆也虚了 。。。大部人终其一生走不出这个轮回,这才是大部分人平庸的本质,而不是努力不够所致。。。为了给人打工挣点奖金,他可以“卷而至死”,但在财富战场上为自己而战的时候,往往会“疑而不前”。。。
长期的“驯化式生活”,使得“工资主义”主导人们思维,那种“每月拿一点”的盈利哲学,深深的影响大众的行动方式。。。他们理所应当的把“复利效应”也想象为这种范式的一个变种。。。但其实投资收益从来都是“颠沛性收益”,每个小散,本质上都是自己的CEO,你不得不为自己的前程,不断的做出决策。。。而决策是什么呢?是不确定下,按照概率匹配行为的一种方式。。。一切都是漂的,能看清楚的永远都是个大概。。。如果这种情况下,你不能乱中取胜,往往就会“平庸而终”。。。
要学会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做出重要的抉择”,大部分人都没怎么刻意的锻炼过这项技能。。。所以往往做不好“”带量低吸”
~~~~~~~~~~~~~~~~~~~~~~
其实哈,社会需要的就是数不清的工蚂蚁, 工资主义洗脑程序思维固化。

看见好贴,to return for this ,奉上一图。

02-04 07:25

哪天看不到你发言了,底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