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2020年报隐忧

发布于: 雪球转发:72回复:155喜欢:26

昨晚招商银行出了2020年年报,如此快速和急于出年报,看来对自己的成绩还是比较满意。从各路大神分析、媒体的反应来看,还是非常看好的。但是,就针对这份年报,我们还是要“留一半清醒一半醉”。

首先,这“一半醉”确实需要,毕竟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正增长,且坏账率持续稳定下降。但是我们还是更需要多几分清醒,毕竟这对投资更有益处。

清醒一:股价已经反映了这份年报的优秀,那还有超预期的上涨空间吗?我觉得比较难。投资,需要第二层思维。

清醒二:招行业绩的靓丽只是在疫情下的2020让人有“超预期”之感,但若回到2019年末做投资,恐怕看到这个不足5%的业绩增速,并不会使你满意。故招行的超预期,只是因为疫情大大降低了投资者预期。因此,招行股价上涨也更多源自预期的提升,非业绩实质性的大涨。

清醒三:招行在“变重”。大家都知道招行的战略是“轻资产、弱周期”,但是疫情使得“资产总额83,614.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3%”,12.73%的资产驱动并没有带来利润12%的增长。当然,你可以认为招行调节了利润,我相信确实有。调整了多少呢?我简单认为“营业收入2,904.82亿元,同比增长7.70%”,那么利润差不多也是7.7%,对应报告业绩增长4.8%左右,应该隐藏了3%左右的增速。同样的另一个数据:“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23%和15.73%,同比分别下降0.08和1.11个百分点。”也印证了招行因疫情“变重”,非“变轻”,战略后退一小步。而且这一小步,估计得1-2年才能消化回2019年。

清醒四:招行并没有更“弱周期”。本以为经济贷款的周期性比较强,通过财富管理可以“弱周期”一些,但是看到招行得益于2020年资本市场火爆“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58.40亿元”爆发式增长,我觉得招行又在制造另一个“周期”,即资本市场周期,慢慢有点“券商化”。周期性没有减弱,最大的坏处是啥呢?就是不能给稳定的相对高估值,即难以支撑15PE,应该还是得按周期股10PE来估值。

清醒五:财富管理的护城河有多深呢?反正各大银行都在搞财富管理,尤其是平安系非常强劲:即有传统的平安银行去“踢馆”,又有新兴势力“陆金服”来“叫板”,所以竞争还是很激烈,后续得持续关注财富管理的持续性。

清醒六:还是令人担忧的经济下行趋势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然多多少少限制银行空间。银行只能赚你应得的那部分,超额的必须给实体经济。

综上为个人认为招行的各种隐忧,如果招行现在还是10PE、1.2PB,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但现在给了15PE、2PB,这些问题就应该重视了。因为这是“灵魂的终极拷问”:招行真的配得起这个估值吗?必须是未来持续的“配得上”。 $招商银行(SH600036)$    $平安银行(SZ000001)$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2021-03-20 14:03

估值算合理吧。

2021-03-20 11:01

高手,学习了。

03-31 08:57

这个帖子,四年后看,很有价值

本来不想怼你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第一,股价确实反映了过去的优秀,但没有反映未来的优秀。第二,没有2020年的疫情,去年业绩怎么可能只增长这么一小点?第三,谁跟你说轻型银行、清资本,就不能扩大资产规模的?回去翻书吧,回顾一下田行长历年业绩发布会和股东大会的发言。相反,去年招行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资本充足率却逆势提高,这足以彰显其内生性增长和轻型银行的本色。第四,牛市买基金,熊市买理财,这是招行能够穿越牛熊的根本原因。你去了解一下,今年以来的理财和固收+招行卖了多少。第五,财富管理的护城河,不但在于零售基础有多宽,而且在于财富管理的能力和产品的多样性。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有摩根助力,且有全球化配置资产的平台和实力,这个是目前国内银行无法比拟的。
PS:继续去抱你平安银行的大腿去吧,等着配股吧。

2021-04-06 08:37

清醒二到清醒四完全逻辑混乱。

2021-04-06 07:01

人间大清醒,啥时候上福布斯富豪榜

2021-04-06 06:55

那么按照你的逻辑,平安银行该腰斩了

2021-04-06 06:49

2021-04-06 06:33

这真能编

2021-04-05 18:38

兴业银行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