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的主要矛盾?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2

24/25年,是从新能源动力系统向智能驾驶切换的窗口期。

次要矛盾是新能源动力和全面电气化(主导)。这里面有几个二级矛盾。

一,整车层面是基于新能源动力和全面电气化的优势,全面扩品类(尤其是百万豪车市场),加速全球化。

二,10%电解液的半固态电池,与当下20%电解液的所谓液态电池相比,没啥高的技术门槛。何况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已经绝对的很好了。能量密度今年年底前一定会有一个20%+的提升,接近三元锂电。所以,这个属于小改良。对产业而言最多是西湖里丟块大石头而已。

经营的基本功(用户需求理解,产销对路,供应链与库存管理,现金流良性以及企业并购整合等),在技术迭代慢下来产业越发成熟的时候,会又一次走到前台。

智能驾驶这个主要矛盾,和动力系统升级换代一样的,又是一个最少十年的过程,依然比拼的是耐力。没有外财,没有上一阶段的利润支撑,昂贵的智驾比拼阶段,掉队的速度更快,产业出清更快。

$比亚迪(SZ002594)$ $特斯拉(TSLA)$ $小鹏汽车-W(09868)$

全部讨论

05-09 09:21

相对来说,竞争越充分,行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普遍越高的行业越不容易产生经营差异(除了少数确实技术水平有明显断崖式领先的情况)。房地产,水泥,养猪,以前可能莫名奇妙有个周转率成本领先同行一大截的公司,一看,确实人家管理做得好,同行也确实够烂,到手机汽车行业几乎难以想象活下来的这批公司产品角度会有多大差异。到最后可能又是同质化严重,有价值的反而只是那些形成垄断的供应商。

05-09 18:24

半固态是当下电池技术的改良。新进入者能够幸存一两家就不错了。全固态电池属于颠覆性技术,首先还需要五六年时间进入商业化。再加上商业化初期的三五年,核心市场是飞机,潜艇等。即最少还要七八年才可能进入乘用车(从豪华~家用,依然需要时间过程)。 题材炒作全固态电池的,可以让它g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