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伟强:没有任何悬念的《中国机长》最难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机长》导演刘伟强

在《中国机长》中我们很难看到刘伟强之前作为“港片”导演的鲜明风格。刘伟强说,这是他有意而为之。“不能固定自己风格,自己还年轻,还想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电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匠(ID:yujiangmedia),采写/小飚。


接受娱匠采访时,导演刘伟强心情大好,《中国机长》在航班上举行的万米高空首映礼新颖热闹;做过几场超前点映,赢得了民航人、媒体人在朋友圈上的刷屏式称赞。

《中国机长》万米高空首映礼合影

我们的采访是由导演刘伟强的提问开始的:“看电影了么?感觉怎么样?”

还没等记者回答,导演就自问自答一般:“我就知道是很不错的!”《中国机长》改编于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

航班罕见遭遇风挡玻璃破裂,机长刘传健等全体机组成员沉着应对,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安妥落地。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样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美国影片《萨利机长》。也有人把影片说成中国版《萨利机长》。但是采访中导演直接给予否定。相比于《萨利机长》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中国机长》是一群人,面更广。

《中国机长》海报

刘伟强说,他更贪心,他想展现整个民航系统。让大家知道每次飞行背后都有专业人员的付出。

而拍摄效率高一直是刘伟强鲜明的工作特点。导演用四个月时间,力图还原事件,给观众最真实的观感。这期间导演团队找到了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架需要10个月才能做完的1:1原大小、三段分离的模拟机。

在《中国机长》中,刘伟强也在有意的放弃之前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希望大家能忘了他的《无间道》。“不为自己框定风格。

《无间道》海报

《萨利机长》的导演伊斯特伍德,80多岁了还在拍。我现在还年轻,还要拍很多风格多元化的电影。”

没有悬念的故事最难拍


娱匠:2017年拍摄献礼建军90周年的《建军大业》时,你曾发出过“出品方为什么找我”的疑问。这次拍摄献礼建国70周年的《中国机长》还有这样的疑惑么?

刘伟强:其实最先找我的不是于冬,不是因为献礼片。

去年5月14号发生“川航事件”,很多人都在关注,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声音。很多电影公司觉得这个题材是可以拍的,这也的确是一个很震撼的故事,当时就有人对我说,导演你来拍吧,这个很适合你拍。

刘伟强(右)与于冬

之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直到去年9月份,于冬说这个题材他拿到手上了,让我来搞。

这个真实事件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这个事件的大结局每个人都知道了。所以这是一个很难写的剧本。

娱匠:看到开头就知道影片的结尾,没有任何悬念。你又是怎么做到让电影吸引大家的呢?

刘伟强:到底给观众看什么?我一直在问自己。挡风玻璃裂了,安全降落成都。其实这期间还是有空间的。

天马行空地想一下,他们还会碰到什么事情,这是我第一个想法。他们不会这么顺利地回去。你就回去,我就用什么东西给你挡住。在这个情况就(想到)云团啊。机长要在危机之中穿越这个云团。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加工,都是从这个点发散出来的。

娱匠:毕竟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加一个“云团”辅助剧情是科学的么?

刘伟强:我们是咨询了很多民航专家的。他们觉得可行,我们才会拍,如果他们说不行,那就真的就不能这么拍了。他们也觉得,电影是电影,应该给些艺术加工的空间。

《萨利机长》是一个人,《中国机长》是一群人


娱匠:提到《中国机长》,很多人会想到《萨利机长》,你很喜欢那部片子吗?

刘伟强:还OK,《萨利机长》还是文戏多一点。它的灾难场面比较少,后面全是探讨萨利的内心的。

《中国机长》片段

娱匠:现在很多人会说这是中国版的《萨利机长》,您同意吗?

刘伟强:我不同意。《萨利机长》说的是一个人,《中国机长》是一群人,面更广。

而且从最开始,我们和《萨利机长》就不一样。我们更想要的是,灾难来临时,机长是什么样,乘务长什么样,每一个乘客是什么样子的。我会注重每一个人的感觉,观众都能有紧张和刺激的感觉。

《中国机长》片段

我们的电影,发生危机的部分占了很大比重。观众去看我的电影,是要有过山车、跳楼机的那种紧张感的。这个是和《萨利机长》完全不同的。

而且我也更贪心,要表现的更宽一点,还想展现整个民航系统。因为很多观众其实不知道,飞机飞上天是需要这么多不同部门去协作的。

要让观众知道,原来飞机飞上去不简单,每一次安全起落,都是有很多人在背后贡献力量的。

《中国机长》剧照

娱匠:整个电影看下来,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有想过用别的方式展现整个事件么?

