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可能进入了击球区间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3喜欢:15

$瑞幸粉单(LKNCY)$

上一篇提示瑞幸风险的帖子,阅读量不小。记得很多大V在2季报3季报出来的时候高呼瑞幸300亿美金市值无脑实现,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真的建仓。

现在股价跌到了25,对应稀释后的市值在80亿美金左右,在我看来进入了击球区的上沿(并不一定见底),可以考虑分笔建仓了。

于我而言,如果要重仓一个“成长股”,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直接面对他未来可能的“利空消息”,如果当前的股价,对于未来1-2年的潜在利空兑现我能够承受并认为已经基本price-in,就符合建仓的标准。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未来有一天所谓的“利空”出现,而自己不敢补仓或者只想恐慌割肉,那还不如第一天就不要买。

那未来1-3年瑞幸的利空有哪些呢?

首先,明年大概率某个季度会看到同店从历史双位数正增长,变为下滑。过去成长股享受高估值的前提就是同店正增长,如果明年见到同店转负,市场会砸到多少合适?

第二,从开店速度看,过去2-3个月瑞幸开店数量突飞猛进,单月1000-1500家猛增。市场可能觉得3w家店到2025年唾手可得(未来两年每年新增7000家看起来容易的很)。但是“突飞猛进”的代价应该是目前瑞幸新店的回本周期明显低于预期(有一部分是淡季因素,但是大部分还是供给扩张速度过快),如果球友有加盟瑞幸的,可以多给我一些反馈。在目前这个回本周期下,如果明年新店爬坡没有达到预期,估计门店的增速会有很大压力。

第三,从产品逻辑看,瑞幸的红利起源于咖啡奶茶化,这为瑞幸在中国消费者咖啡的低渗透阶段拿到了最大的红利(即教育新用户),代价是瑞幸有点失去了专业咖啡的品牌心智。3-5年内,瑞幸如果没有推出基于“咖啡本身”的爆款,也许将面临这个“奶茶”定位的反噬。

当然,瑞幸的upside依然在,库迪的经营水平持续显著低于瑞幸,证明了咖啡品类是有品牌心智的,不完全是价格战驱动的。瑞幸新品的提价能力依然在(大部分人设想的均价提1元我觉得短期不可能实现,麦当劳肯德基的提价都是经历了5-10年的周期,否则会显著伤及用户体验),海外空间我个人更乐观,奶茶化咖啡的定位在海外机会很大(海外的奶茶UE明显好于国内,且产品力落后2-3个代际,说明外国人对糖分的喜爱并不弱于咖啡因)

欢迎球友继续提示风险,真正想买入的人,最喜欢听的就是利空。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Forever01-04 19:45

低部不見人,高位才出來吹票的,基本上都是吹票騙子

哒哒哒嘀哒01-04 12:25

我觉得没有所谓的咖啡本身的爆款,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美式或者espresso的爆款,因为咖啡豆品种就那些,除非有种全新的萃取技术,目前看来也几乎没可能。瑞幸的核心能力就是将一款“奶茶化咖啡”打造成爆款,然后让这款饮品长久的存在于menu中,这种基于用户数据的产品创新,对需求的精准把握快速试错的运营能力,才有望成为真正的竞争优势。这显然不是那种躺平的商业模式,对团队的运营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全部讨论

什么是基于“咖啡本身”的爆款?除了美式是“咖啡本身”,其他还有啥?或者+奶是属于“咖啡本身”,加椰汁加果汁就不属于“咖啡本身”了,那“咖啡本身”除了加奶还能加啥?

01-04 19:45

低部不見人,高位才出來吹票的,基本上都是吹票騙子

01-04 11:35

好文。建议把提价能力升级到第四点:补贴容易,但提价就没那么简单了,能否做到价升量不减。

01-04 13:26

不需要等明年几季度,23Q4,同店如果还是正增长,说明财报又作假了……

01-04 11:02

是这样的。经过这几年的高速扩张,明年或者后年瑞幸当然也会面临一些店铺数量的波动,然后会在波动中找到支撑,大概就是1.3w家店左右,然后再继续扩张。
后面就是咖啡品质提升+提价+店铺数量的回升,然后国内经济触底回升,人均服务业消费蓬勃发展,
五年后的市值,仁者见仁吧,目前的股价现阶段看还未充分反应经营上的波动。
又好久没发长文了,上次说38.88太吉利,乐极生悲,真是一语成谶。
瑞幸仍然值得长期关注,不过估值的提升仍需管理层继续发力,同时适度提高股东回报,不然横向比较而言,为啥不去买腾讯,阿里这些呢?

01-04 23:22

23开始建仓

01-08 23:09

为啥稀释后是80亿美元?

咖啡的复购留存是远高于奶茶的,减少9.9发券慢慢提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竞争问题比较乐观,库迪大规模开始闭店也就是今年的事情。我理解目前还是在拓展市场份额的阶段,在有正向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扩大市场份额,操作没毛病

小黑杯的瑰夏已经很能打了

01-05 22:11

有一个疑问 不应该把开店数量作为唯一目标吧 2w家店 未必 有1w家店赚钱 应该会有边际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