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复星之一——少说多做才是难的事情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29喜欢:23

原本打算写完之前的系列之后就不再继续讨论复星,结果发现还是割舍不下[大笑]——一来研究复星的年报已然成了茶余饭后的乐趣之一,二来看到复星讨论区里萧兄的动态更新总是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就打算有新想法了就写一写供关注复星的球友娱乐消遣。

对于写文章这件事,我的观点是如果为了追求尽可能没有瑕疵的表述而把文章写的冗长啰嗦是不自信的表现。尽管精简的文字本身确实可能会产生歧义,但放在前后语境下就基本能够对作者要表达的语义理解的七七八八,所以非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让别人挑出刺来是没必要的。看不惯的人,与我意见相左的人可能不论我怎么写都能找出毛病来。

其二,我对于写文章的态度始终是已据服人,尽可能用事实说话——对于投资分析来说,最好的事实就是年报,辅以公司核心人员在公开场合的发言。当然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我也看了一些复星论坛的球友的文章,不对他人的行文风格做评论,但至少我自己的风格是找出尽可能多的论据,然后用尽可能浅显的推理和逻辑推出相对明显的观点。

接下里进入正题,想说说复星的战略。

下面是我从近四年的中报和年报里摘出来的复星的战略变迁。

以下是我整理的复星各个时期的关键词和战略重点

哪怕不用去看上面的文字,单纯从配色也能够看出来2017年之后的复星与2017年之前有着巨大的差异——之前的配色以蓝绿色为主,2017之后就是金色为主了,也许是郭老板的审美发生了变化,也许是像古代某些人一样对于金色有特别的喜爱,不得而知——不变的是喜欢用两个字概括,特点就是很玄、很炫以及很悬。

从文字上看同样能够明显看到两个时期战略的区别。2017年之前复星对于自己的战略定位都是一流的投资集团——2015年中报-2016年中报的提法完全一样,都是“「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與「植根中國、有全球產業整合能力」雙輪驅動的世界一流投資集團”,2016年报略有些差异,变成了“「植根中國、具有全球產業整合與資產配置能力」的一流投資集團”,去掉了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的表述。关于“保险+投资”战略的问题我在第一个系列的文章里面已经提过,此处再简述一遍:

海外保险资金是不能用于一级市场投资的——说“不能”并不准确,其实是因为一级市场投资的风险非常大,而保险资金又极度风险厌恶(因为需要对投保人负责,因此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必须要稳健),所以保险公司投资一级市场几乎都要求提供100%的资本金,也就是说投资1块钱的一级市场要有1块钱的资本金,不能用保险浮存金,这样的话保险的杠杆效应就没有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用母公司自己的钱投一级?完全没有必要注资保险公司再去投一级市场。

我不知道郭老板当初说保险+投资战略的时候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巴菲特的模式,也不知道在投资保险之前到底知不知道海外保险资金几乎不能投一级市场股权,但至少在外人看来,复星在市场上赖以成名的并非炒股票能力,而是一级市场能力,既然如此,复星投资保险的逻辑就不那么说的通了——投资能力在一级市场,恰恰收购的保险公司高杠杆资金不能投一级市场——为啥呢?我不知道,可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不论如何,事实是2016年年报开始,复星就不再提保险+投资了。

2017年开始,复星年报对于战略的表述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2017H1,“通過持續創新和提升產業運營,智造C2M(客戶到智造者)的幸福生態系統,為全球家庭客戶提供高質的產品和服務”,不再提自己是投资集团,而提到了产业运营;2017H2,“作為一家植根中國的全球化企業,厚積而薄發,積累了深厚的產業運營能力,並致力踐行「以家庭客戶為中心,智造植根中國的全球幸福生態系統」戰略”,提到自己积累了深厚的产业运营能力;但问题是,这一年间,复星的业务几乎没有变化,怎么就突然从一个投资集团变成了具有深厚产业运营能力的产业集团了?与此同时,复星的人都还是那些搞投资的人,怎么就具备了深厚的产业运营能力了?组织结构一夜之间就从适配投资机构变成适配产业公司了?2018年年报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我們認識到要回歸常識,回歸到商業的本質,才可強化我們的基礎”,我想说的是复星的问题恰恰是没有回归常识,回归商业的本质,只靠说是不能让你具备产业能力,也不能实实在在挣到钱的,创新能力也不是说了就有的——减肥也不是转发转发5分钟暴瘦减脂视频就能瘦的,是要真正下苦功的,这是我最近明白的。