刘伟强:我不用这些啊,拍不好的题材,才会用这种技术,反反复复的好像产生很紧张的感觉。而我们是一个真实故事,我们做的就是最真实的还原它,就这么简单,没有别的花哨的东西。

娱匠:怎样做到最真实?

刘伟强:我们的飞机模型都是1:1还原的。其实这个是很难的。美国也没有弄过,包括《萨利机长》拍摄也只是制作了很少很少一部分(飞机),后面就用布景,加后期电脑加工。

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可以这样拍,我们要追求真实,就要1:1还原。西安一家公司,其实是做轰炸机的,他帮我们完成了这个(模型)。还有,我们拍摄中飞机遇到气流的颠簸也都是真实还原的。

《中国机长》片段

我们是把这个1:1还原的飞机模型放在了一个运动平台上,这个非常非常难做到,谢谢这家公司,他们真是排除万难。

剧本还没写完,演员已经来了


娱匠:有一场风挡玻璃破裂后驾驶舱的戏。因为噪音很大,演员没有语言。空间狭小,肢体动作也有限。这会不会在展现剧情和人物心理上造成一些难度?

刘伟强:因为我是摄影(出身),就会用很多的镜头语言、电影语言。这些是很大的帮助。拍摄时,是很真实的驾驶舱,真的很小。但是非常真实,我们就要还原那种真实。

演员也要去体会那种真实,他们要去训练。好像涵予、杜江,他们真的要去模拟舱,跟飞行员学过很多次。像袁泉她们也要去川航,去训练空乘的各种理论,练习在模拟舱怎么样表演。

我也要去训练,我要体会一下。从重庆去拉萨,然后风挡裂了。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感受。

娱匠: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袁泉的演技还是受到很多人夸赞,您对她的演技有什么点评?

刘伟强:他们的表演真的都很厉害。袁泉就是一直很稳,十多年前,《大上海》的时候我们就合作过了。

还有张涵予、杜江、欧豪,之前都有合作过,都是老朋友。其实到去年9月份还没有剧本。我找到他们,说我拍这个电影,然后大家就真的来了。

谢谢他们对我的信任。这个电影好像有一个很大磁铁,把他们都吸引了过来。到现在终于拍好了。

娱匠:去年9月筹拍,其实时间很紧张,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部大体量的电影?

刘伟强:今年1月3号正式开机。大概4月中拍完了。时间真的很紧张。没办法,要讲义气,已经答应了就要拍完。不然就不要答应。

《中国机长》发布会

9月份的时候,我们叫编剧一起去采访很多东西,然后就要考虑制作的问题,怎么去弄那个飞机(模型)?怎么去做特效?怎么去找演员?怎么去找坐在后面这119名乘客,真的是马不停蹄。

这里面也有效率和方法的问题。就像飞机冲出“云团”的部分,当剧本还没有出来,团队就开始做概念图了。所以很多事情是可以同步去做的。

尝试更多不同风格,不想再提《无间道》


娱匠:因为之前拍《建军》的时候,还有网友调侃,有点古惑仔的痕迹,但《中国机长》貌似完全看不到之前作品的风格?

刘伟强:是的,完全没有。

娱匠:可能大家对你印象最深的还是《无间道》?

刘伟强:不要提这个了,忘了它吧。

《中国机长》导演刘伟强

娱匠:你一直都在摒弃之前大家对你的印象?

刘伟强:我觉得应该要这样。因为总是“想当年”不行。为什么要“想当年”?你不能满足之前的成绩,要放下,才能再拍新东西。

娱匠:“放”下对你来说难吗?

刘伟强:我OK的。我也不只有《无间道》啊,《古惑仔》啊,《头文字D》。每次有机会拍新的东西时,就要把之前的放下。

《头文字D》海报

我现在还年轻啊,还要拍很多年电影。你看《萨利机长》的导演伊斯特伍德,80多岁了还在拍,多厉害,我应该学他。

而且你总是拍同样风格的东西,观众也不会喜欢,不能固定自己风格。你的电影不是拍给一个人看的,是要给很多人看的。你要知道每个人在想什么。

娱匠:香港观众和内地观众的喜好有不同么?

刘伟强:从前不同。当你要过来内地拍戏,当然要接地气。我对内地还是很了解的。我92年就到内地拍戏了。

娱匠:从《建军大业》到《中国机长》,感觉越来越多出品方选择你来执导,有人把这个叫命题作文,你是怎么选择题目的?对于你自己真正想拍摄的题材呢?

《建军大业》海报

刘伟强:其实现在有太多选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感觉。要觉得,嗯!挺好玩的,才有能发挥的空间,才能去拍。

拍摄不同风格,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要不然我也很闷,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兴趣去拍。每次都提醒自己,要去尝试新的题材。后面我也可能去拍个很小的爱情题材,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