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21回复:91喜欢:15
一些标榜价值的公募(我只能看到公募持仓),我看持股更多也是对价值风格的下注,更在意这个标的的价值标签,而不是生意和估值,最典型的是面对同样的资产,他们绝不会去拿更便宜的港股;过去两年确实是价值风格的大年,但其实拿亏损股,拿几百倍静态pe的标的也可以是价值投资,在意人设的时代,现在人少的地方更多在这。

全部讨论

2023-05-12 11:25

共同基金的劣根性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老巴1969年解散基金

2023-05-12 11:24

国内的价值投资确实更多是针对 value factor 价值因子或者风格的下注。让投资者认为管理人在做价值投资,可能是行业的一大共识。

2023-05-12 11:16

可能他们要显的价投,也以为自己做的是价投,但其实不是

2023-05-12 11:37

必须考虑他们的考核机制和运作模式吧。出力不出数 鸡民赎回了都是一场空

也就是赶上风头了。你像那个张坤,就是为了挣管理费。我买的他的基金。从1块6毛7。最低跌到8毛多。现在这一块钱。都涨那么多了,这货都不卖。所谓的价值投资。说白了就是为了挣管理费。这三年买这个基金拿了个寂寞。还不如存银行呢。凡是吹得天花乱坠的。尽量不买。

2023-05-12 16:53

实质上是99%以上公募基金基金经理没有创业或从商经历,并不懂一个企业如何经营管理获利,他们认为几百倍PE的公司变成几倍PE的公司像变魔术那么简单,实际几百倍变成几PE很难! 买过高PE的公司亏损破产很容易。

2023-05-12 13:09

没毛病啊,规模为目标的时候当然就是靠流量才行啊

2023-05-12 12:17

医药大V就是重仓百济神州等

2023-05-12 11:43

港股价格不是他们说了算,A股他们可以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