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所写华特达因高增长幻想的回复

发布于: iPhone转发:18回复:41喜欢:11

笔者声明:本人自2017年11月开始跟踪华特达因,时间将近四年,过去四年多次拜访华特达因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于华特达因的经营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从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最后文章预采访华特达因高管没有得到答复来看,记者的这篇文章完全是根据公司公开的资料推断臆想而出,从文章的人内容来看,记者既不懂企业运营、也不懂医药行业,更不懂华特达因的企业经营。

下面就记者所写的核心内容一一回复,以解各位投资者之困。

一、文章开篇得出结论:华特达因长期依赖单一产品,而其高增长主要依赖压缩费用,难有持续性。

先说产品单一,并不是企业致命问题、贵州茅台可口可乐等巨无霸公司都是靠单一巨大品种获得成功,单一有单一优势,能够极大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多元有多元的好处,能有效规避单产品的经营风险。

华特达因高增长依靠压低销售费用,做高业绩不可持续。首先我要问一下企业做低销售费用、提高利润的动机是什么?企业一分钱有息负债没有、没有股权激励、大股东一直有低价增持的需求,恨不能股价不涨好增持,大股东和管理层没有任何动机,为什么要通过压低销售费用,来增加业绩呢?难道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达因优秀的管理层还没有你一个记者懂吗?问题我来回答,销售费用下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达因制药原来的销售模式是通过线下儿科医生学术推广,通过医生向消费者介绍产品,达到销售的目的,自2019年起,达因制药上线了线上学术推广平台,把全国几千名儿科医生拉到这个平台,通过与儿科医生互动,例如有奖答卷等形式,介绍公司及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公司一季度停止下线下推广,通过线上形式,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此公司加大这种形式,公司既降低了销售费用,又极大提升了效率,两年来公司产品销售稳步提升。通过销售模式的改变,降低了销售费用,是企业经营者成功之处,并不像记者怀疑的这样,请问我们的大记者,这些经营策略的改变你知道吗?

二、产品单一的问题

这是你写这篇文章首先提出的问题,请问记者你知道不知道?公司自去年底同时铺了三个新品种的货,目前已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个新品分别为:儿童补钙产品: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盖笛欣)、儿童补锌产品:甘草锌颗粒(伊甘欣)、儿童补铁产品:右旋糖酐铁颗粒。

作为一家中小企业,在企业规模不大时,都是从单一产品做品牌开始的,通过做大一个品牌,取得企业生存砝码,然后再推新品种,过去十几年达因制药在杨杰总经理的带领下,成功把一个单品伊可新做到15亿,成为国内儿科用药最大大单品,在医药行业赫赫有名!同时在单品逐渐做大的同时,陆续开发其他品种,2020年底,公司通过积累一下子上了三个品种,今年销售取得了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效果,补钙产品盖迪欣本年销售肯定超过一个亿,明年预计超过三个亿,补锌和补铁产品今年销售几千万,明年大概率都超过一个亿,这是长期以来消费者对达因制药的认可才取得这样的结果,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请问记者先生,你知道这些企业经营情况吗?

三、多元化损害企业价值

记者先生,你知道企业的来龙去脉吗?如果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

华特达因原名山大华特,大股东是山东大学产业集团,它是通过借壳声乐股份上市的,山大华特借壳时是以环保业务作为主业的,医药业务是后来山大华特收购过来的,所以说环保业务是老子,制药业务是儿子。经过时代的变迁,环保业务每况愈下,医药业务蒸蒸日上,在老山大体系下,又把各种其他业务注入上市公司,这是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国家出台了校企分离的政策,大股东山国投通过收购山大产业集团入主上市公司,这样这个公司的爷爷换了,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试想原来儿子想把老子干掉,老子还在掌权,可能吗?爷爷换了以后,为了突出医药业务,首先把最容易剥离的知新化工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由于没有换届,大股东为稳定局势,没有对环保业务动手,今年8月2号,换届开始,首先公告了剥离环保业务的公告,同时干掉了原来代表环保利益的代理人姚广平,这远远超出了我们长期投资者的预期,8月17日中小股东又否决掉了代表环保利益的董事方宁,这样,杨杰总经理在大股东的支持下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了

记者先生:你只看到公司的表面现象,难道没有看到大股东正在干的事情吗?一切都在缕顺,饭也要一口一口吃,看不到变化,写些陈年老调表面文章忽悠中小散户就不怕如果未来股价大涨,中小散户如果要因为看到你的文章而卖出股票,造成损失,遭到唾骂吗?

作为一名专业的长期投资者,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投的是什么?投资的预期是什么?投资周期多长?如何跟踪一个企业?记者写文章是他们生存的需要,话不死人语不休,通过标题吸引眼球是他们惯用的手法。俗话说的好:做企业不能听经济学家的,我在这里说做投资不能听记者的,他们既不懂行业、又不懂企业,更不知跑估值为何物!华特达因今年上涨的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低估值高增长,即使到目前扣除现金市值,动态估值不到15倍,何风险而有?

投资是一个过程,笔者相信:更换大股东后,上市公司正在有条不紊地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首先是剥离化工业务,然后剥离环保,相信公司会进一步剥离其他业务,最后只剩下制药核心制药业务,这一切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最终把达因制药48%的少数股东权益纳入上市公司麾下,这完全符合大股东的利益,更符合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剥离原上市公司其他乱七八糟业务,彻底扫清达因制药少数股权进入上市公司的障碍,这一切不会很久既能实现,到那时华特达因就会变成年净利润超过10亿,每年现金流超过20亿,ROE超过30%的一家优质上市公司,完成了这些,投资兑现,这就是一个完全的投资过程。

最后附上某平台本年度个月达因制药各月份线上销售数据,以供参考。




精彩讨论

基金从业二十载2021-08-23 09:20

关于集采问题,我与公司高管探讨过该问题,达因90%通过药店销售,用户每天花费1元多,没有任何压力,类似OTC定价,不存在集采的问题。

基金从业二十载2021-08-23 09:17

达因销售政策:80%的客户采用预付或现金提货,20%采用账期,但账期不超过20天,这样就能确保公司销售数据真实性,不像有些公司可以通过向经销商压货随意变更销售收入和利润问题

湾流一号2021-08-23 08:54

屌丝记者,日常勒索文

时间中的步伐2021-08-23 09:05

华特达因网销数据彻底爆发了,这八月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呢,月底超过2000万,指日可待了。网销业务,毛利率和净利率更高。

六叔启泰2021-08-23 08:54

不是容不得不好听的声音,只是作为客观的报道该用事实依据说话,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全部讨论

2021-08-24 21:13

伊可新这个单品确实不错,但是新推出的伊d新在电商平台上似乎很难找到货

2021-08-24 11:10

别的都不是大问题,只是,会进集采吗?

2021-08-24 09:32

最后那几个月度数据,楼主可以分享链接吗,对于跟踪伊可新非常有帮助,谢谢

2021-08-23 15:37

真正专业的分析

2021-08-23 14:22

请问流新数据是啥意思?

2021-08-23 11:48

还是要看业绩啊,分析好坏全凭一张嘴

2021-08-23 10:25

让我咋说你,果断加仓呀。

2021-08-23 10:03

你好,请问流新数据是在哪里查看的

2021-08-23 09:54

不用认真理睬这种文章,这类媒体靠这吃饭的,很多中小上市公司都习惯了