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管理层角度谈谈昆仑万维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2回复:36喜欢:21

$昆仑万维(SZ300418)$ 是今年我第一个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感情”跟踪的公司,到它6月14日公告1.6亿美金收购开曼奇点的第二天清仓为止,持股103天。那天清仓的原因,是从财务角度看收购太惊心了(当时我也是深更半夜看公告内容,一条条去分析问题,独立判断得出了个人结论。但就不发了,希望昆仑好),原先投资它是因为管理层上下齐心协力做大市值,公司传媒游戏基因也不错,所以笃定股价一定会起飞,但是,5分做戏甚至6分做戏我可以接受,但如果是8分、9分做戏我就不太能接受了。

“君子不利于危墙”这句话,让我规避了6月底的两个跌停板,但说实话心里没有庆幸,因为昆仑万维太重要了!它是A股创业板市值第二大的人工智能公司,是游戏ETF基金里净值第一大的AIGC公司,它简直是AIGC游戏传媒的估值锚啊,它一崩坏,泥沙俱下。所以6月下旬继CPO高潮后,AI应用并未接力硬件,而是整个AI板块开始了长达40天的漫漫回调路。到今天,因为存量博弈的问题,AI也不敢说彻底企稳或是到达底部了。不过,因为一系列政策刺激稳大盘,因为AI回调深度和时间足够,也因为昆仑昨晚宣布和meta开展合作,股价开始好转,迎来一个中阳,同时,昆仑一动,AI应用、游戏都纷纷有所表现。

昆仑涨上去、AI继续表现,我当然很开心,因为我是AI死多头,也坚信AI是解放和提高生产力的一次产业革命,但我更希望能见证、看到一些产业新变化,而不仅仅是从炒股和收益角度去博一个超跌反弹。

所以,

如果您买AI,买昆仑,是博弈超跌反弹,那您现在就可以退出了,下面的文章对您没帮助反而会是噪音,可能扰乱您心智。

但如果您买AI,买昆仑,也是坚信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是想着这对人生财富积累有什么意义,那下面关于昆仑从管理层视角的分析,您可以浅看,作为视角之一。

当然也许有朋友会问,你既然清仓了,为什么还要多费心思和时间分析呢,对,这篇文章我花了十小时,写于端午节,搜集资料5小时,动笔成文5小时。因为我必须要搞明白究竟怎么一回事!抛开一切情绪和价值判断,去理性研究实控人的行为模式和逻辑,去复盘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始末,吸取教训,从而避免更多的投资“悲剧”。投资天赋这种玩意是冲上限的,而重视+走心是可以保底的。现在发来雪球的目的也不是唱衰,昆仑很重要,我也希望它能拔高AIGC的估值,只是刚好在企稳这个节点,我希望能提供多一些视角给有缘人吧。

商业界有句话:企业是创始人最好的作品。企业基因,实际上就是创始人的背景和气质。那想搞明白昆仑,还得去分析实控人周亚辉。

周本硕都是清华的,他父母讲周中学时代满墙的公式笔记(说明他是一个想要达成目标,肯花功夫的人。)1999年本科机械工程学士毕业后创办原创动漫网站火神动漫网,2006年光学工程硕士毕业后2007年创办昆仑,主攻页游。2015年初赶在A股游戏上市限制之前成功上市,当时主营业务是网络游戏的开发和全球发行,曾是韩国、东南亚等市场的TOP5发行商,受到了IDG、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的青睐。

周转型的节点也在2015年前后。以下信息均来源于周在领投的第一个作品趣店美股上市后写下的万字投资笔记(链接原文贴在文末,蛮值得读的)。为什么我要重点分析周转型为投资人的第一个作品以及心理活动呢,因为第一个作品对个人职业生涯来讲,是印象最深刻且最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某种程度来讲,人可以说是经验主义的产物。对于分析周和昆仑,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不能抵达纵深。

周在投资笔记中谈到,在2014年11月,他被鉴定为“有钱人”而且还是不懂行的有钱人之后遇到了第一个项目P2P网贷趣店。第一,显然周一度挺在意别人这样评价他,工科出身的学霸,青年创业一路顺遂,成功上市财富自由,但竟然还被嘲笑为“傻大款”。第二,周接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趣店,也成功做到上市并且在P2P网贷暴雷前减持全身而退,不得不说,第一次学习厉害,第一次创业厉害,第一次投资也很厉害。那这种“初试牛刀”就成功的资本运作方式必然会被他所信奉。还有,周最认可红杉沈南鹏和高瓴张磊。他总结出来的是看人,看项目,看演变趋势。

周第一次是通过SPV(资产证券化打包融资)投资的趣店(当时叫趣分期),投资金额2000万美金,等着趣店B轮开融,但迟迟没消息,和趣店创始人东奔西走,趣店拉B轮融资见了100家机构。其中周跟着见了30家,也能体现出周是技术出身的背景特点了,投资项目就像他的产品,是肯用脑子、肯花时间精力去实现的人。