说了这么久战略,请允许我对于战略相关的几个基础名词做些解释。

首先是使命和愿景。使命要回答的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企业为什么存在,愿景回答的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即企业要成为什么,这两个都是企业最长期发展的指导,通常来说都是十几年几十年不变,比如可口可乐宝洁,GE这些伟大的公司莫不如是。说到GE,记起复星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郭老板提到GE被剔除出指数,告诫复星员工要引以为戒,不能重蹈GE的覆辙——我心想,论伟大程度而言,复星未来若是能达到GE曾经高度的一半就已属难得,更别说长久如GE。来看复星,如果一家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几年一变,那下面的这些员工如何知道公司未来要走向何方,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千亿美元市值是目标,可不是愿景——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能用市值去衡量,相反,市值只是企业追寻自己价值的副产品和附属品。

然后是战略选择。根据经典的战略理论,企业战略归根结底只有两类,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任何战略最终都能归结为这两类。抛开复星的多元化不谈,复星的单个产业中真正具备差异化或者成本领先的产业并不多,因此并不足以形成强大的产业运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入——只有在产业中做的足够好的玩家才能享受坐享巨额利润和现金的滋润,二线选手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挣扎。

我想表达的是假如复星是表达一个要向产业集团转型的决心自然是没问题的,就像许多球友提到的也许政策对于投资有所限制,也许民营做金控的难度很大,这都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战略变动,实属正常。如若真有此调整,那就要壮士断腕有所舍弃,真真实实的推出打造产业集团的各项举措,包括产业调整、组织重构和人员优化;啥都没做就说自己已经具备了深度产业运营能力,只为谋得高估值,除了忽悠我不知道还能用啥词,因为你的人、你的业务、你的组织都没变(组织可能变了,好像有发过公众号文章,忘了,但业务和人基本没变),都是投资基因的,而投资和产业是完全不同的基因,否则你让那些投资人自己下海干试试,能够成功的寥寥无几。

希望复星能够回归商业的本质,回归利润和现金流,透透明明公布,扎扎实实提高,别再整那些虚头八脑的概念和名词了。

菲特呐,你可得长点心了。

$复星国际(00656)$

全部讨论

别买贵2019-08-19 22:29

复星系列文章写的好

奔跑的小杨2019-08-17 23:54

说的太好了

架子透支2019-08-16 13:08

不论是内部主动求变,还是外部环境导致战略不得不变,只要合理我们作为投资人都是支持公司的,但是你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变其实压根没有,这个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一家所谓伟大的公司的所为,只是雕虫小技了

架子透支2019-08-16 12:59

同意,不管有没有战略,至少我认为应当言行一致,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其实我觉得之前复星的“投资让生活更美好”就挺好的,比如您说的给股东更好的回报也是种说法,但是言行不一挂羊头卖狗肉这就不妥了

爱吹海风2019-08-16 12:17

可能安邦的事情让老郭明白,民营企业搞金控会吃苦头,口号改成产业运营了。

心灵的自由sy2019-08-16 12:17

一百亿的构成你知道吗

股市de小学生2019-08-16 11:03

一年一百多亿的利润都是假的?

大河晨曦2019-08-16 10:41

又看到了架子兄的雄文了,惊喜!
产业公司容易设定愿景和使命,如索尼的“让科技愉悦人类”、迪士尼的“制造合家欢的欢乐”。产业公司依照愿景和使命去制定战略才不容易跑偏。可是,投资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却不太说得出口。您听说过伯克希尔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吗?您听说过长江实业的愿景和使命吗?没有吧。如果有,那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说白了投资公司的愿景就是赚更多的钱。本来投资公司就是难以创造巨大的社会福祉的。无论伯克希尔的股价有多高,福特汽车都到破产边缘也好,福特公司为人类的贡献是伯克希尔无法比拟的。复星国际的问题是既想赚钱,又想立牌坊。

andonneo2019-08-15 13:46

复星对标加勒比海盗船,上了贼船哪有这么容易让你下的?

架子透支2019-08-15 12:20

哈哈世事有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