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哑火!四年半净利58亿,广告费花了40亿!身在暴利行业却连“汤”都快喝不上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1喜欢:1

汤臣倍健,赚钱难了。

作者 |唐吉诃德

来源 | 天天财经116

头图来源:icphoto

前几日,汤臣倍健公布了自家的2023半年报,营收净利均创新高。

但资本市场不买账,股价一路走低。

有意思的是,7月3日汤臣倍健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时,就明确表示净利润或同比增长30%-50%,结果第二天脸就被打肿了,股价跌超12%,这条大阴线至今还没被打破,汤臣倍健当时市值直接跌破400亿元。

汤臣倍健为什么不被认可?

一季度营收虽好

二季度窟窿更大

财报披露显示,汤臣倍健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2.58%至55.96亿元,净利润15.66亿元,同比增长47.41%。营收净利均创上市以来的上半年峰值。

但仔细看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一季度和二季度各自的表现可谓是天差地别。

截至一季度结束,汤臣倍健营收31.08亿元,归母净利润10.3亿元;而到二季度,其营收为24.88亿元,归母净利润5.15亿元,营收环比下跌19.95%,净利润则恰好到达腰斩线。

图源:汤臣倍健财报

以同比增速来看,其一季度的营收增幅为36.3%,归母净利润增幅为55.27%,这两个指标在二季度分别下滑至28%、34%左右。

也就是说,相对好看的半年报数据,几乎是由一季度拉动的。

二季度业绩放缓是汤臣倍健业绩含金量并不高的明确信号。

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指出的点是,2022年汤臣倍健多项指标就已经出现增长失速现象。去年上半年是其近年来首次在半年报中预告净利下滑,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整体大好的局面,是建立在去年同期的不太亮眼的业绩基础上的。

汤臣倍健的被抛弃首先体现在资本市场。

董事长梁允超在3月17日的致股东信中提到,要警惕“增长型衰退”。

梁允超的言下之意是告诫二级市场,增长固然重要,但更应当比较增速与行业、竞品的情况,增长与利润、毛利率的情况等。

投资者显然是听劝的,所以愈发觉得汤臣倍健整体缺乏长期竞争力,增长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堪忧。

让投资者迟疑和不安的第二个点,就是供应商们正在抛弃汤臣倍健

要知道,公司业绩最大的依仗便是供应商,但汤臣倍健半年少了近百家经销商。

汤臣倍健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直营和经销,其中经销在所有销售渠道中都有采用,也是主要的业绩来源。有数据显示,上半年汤臣倍健通过经销模式实现营收约43.6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约78%。

但经销商的数量却在逐年下滑。从财报披露看,2020年汤臣倍健经销商数量为1219家,2021年为1171家,2022年为1039家,目前这个数字则为944家。削减了95家,其中境内减少75家,境外减少20家。

图源:汤臣倍健财报

至于为何会有这个变动,汤臣倍健解释为经销商体系重新划分所导致的合并,“去年底公司将药店渠道经销商体系重新划分为汤臣倍健、大单品两条线,合并过程中也将部分经销商户头进行合并”。

片剂成本仅一毛一

花40多亿豪横打广告

汤臣倍健被投资者诟病的另一个点,是今年上半年的分红出现断崖式下滑。

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 (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06亿元 (含税) ,分别同比暴跌74%。

保健品赛道,无疑是消费领域的黄金赛道。虽然分红“吝啬”,但实际上汤臣倍健产品很暴利。

在财报里,汤臣倍健把产品线分为片剂、粉剂及胶囊三大主要产品,其中片剂平均每片成本为0.11元,粉剂每克成本为0.07元,胶囊平均每粒成本约合0.22元。

半年时间里,汤臣倍健售出片剂31.62亿片,胶囊13.89亿粒,片剂、粉剂、胶囊、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76.91%、72.68%、70.05%、64.68%。

图源:汤臣倍健财报

汤臣倍健某线上平台的旗舰店,随机查询一款多维女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两瓶 (每瓶60片) 到手价143元,合计约1.19元/片。

售价和成本之间的巨大差距,为汤臣倍健创造了足够高的利润空间。

图源:汤臣倍健财报

虽然毛利如此高,但很大一部分资金没有落入汤臣倍健的口袋,而是砸向了推广和广告。由于各项高企的营销费用,汤臣倍健的净利润不断遭受波及。

数据显示,整个上半年,汤臣倍健的市场推广费、平台费用和广告费合计14.89亿元,基本和15.45亿元的净利润打平。

而在2022年,汤臣倍健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差额甚至高达50%。

公司没有否认销售费用率的上升,并表示季度费用波动主要与公司经营活动安排等有关,预计今年的销售费用率趋近去年水平。

图源:汤臣倍健财报

若拉长时间线来看,据媒体粗略计算,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合计支出广告费超40亿,而这期间的归母净利润约58.53亿元。

可以看出,这四年半里很大一部分资金被用作了广告投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一季度,汤臣倍健的销售费用率相对稳定,二季度却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至43%。

图源:汤臣倍健财报

也就是说,汤臣倍健在第二季度投入了更高的推广费用,却取得了低于第一季度的业绩。

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已经在逃离汤臣倍健?是否有一种花了钱,却“人财两空”的窘境?

一边是重营销轻研发的争议,一边是库存量皆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经销商出走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流失,还要面临国内外巨头竞相抢食保健品市场的红海。身在暴利的保健品行业,四年半时间却只赚了58亿,汤臣倍健难盈利的局面正在上演。

全部讨论

2023-08-17 16:12

这类文章最近挺多,看着就喜庆为汤臣倍健加油↖(^ω^)↗

2023-08-31 16:46

确认存在销售费用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但是文中把广告费和利润对比有点为黑而黑,广告费跟营收对比更合适

2023-08-20 14:29

看下社会零售总额增速才3个多点,下滑不正常,这个又不是必选商品,等经济好了又不一样的

2023-08-17 19:50

最近咋这么多黑文?

2023-08-17 19:49

汤臣倍健完蛋了

2023-08-17 18:34

好文章

2023-08-17 17:21

跌多一点,总不是等待吧,最长等待是10年,目前持有2年,还有8年时间随便跌

2023-08-17 17:02

汤黑

2023-08-17 16:52

少的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