具体分享几点趣店融资周的思路: 第一,周说“我的重点放在几个大机构身上,他们钱多,而且愿意投大案子,我一直深信能融到钱,同样的公司,业务规模比分期乐大,估值比分期乐小,为什么融不到钱呢。” (昆仑的业务规模比很多TMT平台公司大且基因更好,估值又比动辄千亿、万亿估值的大厂小很多(年初170亿左右),怎么会融不到钱股价涨不起来呢? )

第二,周说“实际情况却不太乐观,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趣分期的案子,我约了在银泰66层的餐厅跟一个大佬吃早餐,不停给他讲趣分期怎么有Upside,downsize的风险却很低,大佬吃着听着,几乎不说什么话,最后结束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句,‘我算看明白了,趣分期不是一家金融公司,是一家电商公司’,我先怔了一哈,但马上接上“对对对,是一家电商公司”,因为这个大佬投电商可谓是大丰收,赚了很多钱,他有他思考的惯性,我就顺着他说就好。 ” (他认为投资者有思维惯性,顺着说就好。那去年底GPT通用大模型引爆全球成为资本宠儿,资本追逐大模型,那昆仑就也做大模型啊,顺着说就好啊,投资者肯定喜欢,因为通用大模型、还是开源的,还做AIGC平台,就是大家的思维惯性。) (进一步地,昆仑举全公司之力宣传大模型,投资者靠昆仑卖力吆喝赚的“盆满钵满”,他减持一点点,有什么可愧疚的呢,我渐渐能够理解他了。)

第三,趣店投资还没拉到,昆仑成功上市了,账上有20亿人民币了。周有钱了,在听了趣店创始人对接下来3个月的业务拓展描述后,觉得可行,决定领投(继续追加投资)5000万美金,他认为这家公司能做大,只要解决了线上化问题。(第一个投资项目,在评估具体业务实现路径和市场后就敢果断加码3倍追投,是一位十足的野心家。)

第四,领投后怎么做大趣店的呢,“而且我们基本停掉了线下推广的费用,只靠线上,整个公司的亏损也不算太大,基本单月没超过2000万,比分期乐亏的要少,分期乐应该着急赶上来,就用线下分期更大的补贴力度追赶业绩,做高的时候甚至iphone手机比京东商场还要便宜600元的价格做补贴销售,所以据了解分期乐亏损得更多。”靠最聪明最省钱的方式做大客户群体,只花了5个月迅速赶超竞对,成功吸引蚂蚁金服7500万美元领投。(昆仑也是啊,迅速做AI作曲应用,做天工大模型,半年时间内迅速做大,成功让二级市场投资人信服公司的故事,信它未来要做的平台生态。股价上涨5倍,市值最高700亿时,开始“功成身退”。我忽然不觉得是“骗子”了,也许他就是纯粹资本运作而已啊,做完了就撤了,我们为什么没撤呢?那是怪我们自己呀,没有分析透彻管理层的想法和准确评估公司,还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好万亿泡泡里。 )

第五,还有一句关于他分析市场的,“中国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任何领先能维持3个月就很不错了。 ”(3这个数字挺有意思,3月中旬昆仑管理层承诺3个月不减持,是不是也是因为周判断大模型的领先能维持3个月就不错了?这种时间节点背后的逻辑,我为什么以前没深挖一下呢?)

此外,周对投资的判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点想要粘贴一下。 一个是他说 “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有自己独立且坚定投资判断能力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每个投资人都只熟悉自己的领域,而TMT的投资人要横跨看非常多的领域,最后局面就是跟着别人投,跟着热点公司投,江湖中就那么几个有号召力的人,如果他们跳出来领投某个公司,很快市场上大部分的机构也都会把钱压宝这家公司。”这不就是他被媒体“嘲笑”什么都投的原因嘛,也许并不是什么热点都蹭,也许就是TMT投资非常泛泛啊,投资作为他如日中天的主业,可不得多努力多投资嘛。这也从侧面说明他的眼光与营销能力很强,对应着昆仑的营销能力也非同一般。

还有一个是他2017年说“YY一哈,未来3年,在2020年底之前,经过我手投资过的企业,至少有10家公司会成功上市,趣店算第一家的话,其他候选名单如下:随手记、达达、瓴岳科技、银客网、全民快乐、Opera、Grindr、快看漫画、8H床垫、如涵电商、Club Factory、(另外还有2家独角兽出于商业保密条款不能透露,上市当天会公布),这个名单超过9家了,里面或许有一些没能在2020年底前上,如果没上,估计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听从我的建议;或许全部都能上,那就Big bang。Anyway肯定会超过10家。 ”确实里面半数都成功上市了,周如果想继续玩投资,昆仑万维这个“现金牛”肯定不能丢啊,肯定不会玩死,也许还会玩的越来越好。很好奇回函如何,后续怎样找补。

我的感想: (当时写的,偷懒不改了)

