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踏实的指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1喜欢:12

一、基本情况

1、名称

$中证红利(SH000922)$

2、代码

000922(全收益 H00015)

3、发布时间

2008/05/26

5、历史业绩:

(1)发布以来:年化6%(同期沪深300年化2.7%)

(2)近三年来:年化10%(同期沪深300年化-3.9%)

注:以上均为全收益指数口径,截至2023/08/04。

二、编制规则

1、样本空间

沪深A股;过去一年市值、成交量排名均位于前80%;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过去一年及过去三年派息率的均值,均在0至1之间。

解读:剔除市值最小、流动性最差的后20%股票,确保样本空间中无经营异常公司;剔除分红率畸高(派息超过净利润或者边亏损边分红)的公司,提升整体分红的可持续性。

2、权重分配

过去三年平均股息率——过去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观察日市值/3(待确认)——从高到低,分配个股权重。

解读:股息率=1/市盈率×派息率,简言之,估值越低、派息率越高的股票权重越高。动态看,每次指数调仓,都会“惩罚”派息率下滑或者估值已经涨上去的公司,而纳入积极回报股东且估值便宜的公司。

3、调整规则

每年一次(12月的第二个周五的下一交易日),剔除过去一年股息率低于0.5%、市值或成交量落入后10%的成分股,其余按股息率排序,每次调整不超20%。

解读:较低的调仓频率和比例,满足将指数视作单一资产进行分析的相对稳定性标准。

三、投资分析

1、收益特征

从2008年发布以来的实盘表现看,15年间,中证红利收益大幅跑赢沪深300,且能攻善守(牛市跟得上、熊市亏得少),风险调整后优势更大

2、业绩归因

中证红利完胜沪深300,是高股息率策略在A股的长期胜利。

高股息率背后是低估值和高派息,“低估值+高派息”通常意味着成长性的缺失,但也表明稳定的经营状况和良好的公司治理。这两点,证伪了大多数投资者偏好的成长性,证明了现金分红在长期投资中的价值。

在经济增速降档、行业供给侧加速出清、企业资本支出决策(应当)日益审慎的背景下,低估值(隐含较低的增长预期)和高派息(以更友好股东的方式分配自由现金流)的组合,值得更大的配置。

3、投资分析

2021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表现亮眼,煤炭、石油等上游强周期行业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涨幅。如果指数成分股整体的盈利情况,也呈现强周期的特征,基于DCF的估值会失效。因此,我们通过考察成分股的行业构成,来对指数的周期性形成一个基本判断。

注:以上基于2022/12指数调整后的持仓。

我们看到,指数成分股中,强周期行业占比超三成(煤炭、钢铁、电力、基础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属),使得指数盈利表现出弱周期特征,但整体仍将跟随GDP增长而长期向上。

同时,与同样主打高股息的$中证银行(SZ399986)$ 相比,中证红利指数的成分股也多为重资产经营的基础性行业,但整体杠杆率要低的多,因此比单纯配置银行业安全很多。

四、总结

定性:中证红利指数持有中国股息率最高、分红持续性最好的100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主要提供满足我们基本生活、生产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没有令人惊艳的增长,却也很难被颠覆。平均来看,这些公司将每年所获利润的一半,通过现金分红回馈给股东,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自身盈利能力也在缓慢但稳步提升。

优点:商业层面,成分股具有持续的分红能力、稳定的分红政策,背后是持续的市场需求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优秀的公司治理。市场层面,股息率作为筛选条件,给指数估值戴上了“紧箍咒”,降低了长期投资者“买贵了”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投资的门槛。

缺点:商业层面,成分股盈利的增长速度和空间相对有限,且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市场层面,周期性会干扰估值过程,导致在周期高/低点,低/高估了实际的估值水平。

欢迎关注《小安的指数营地》

价值投资框架下的指数投资。

全部讨论

大家知道,$中证红利(SH000922)$囊括了【A股近三年平均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但《编制规则》并未给出股息率的具体计算口径。为此,我邮件咨询了中证指数公司,并收到了回复(回邮原文见附图)。
简言之,中证指计算股息率时,分子使用当年派发的现金红利,分母使用当年日均市值。
由此,我们可以对中证红利指数有两个更深的理解:
第一,指数所挑选的股票,并非某一价格或者某一时点上的高股息,而是相对持续地处于“高股息”的状态。整个指数像是【一只高到期收益率的可转债】,定期支付的票息为股价提供了相校大多数股票更强的锚定,暗含的转股权又提供了向上的价格弹性。
第二,由于使用年日均市值而非时点市值来计算股息率,实际调仓对每年12月股票估值的敏感度被显著削弱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指数每年的换手率只有20%。

2023年12月指数成分股调整后,$中证红利(SH000922)$ 行业分布变动一览:最突出的是煤炭行业权重大幅上涨7.7%,其次增幅居前的是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降幅前三的行业依次是食品饮料、房地产、电力及公用事业。直说了吧,我不喜欢一个已经连涨五年的行业——$中证煤炭(SZ399998)$ ——尤其是一个我一窍不通的强周期行业。好在占比“只有”17%,只好闭着眼睛跟着指数买了。

2023-09-25 11:18

仔细看的话,每年$中证红利(SH000922)$ 调仓,指数的估值都会往下掉一点,股息率发挥了“估值紧箍咒”的作用。

定期调仓、股息护航,敢于加仓、不怕买贵。$中证红利(SH000922)$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一年,成立时间>3年的$中证红利(SH000922)$ ETF,较指数平均有4%以上的超额收益,仅2024年内,也已累积起约2%的可观超额收益。粗略翻翻历史,中证红利ETF的年胜率也颇高;然而,这样的现象似乎并未发生在$沪深300(SH000300)$ 等其他主流指数的ETF上。
除了打新、出借等传统手段,关于为何中证红利ETF收益得到普遍且显著的增厚,我有一个猜测:再平衡。
为了严格跟踪指数,交易时段内,ETF实际上是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再平衡操作,即卖出因上涨而导致超配的股票、买入因下跌导致欠配的股票。由于交易并非瞬间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ETF会因“高卖低买”而向下摊薄成本,从而逐渐累积起超额收益。此外,成分股的正负波动振幅越窄、频率越高,ETF积累的超额收益就越大——这一点是我直觉的判断。
如此以来,中证红利ETF的长期收益潜力,或许不止年化13%。

01-03 16:44

值得收藏

好文,学习了。投资要选对股东回报好的企业,贵出贱取,中证红利指数逻辑就保证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