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喜欢:0
其实吧,做任何生意想要赚体面的钱,流量都必须是自己的。

机场的流量是机场的,并不是免税运营商的;韩国的流量也并不是韩国免税的,是代购的。因此无论是以前的机场扛把子dufry,还是韩国免税店都只能赚低净利率的辛苦钱。

作为中免来说,无论是上海机场、首都机场还是美兰机场都要交不菲的扣点,而且流量也不是自己的,并不是最好的生意模式,不会是最优先去大力发展的,有个过得去的增速就可以了。

对于美兰机场和凤凰机场而言,由于中免已经有海口和三亚的免税店,那边是自有流量、购物时间长、品类多、净利率高,想想也知道是中免全力优先发展的。这两个机场注定只能作为游客离岛前最后的补充购物而已。

上海机场和首都机场由于客流结构偏高端,疫情前出入境客流很大,购买力旺盛,因此规模很大,加起来估计小300亿附近了。中免当时海南还不大,这两个枢纽机场代价再大也要拿在手里,一方面强势进攻,迅速做大自身规模增加采购谈判能力;另一个巩固防守不给第二梯队明显爆量的机会,再者日上虽然被中免并购了,但运营还是相对独立的,作为他唯一的命根子,肯定是花大力气去拓展的,所以疫情前几年增速爆棚(那之前基数其实比较低,19年增速明显下来了)。

只不过现在时过境迁了,海南的规模也已经三四倍于机场,再过两年也许五倍于之,上海/首都机场在国内免税业的地位很难再往日重现,疫情恢复后也许能有个不错的恢复性发展吧。当然,这还取决于未来市内免税店的政策取向,如果向国人开放、额度可观,那这俩机场免税店的枢纽价值很可能进一步下滑,略强于补充购物吧。

一家之言,供参考哈。
$中国中免(SH601888)$
引用:
2022-01-22 10:02
有个问题请教大家,海南提高离岛免税额度以后,三亚机场的免税增长和市内离岛免税增长的差距是不是拉大了?未来这个趋势是会继续延续还是保持在一个比例以内啊!

全部讨论

2022-01-25 10:15

机场盈利比较被动,主旨还是飞来飞去。中免具有主观能动性,哪里效益高往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