1、作为投资人,周是成功的;作为AI弄潮儿,昆仑也是成功的。存在即合理,不要有太多价值和情绪判断,都没太大意义。作为小散,了解昆仑和周的风格,跟随就好,也许一直涨才要担心,希望不要等下次股价又上去了就忘记了公司和管理层是干嘛的。 (以后每次重仓,我能不能提前多了解信息把管理层和公司分析透彻一点,做到事前预判?也许对上市公司的态度应该是不看空也不看多,体会管理层想法,去做跟随。只有K线不骗人。)

2、AI产业趋势刚刚确立不足半年,许多事情还在进行中,没有尘埃落定,信息、公司规划、竞争格局都可能会有很大变数,昆仑回复函都还没出来,AI竞争还没到终局,一切都是变数。(回复函确实也没说啥东西…)

3、六月减持跌停更像是管理层玩脱了,严重低估市场对花式减持的厌恶,叠加流量媒体时代“坏事传千里 ”效应,市场情绪达到冰点。大家都在花式嘲讽公司和周,借用我很喜欢的一位人类学博士Wapi的话“网络时代所有美好的人设都是脆弱的。只有一个本来就足够糟糕的人设才能立于'不败' ”,共勉。

【重要人物关系梳理】:

(1)with王立伟: Singularity AI实控人,2008年加入昆仑, 历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总经理等职务。2020年周卸任董事长也是由王接任,但3个月后卸任上市公司所有职务,目前已不是关联方。( 昆仑2015年上市时,王直接持有5.18%股权,是仅次于周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后经过多轮减持渐渐退出十大股东序列。)

(2)with方汉:2007年加入昆仑,主导开发一系列页游,曾是代码开源论坛Linux创始人之一(天工主打开源大模型的卖点也是方总建议的吧),是业界知名互联网专家,历任昆仑CTO、CEO。(分析了下方总履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员-代码开源网站高级工程师-网络存储高级工程师-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P2P软件开发项目负责人-昆仑游戏研发负责人,从研究员转型高级工程师,进一步转型为应用负责人,合理推断是在寻求变现快的职业路径,其实也是和周同频的伙伴。)

简单总结+推断,周、王、方三为联合创立昆仑,周负责资本运作,王在幕后负责经营管理、工商财税,方负责技术是公司代言人。

(其实当时重仓昆仑也是因为方总,看发布会看各类产业活动,方总是真做技术的对产业有独特认知的人。)

(3)with前妻李琼: 2015年1月昆仑上市,2016年9月离婚获得昆仑2.98亿股(占IPO总额26.44%),以当时25元股价折算合计76亿元,是当时A股最贵离婚案。2018年开始,多次减持,目前持有1.32亿股(已减持大半),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06%。(上周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

(4)with 360周鸿祎: 2016年,昆仑联合360作价12亿美金收购Opera 偏偏科技股中就这两家离婚的~

其他:

(1)昆仑疑似有用口头承诺股票的方式损害员工利益的行为,部分员工一直在维权。不知全貌不予置评,感兴趣可以看看:网页链接{胡毅向证监会举报昆仑万维一案全记录 - 知乎 (zhihu.com)} 可以重点看看第六点和第九点,昆仑疑似和技术骨干签股票代持协议又多次不履约的行为。且该名员工近两年连续多次向证监会举报昆仑代持行为,均因难以取证(员工无书面代持合同)不了了之。

(2)周总爱看面相:周在公司面试求职者只需要三分钟,一共问三个问题。实际上他不怎么听回答,主要看面相。他说,他能够看出这个人未来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承认这是一种玄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参考文章:

主要参考文章:网页链接{百亿美金的故事——周亚辉近万字揭秘趣店投资全过程 (qq.com)}

翻遍全网资料,参考了多家媒体报道,但这里就不粘贴不标注信息引用了,不喜标题党。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8-11 19:42

感谢用心整理分享!

客观的说,昆仑原本拿了一手好牌,流量入口欧朋浏览器、starx音频社交平台都做到了行业前列,提前一年all in AIGC,赶上了大模型风口,又将大幅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原本割裂的信息、游戏、娱乐、社交板块都能作为元宇亩的内容填充,早年布局的元宇宙不再是泡泡,可以说这种前瞻布局国内并不多见,做好了真是星辰大海。可借伤了无数小股东,被市场投了不信任票,再想翻身不容易了,必须加倍证明自己很行了。$昆仑万维(SZ300418)$ $万兴科技(SZ300624)$ $科大讯飞(SZ002230)$

2023-08-29 20:46

说了狗屁一大堆,还是去当你的G屎吧…

2023-08-15 19:59

很用心的一篇文章,投资投人,很少看到用心分析实控人的文章。

2023-08-13 07:30

第一个跌停抄底的,还有机会保本出么

2023-08-12 09:17

看了感觉好吓人的

2023-08-11 20:09

学习了

2023-08-11 19:41

感谢!

2023-08-11 18:53

昨天看船夫哥演讲都哽咽数次。。老周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目前比较看好刘庆峰。。

2023-08-11 17:32

非常用心的梳理,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